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论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土银行的影响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外资银行资产在接收国的比例不断增长


Asli(1998)指出,外资银行的加入有助于加快本国银行的经营效率和改革速度;通过施加竞争压力,增强本国银行的监管与监督能力;有效降低本国银行管理费用,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增加银行业利润从而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总之,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接收国银行业乃至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然而,外资银行进入对一些亚洲国家的影响不尽相同

探讨外资银行进入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印度和中国是两个最为值得探讨的国家:他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加同时也是FDI接收大国;均在9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拥有着相似的金融环境

本文利用2003-2009年印度和中国外资银行和本土银行的具体数据,通过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土银行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印度和中国本土银行影响是否显著

二、理论基础

  外资银行的进入是一个双刃剑,它对接收国有有利的影响同时也会产生不利的效用


  1有利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有助于国内银行的发展,具体有利影响包括:一、改善竞争环境:Asli(1998)年提出外资银行进入有助于改善接收国国内银行业的竞争环境

二、有效刺激本土银行:外资银行进入可以通过提供新的技术和金融创新刺激接收国银行业的稳定性和办事效率

三、外资银行进入可以帮助接收国发展本土金融市场外资银行进入可以增加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助于加深银行业之间交换市场,招揽更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客户(Kari等,2006)
  2不利影响

Suvadee等(2004)通过实证分析泰国外资银行影响力,指出外资银行的进入导致泰国本土银行经常性开支上升,短期利润明显下降

外资银行进入有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有可能降低接收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降低信用额度

由于发展中国家金融系统未完善,外资银行进入多带来的竞争有可能对国内银行业在短期内损伤很大,银行的净息差会高涨


  3.印度外资银行情况

印度外资银行的表现比本土银行更佳:利润和效率更高,不良贷款率更低

外资银行的进入加快了印度银行业的改革,加速了印度对银行业放松管制和改革的速度

然而,不少学者指出外资银行在印度运作并非很好

Jenifer(2004)指出,这也许归咎于他们不愿意暴露他们银行的全部实力

Rudar(2006)也指出很多外资银行生产力和成本效率低下


  4.中国外资银行情况

不少中国学者认为,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效率要比中国本土银行要高,外国金融资产份额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国内银行的效率

然而,外资银行的资产份额增加将进一步恶化国有银行存款被迁移的现象;国有银行的贷款渗透率将下降等(Franklin,2004)

  综上,印度和中国外资银行占有率不高,外资银行对印度和中国的影响利弊参半,结果尚不明确

三、研究方法
本部分将运用2003~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和预测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土银行的影响


  1研究模型
本文采用银行绩效决定因子完整模型进行探讨该模型可用于测量银行绩效

模型如下:

 其中,i代表银行,j代表国家,t为年份,为固定效应,为本土银行表现指标的变化,为外资银行份额,=本土银行自变因子,国家宏观影响因子

该模型的目的在于分析外资银行进入与国内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外资银行所占的资产份额将会是重要的独立变量

其外,还将有两个独立的变量:银行自身因素和国家的宏观经济因素


  2研究样本和数据
本研究所指外资银行指外资份额超过51%的银行

为了分析印度和中国的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土银行业绩的影响,本研究通过BANKSCOPE数据库手机两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相关银行数据

数据为2003年至2009年期间年度数据其中挑选28家印度银行和34家中国银行作为样本
四、研究结果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和印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依据表4.1得出,在中国,外资银行的进入不会对本土银行业的表现产生显著影响

外资银行资产份额的变化在五个本土银行绩效指标上均无显著影响
  印度受外资银行进入影响的情况和中国受影响情况类似
从表4.2得出印度绩效指标受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比中国更明显根据研究结果显示

股权/总资产、净利息收入/总资产、存款、ST资金/总资产和管理成本均可成功反映本土银行的的盈利能力以及效率指标

净利率的上升,净利率收入和税前收入等增加可以导致股权的增加,再加管理费用和不良资产的下降,银行将更具竞争力

表4.2显示管理费用的增加导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