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负债业务管理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负债经营作为银行重要的资金来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其业务管理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了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基础


对于一般企业而言,负债经营应当弊大于利,可是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特殊企业,负债业务是其吸收存款的主要途径,决定了商业银行负债经营的必然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利用负债业务管理开展贷款业务的效率和能力,文中扼要分析了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中问题及对策,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负债管理理论

一、银行负责含义及作用 (一)银行负债含义   银行负债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有存款性负债和非存款性负债之分

某位著名经济学家曾将银行负债比喻中企业经营的原材料,“没有原材料的企业无法经营,没有负债业务的银行无法进行信用活动

” (二)银行负债作用 1、负载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   负债业务之所以是银行经营的先决条件,关键在于负债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资产规模的大小,并为银行提供了96%资金,成为银行经营资金的重要来源

2、负债是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手段   负债业务能够为银行聚集大量资金,满足合理贷款、提现、支付的需要,成为保持银行流动性的重要手段

3、负债水平决定了银行的盈利水平   理论上讲,银行利息收入只是工商企业利润的分割

这种情况下,银行要想获取平均利润必须尽量扩大负债规模,使资产总额高于自有资产千万倍才能到达目的

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及管理目的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非存款性借款等几种形式

经过上段内容分析,我们可知商业银行开展负债业务目的关键在于四个方面:一是,利用负债管理弥补存款准备金缺口

银行经营应具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保持提现、支付等活动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开展负债业务吸收大量现金,弥补存款准备金缺口;二是,满足贷款需求并推动业务发展

当有价值的客户也提出的贷款申请不在商业银行原有贷款计划之内时,商务银行就可以通过负债业务管理筹措资金,满足这类计划外的贷款需要;三是,利用或有负债满足客户需求,与此同时增加收入

在这里需要指明“或有负债”是指可能意义上的负债,比如贷款担保

当客户违约时,商业银行向其提出赔偿,以增加收入;四是,匹配资产和负债期限,降低市场利率风险

从商业银行经营对象的角度来讲,负债业务能够吸收大量现金资产,能够在流动性中实现巨大赢利,进而成为商业银行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途径,有效降低了市场利率风险

三、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 (一)负债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负债管理认识不全面   在我国,商务银行负债业务管理正逐渐趋于完善,取得了重大发展

然而,实际工作中仍然将负债管理片面地认为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并以事后反映监督为主,严重把业务操作与管理分割开来,不能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要求

2、负债管理内容不合理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开展了多个项目,但其负债业务管理仍然集中于贷款和存款两个项目,导致负债业务管理内容单调、负债业务结构不合理,严重违反了“三性”原则

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缓慢、融资渠道单一,致使企业过分依赖于商业银行加重了银行负担,导致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向多元化结构转化较慢

3、负债管理组织功能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负债管理子啊风险管理基础上实行了“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控制”管理体制

其中,比例管理重视优化负债结构、防范风险及提高流动性鉴于“三性”原则的重要性,使得负债管理侧重于比例管理

这种片面行为仅能够保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并不能为其带来一定程度的盈利

(二)解决负债业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1、不断提高认识   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负债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学习与宣传力度,不断健全员工对负债管理认识,增强负债管理意识

比如,不定期地提供教育培训、交流机会,开展负债管理调查与研究等

通过这些活动切实提高商业银行负债管理人员工作能力,进一步做好负债管理工作

2、调整与创新负债管理内容   要想不断扩充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内容,首先要做的就是大力开发和发展消费信贷品种,创新贷款形式,适当扩大债券持有量,扩大非贷款业务比重,进而改变比较单调的业务内容

另外,还应不断创新存款工具和负债业务手段比如,进一步发展教育账户、扩大银行卡业务等

3、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   实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和谐统一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终极目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