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及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1、中小企业信誉问题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自身信誉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中小企业起步比较晚,现行仍处于发展阶段,企业的信用记录较少;二是中小企业的诸多管理机制和相关制度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成熟,以至于一些违法违纪行为难以及时纠正,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

2、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融资结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主要呈现以下状态:一是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大多数信贷机构均不愿意承担这份风险,以至于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二是不同地域的中小企业贷款难度不同,就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来说,其贷款较为容易,反之,较困难;三是中小企业过于依靠内源融资,忽视了外源融资,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严重失衡

3、中小企业信息失真严重

基于企业缺乏健全的会计制度,再加上,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得中小企业作假账现象日益突出,导致中小企业信息严重失真,这些信息一旦被中小企业管理者应用,势必将给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金融机构方面 1、国有型大型金融机构不愿意对中小企业放贷

一方面是贷款权上收

与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不仅能够满足金融机构贷款的各项条件,而且其信誉度较高,给予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较低,因此,造成贷款权逐渐向上移动;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贷款成本与贷款的企业数量呈现正相关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一次性贷款数额相对较小,金融机构所承担的成本费用较高,所以,国有型大型金融机构更愿意向大企业放贷

(三)社会环境方面 1、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直接融资渠道服务体系

通常情况下,资本市场融资门槛相对较高,一般的中小企业难以对其机构进行顺利融资,并且,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存在着较大的歧视,不能够主动的要求对其放贷

2、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一方面,我国针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且部分相关法律法规未能够依据中小企业所有制进行制定;另一方面,其大多数法律法规针对于大企业融资进行制定,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部分法律法规虽针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制定,但其所提出的企业抵押担保问题,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实现

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高效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是保障中小企业融资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文章致力于金融管理体制、信用担保体系、资本市场体系以及融资渠道四个方面创新我国现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一)构建金融管理体制 1、正规银行与民间银行相融合   民间银行也是中小企业贷款的一大主力,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我国曾多次打压民间银行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打压,民间银行仍广泛存在于社会范围内,并对稳定金融市场起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我国政府部门辩证的看待民间金融机构,积极引进正规金融机构相关管理条例和法规对其约束和管理,同时,针对于民间金融机构的特点,为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起其与正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

2、中央和地方共有权利分配

首先,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针对于不同的金融管理机构进行分开管理,切实保障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公正性;其次,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中小企业应不断完善自身各项管理制度和机制,建立自身的信用评级机构,尽可能的增强自身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二)、构建信用担保体系   金融生态环境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法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诚信环境、社会保障体系、金融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等多个方面

首先,金融产品的大力推广,金融服务的有效实施,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制环境

我国目前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权利义务方都比较清晰

银行产品创新即是风险控制理念和手段的创新,这就对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金融机构要逐步完善社会信用记录制度,使个人、中小企业等主体都能有效参与其中,并对恶性的违规事件要予以严厉的惩治

最后,金融机构也要注意支持相关金融技术、电子信息平台的发展,这样可以优化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

  首先是树立中小企业信用观念,全面落实各项制度和机制,确保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为中小企业开展融资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是奠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地位,中小企业开展融资前,应建立起风险补偿基金、信用担保风险分散机制,一旦发生融资风险,相关单位应补偿相应的基金,以此减小中小企业经济损失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