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员工绩效考核管理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高校由教育教学机构、行政管理机构和后勤保障机构这三个部分组成,三者互相协调,高校后勤对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主要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后勤保障作用


后勤绩效管理的改革是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化而产生的,而其中对后勤员工绩效考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根据高校后勤管理的发展要求,绩效考核作为薪酬工资发放的前提和基础工作,后勤管理应改变传统落后的绩效考核分配观念,积极推进员工薪酬管理制度,适当拉开各类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

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校后勤员工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创造有利条件

一、高校后勤员工绩效考核中的问题
1.绩效考核意义认识不足
员工不知道绩效考核与高校后勤服务水平的提升有何关系,员工对绩效考核体系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导向不明晰,常常产生各种曲解和敌意,并对所实施的绩效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客观公平性表现出强烈的质疑,没有充分认识到绩效考核在管理中的正确作用

2.考核方法选择随意
高校后勤没有固定的绩效考核方法,有的方法适用于将考核结果用于员工奖金的分配,但可能难以指导被考核者识别能力上的欠缺;而有的方法可能非常适合利用考核结果来指导部门制定培训计划,但不适合平衡各方利益相关者

现有的考核方法科学合理性欠佳,一般是在没有考核标准的情况下,临时召开会议,进行优劣投票并进行简单排序或者是根据个人撰写的工作总结进行评分

3.考核指标不合理
考核指标的制定基本上由管理人员决定,员工较少参与

绝大部分考核指标为定性,缺少科学的量化指标

以东北大学后勤餐饮中心为例,食堂主任岗位考核内容及扣分标准表中,考核项目中的关键经济指标量化不够,未能明确提出具体完成数字,导致考核效果不佳,很难客观地通过一套完整的指标考核内容来衡量某一岗位甚至后勤各部门的绩效情况

4.考核过程流于形式
绩效考核中存在缺位、错位、越位的问题,许多大检查、大评比不仅没有取得效果,而且造成工作负担,直接损害后勤形象

缺乏数据基础和统计系统,考核数据收集不准、不齐,无法使员工相信考核是否公正客观,未能及时反馈考核成绩、进行绩效面谈,缺乏解决问题的时效性

二、解决策略
1.转变高校后勤绩效考核理念
一是强化高校后勤整体绩效考核意识

整体绩效考核意识是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识,在提升自我工作能力的同时,考虑后勤的组织目标也得以实现

通过反馈绩效考核结果,使高校后勤了解员工有待激发的工作潜能之外,也使得员工充分了解到自身绩效水平,从而达到进一步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二是重视绩效考核在后勤中的作用

学校对后勤考核结果是十分宝贵的信息资源,学校或后勤本身应充分开发利用好评价结果,使其为改进后勤监督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服务,实现和调整经营战略服务,发现后勤管理的漏洞,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奖惩

2.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体系
健全的绩效评估体系应包括考核指标、考核方法、考核流程及考核质量、考核结果使用等,高校后勤在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体系中,重点应放在选取有效的考核流程工作上


第一,制定考核计划

在明确考核的目的和对象后,选择考核内容和方法,然后根据不同的考核目的、对象、内容确定考核时间制定计划

第二,进行技术准备主要包括确定考核标准、选择或设计考核方法、培训考核人员第三,选拔考核人员考核人员从部门负责人、相关部门管理者、同级或下级人员中选拔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师生中进行选拔第四,收集信息资料

考核的基础信息必须做到真实、可靠、有效,根据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收集方法

第五,评估与反馈

首先进行评估,分析评价并确定等级、对同一指标不同考核结果的综合、对不同指标考核结果的综合

运用考核结果向员工反馈,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任用、薪资、激励等措施提供依据

3.建立东大后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一是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高校后勤的组成及承担的工作任务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做好高校后勤服务中心的绩效评判的主要任务就是抽取出后勤中心的评价维度,通过分析细化得出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后勤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反映后勤工作本质特点的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标准要素、隶属度等构成的一个有机集合体

二是确立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高校后勤绩效考评工作,关键要精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