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高校现金流量表描述高校本期发生的现金变化量,并且按照业务性质描述现金流量的组成
此处现金是指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高校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
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为主表和补充材料,主表按照现金流量的业务性质分为四部分:教学、科研等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在目前高校扩招压力新形势下,各高校纷纷加大基本建设投资、教学设备投资的力度,资金量需求极大,而要维持一个学校的正常运转也需要大笔的资金,特别是在每年年中,学费收入还没实现,学校决策层缺乏足够的资金可以调动,最关心的、最想了解的是学校会有多少钱,是否可保证教职工的工资及日常开支,还有多少可用于支付基建工程等大额款项,如何有效地调动使用货币资金,而从会计信息中又很难看出资金总体运用情况,要用好用活资金,就必须掌握高校现金流量变化情况,象企业那样编制现金流量表,对收入支出表起到补充作用,可以更有效的进行资金筹划
2.高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高校现金流量表,是反映高校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
2.1 科研等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1.1收到的现金
拨款收到的现金要考虑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引起拨款增加但未引起现金流入的情况
如政府集中采购固定资产,高校会计核算时借方记“资本性支出”,贷方记“教育经费拨款”
这样虽然拨款数有所增加,但是高校并没有实际现金流入,而是直接收到固定资产
由此产生的预算内采购固定资产质保金,核算时借方记“应付及暂存款”,贷方记“教育经费拨款”
这样保修期过后支付固定资产质保金时,高校教育经费拨款增加,但是没有引起现金流出
另外,年末要返还政府采购结余,借方记“财政应返还额度”,贷方记“教育经费拨款”
这也会导致无现金流入的教育经费拨款增加二是与资本性支出有关的经费拨款
如财政支付的学校餐厅、浴室、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的资本性拨款,这些应反映在筹资活动中的“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用于资产性支出收到的现金”项目中
2.1.2各项其他收入收到的现金
“教育事业收入”指向全日制学生、成人教育等收取的学费、住宿费等
“科研事业收入”指通过承接科技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转让科技成果、进行科技咨询等所取得的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指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其他与教育事业活动有关的现金”指除上述各项外,收到的其他与教育事业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如实验室等开放收入、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部分、正常业务存款利息收入等
以上各项根据各相关明细科目金额填列,但是用于安排固定资产支出的项目不得在此填列,应放入“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用于资产性支出收到的现金”中,如用预算外资金进行政府采购资产,教育事业收入未引起现金流入,退政府采购预算内保修金时引起教育事业收入增加,并未引起现金流入
“其他与教育事业活动有关的现金”中不包含投资收益、借款引起的利息收入等,如专用基金中取得非资本化收入,可填列此项
2.1.3 现金流出包括“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其他支出”等
“教育事业支出”指本期实际支出数
“科研支出”指完成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以及所属科研机构发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支出数
“支付的其他与教育事业活动有关的现金”指除了上述各支出项目外,支付的其他与教育事业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如拨出经费、拨出专款等
以上各项可根据支出类明细科目金额加计填列
要注意考虑的问题有两点:一是支出中不引起现金流量变化的支出应剔除:如提取三项基金、提取修购基金、提取福利基金、列支提取科研管理费、自筹基本建设、与校内非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形成的内部结算业务等
但是通过“应收及暂付款”、“材料”过渡形成的教育事业支出不同于以上情况,应当视同现金流出
二是未引起支出变化的现金流出应计入:如按会计制度规定计入事业基金的返还支出部分(视为支出冲减数),基金支出(如学生特困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修购基金),代管款项的减少等
2.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2.1现金流入包括“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和“处置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