探析我国民营银行设立的背景条件及意义 2017毕业论文下载

2014年3月,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对外公布:试点采取共同发起人制度,每个试点银行至少有2个发起人,同时遵守单一股东股比规定,分别由参与设计试点方案的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10家民营资本,将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工作


该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我国银行业正式对民营资本开放

  
一、我国民间金融和民营银行的界定
 (一)民间金融的界定及含义
  1.民间金融一般界定为“非正规金融”,是指在政府批准并进行监管的金融活动之外所存在的游离于现行制度法规边缘的金融行为,是为了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非公有经济成分的一种资金活动

民间金融包括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担保、私募基金、网络借贷等形式

  2.民间金融的含义:①交易的对象基本上是从正式金融部门得不到融资安排的经济行为人;②交易对象是不被正式金融所认可的非标准化合同性的金融工具;③不具有规范的机构和固定的场所;④一般处于在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范围之外

 
   (二)民营银行的界定及特征
  1.民营银行的界定
  当前学术界对民营银行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产权结构论、资产结构论和治理结构论三种

①产权结构论认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就是民营银行;②资产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是主要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的银行;③治理结构论认为凡是采用市场化运作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

  2.民营银行的特征
     建立民营银行可以打破商业银行国有垄断局面,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

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自主性,民营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包括人事管理等不受任何政府部门的影响和控制,由银行自主决定;二是私营性,民营银行的产权结构主要以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为主


     民营银行是中国国有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

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必然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

     
     
     
二、我国民营银行设立的背景和必要性

1.民营银行设立的背景
     2013年中国民间融资超过3.5万亿元,两年来,民间借贷存量资金增长30%,并延伸出第三方支付、认证、评估、催收等服务市场

目前,我国小贷公司已近7000家,村镇银行1700多家,典当行6000多家,由此可见,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还比较缓慢,实力较弱,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

  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无法解决中小企业“资金渴”;另一方面,逐步壮大的民间资本找不到投资出路,由此产生了巨大的民间金融市场

国家明确提出: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民营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改善金融竞争生态,增加金融服务供给,缓解民营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

2.民营银行设立的必要性
  民营资本已经渗透到中国金融业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财务、金融租赁等各个领域,控制着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7.6%,目前为止只有民生银行是由民营资本控股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我国的银行体系抗风险能力已有所加强,金融监管体系也日趋完善,加上民间资本体量大、资本雄厚,已有能力逐步尝试设立民营银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

因此,民营银行的设立,有其必要性:
一是改变现有银行的竞争机构,提高银行的服务水平

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实现了上市,但国有银行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未改变,彼此之间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

如果引入民营银行,并让其成长发展壮大,给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压力,形成“鲶鱼效应”,是建立发展民营银行的重要作用


二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近些年来,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发展迅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但中小微企业长期缺乏资金,以国有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体系不能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

设立新的民营银行来破解这一难题,这也是民营银行发展的依据之一


三是提供多样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民营企业的资金困局和高利率民间借贷说明,银行市场存在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要,但缺乏相应的供给

一个运行良好银行市场应是资金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状态我国资金供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