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分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概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是要以企业整体的管理目标为基准的


它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包括利益的分配、资金的配置以及资金流量的管理等等

而且它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起到了指南针式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目标选择上尚未达成共识

如果不能有效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的正确目标,就会间接导致企业效益的整体下降

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有必要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进行分析探讨

二、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综合探讨分析
(一)企业产值最大化
企业产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观点最早开始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在当时较为刻板专制的管理模式下,企业的国有化程度非常高

所有权与经营权大部分均为国家掌控,企业只是作为执行国家生产命令的机器;而对于产品的销售与发展以及盈亏状况都不怎么关注

而且考核业绩的关键指标之一就是企业的总产值所以企业就把追求产值为第一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也向此方向靠拢包括核算资金、财务计划的编制等等无一不在追求产值实际上,其局限性和弊端是十分明显的现在,企业产值最大化的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现今时代的发展

因为片面追求产值必然导致资源严重浪费,最终导致企业整体效益大幅下滑

(二)企业利润最大化
把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传统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

是西方经济学兴起的产物,主要产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内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它的主要目标是:企业利润总体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加强管理核算总体最大化是与每股效益最大化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发现此种观点的弊端和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企业在以此作为自己的财务管理目标之时,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

如果只是片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代价就是未来的长期经济利益如果忽视了未来的发展而只顾眼前,是得不偿失的第二,忽略了货币价值的变动性相同数额的钱在2年之间的总价值可能就不一样今年的三十万到了后年也许就只值二十万了因此,它也不是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佳选择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关键在于如何把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结合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一目标最早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股东财富有叫做股东价值

提高股东价值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股票市场第二,支付给股东的股利它主要是维护股权投资者的利益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就要以股票价值提高为核心目标此目标也存在不少的弊端和局限性第一,它忽略了“多方合作”的因素意思就是企业是一个利益集合体,它不仅仅由股东组成经营者也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他们并不是股东在一定条件下,利益会有所不同而且,一些债权人会限制企业的风险投资,从而导致股价上升减慢第二,如果把此作为首要目标,则需要背负较大的运行成本

因为经营权不是所有权,而后,股东为了自身权益会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综上所述,片面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容易引发多方矛盾,甚至不能完全保障股东本身的利益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些观点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本质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本质是相同的

因为“企业债权人往往得到的是预先可以确定的现金流量,按事先的合约,债权人也可能追求价值最大化,即债券价值可以看成是一个常数,那么最大化企业价值,就是最大化股权价值”

认为二者是否相同,关键在于是否存在适当的条件使最大化企业价值的策略也是最大化企业股东财富的策略,并提出了如下命题

命题一:如果企业的债务是无风险的,即债务价值不受企业的经营风险的影响,那么取得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同时也是取得企业价值最大化

命题二:如果资本市场无交易成本,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个人所得税是中性的,以及投资者的期望收益是具有相同概率分布,那么命题一的结论成立

并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企业的经营者能权衡好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总价值的最大化目标可能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一致的,否则两者最大化是有差异的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修正了利润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种种缺陷,但它也并非完美无缺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容易忽略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结合从而不能使得企业利益最大化

三、确立财务管理目标的原则
一家企业的发展要经历多个阶段

它与人的成长历程是一致的首先要生存,其次才是发展和盈利但是企业在确立目标时,要把这三者看作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