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探讨 2017毕业论文下载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政府、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 许多企业花巨资设计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的具有革命性的研究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是目前国际有关内部控制的权威和前沿理论,该报告将内部控制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五个要素

COSO报告设计的内部控制框架能够达到防止会计信息虚假、保证资产安全和控制风险的目的,对于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由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 对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还相对滞后, 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加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构建适合行政事业单位特点和管理模式的内部控制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控意识相对薄弱, 特别是领导层的内控意识淡薄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

主要表现在:① 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有些单位的领导没有完全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内控意识,而且缺乏对内控知识的了解,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还有的领导错误地认为建立好了规章制度就是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其他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责任,把内部控制与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划等号

②对财务与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财务与会计的基本功能是核算与控制( 或监督) , 但在实际工作中, 许多单位的负责人仅仅把财会部门当成一个付钱的部门,无权参与单位的重要决策乃至业务管理活动

③对经费支出缺乏基本的控制意识

调查中有一家单位, 目前定期要支付一笔租赁费, 经查询得知, 该房产早已拆毁, 根本不存在什么租赁费, 但该项费用还是定期被支付出去, 虽说金额不大, 但竟然无人过问此事

更多的单位目前尚未为各项经费支出建立明确、合理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对不少经费支出( 比如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 采用实报实销制度, 致使财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 只要有相应审批人员签字同意, 会计人员就要实施报销

   2、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财务管理制度很不健全

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包括制度建设、人员素质等

但从调查情况看,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仍较薄弱, 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

主要表现在:① 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

有的单位会计人员对于其所处岗位的职责内容不详, 还有的单位本身就没有岗位职责说明

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的单位迄今还没有单独制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 许多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仅是惯例, 而没有相应的成文制度保证, 谁也说不清应该怎么做, 管理的随意性较大

有的单位虽有内部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 但很不完整更多的单位内部财务制度陈旧, 且相互之间不相协调配套③ 印鉴保管上的漏洞较多应该说这是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重大疏漏

有的单位将财务章和法人章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人, 还有的单位将支票、财务章和法人章同时由出纳一人保管


   3、会计核算不规范, 资产家底不清
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有健全的会计记录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少单位的会计核算不规范主要表现在:① 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 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

如有的发票内容笼统, 甚至没有售货单位盖章; 手续不严密, 购买实物的凭证只有领导签批, 没有验收人签字, 而且有的领导签字过于随意; 一些单位甚至自制原始凭证, 格式和内容都不规范

②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存在账外资产

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上有但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而实际使用着的某些固定资产却尚未作价入账, 形成账外资产


   4、内部控制方法体系不够完善, 业务流程不尽合理

业务流程和控制方法体系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 其合理、有效与否直接决定着能否实现控制的目的

调查中发现, 许多单位内部财务与会计控制方法体系很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①岗位设置问题较多, 不合理兼岗现象较为普遍

关键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内部牵制制度的精髓

按照《会计法》的规定, 关键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 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

但在实际工作中, 基于编制有限、人手紧张等原因, 许多单位都有不合理不合法的兼岗现象, 不相容职务未能合法合理分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