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是从施工准备阶段到竣工结算全过程、各阶段的组织管理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化、系统化且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管理体制,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结构以及各种高端技术和新工艺层出不穷,致使建筑企业必须要不断改善和调整施工管理,才能确保整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强化组织管理 要确保建筑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并安全顺利地完成目标,就要加强各部门、各工种间的共同协作和相互沟通,因此一定要加强组织上的协调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施工控制
首先,在施工前要认真掌握设计主题理念的具体要求及基本细节做法,熟悉施工图纸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以及相关施工方案对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并熟练掌握施工设计及有关技术文件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的具体规定,一定要注重加强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要进行施工的全过程的管理,就必须亲临现场,全面、准确的掌握工程的概况,随时掌控工程的进度和变动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落实各方面各细节的施工工作
二、合理控制施工进度 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就必须对各种施工障碍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
施工进度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需要及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安排做详细对比,然后对偏差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维持原计划的正常实施
对施工阶段的进度进行合理控制,最主要是做好施工中各工种和各程序的协调
建筑施工在各阶段涉及的专业不尽相同,如土建、水、电、气、暖等技术施工人才,各专业间又存在着彼此的交叉协作,所以施工进度中做好沟通协调十分重要
要加强彼此间的通力协作,比如:电气与土建的协调,给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的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以及各辅助专业之间的协调等,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协调,为保证施工各分项进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三、狠抓质量管理 (一)科学的制定建筑施工设计 工程施工前要到现场勘踏,并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将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
对于难点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具体使用,要及时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和相关保证措施,并积极进行新技术新材料的具体试验,鉴定证明的文件和材料要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进行审批
(二)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严格控制 建筑原材料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对于进场的实物,严格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比例取样质捡或抽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清理出现场;关于建筑所需的构配件及一些辅助材料,要求施工单位填报主要材料供货商资质报审表,还要提供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等有效证件,并对机械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技术性能等进行现场检测和核对,以确保机械设备运行处于最佳状态,还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三)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 在进行具体施工前,要对建筑整体的垂直度、轴线和标高进行严格的“三线”控制,依据科学合理的测量和施工技术,准确测定建筑物轴线坐标、垂直度和标高,基础的位置和标高,梁、板、柱的合理位置及精确尺寸和标高,并精准确定预埋构件和预留孔的位置,以及特殊施工部位的形状、尺寸等
并且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依据设计要求配置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待法定试验机构级配试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要严格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以确保达到建筑设计的标准强度
必须对重点施工部位进行严格复核,并准确记录复核的详细数据,对于复核不符合标准的及时进行再测量,争取达到施工组织方案标准
(四)建立完备的质量控制系统 在每道工序完工后,先由施工班组提出自检,再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严格坚持“三检”制度,对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事故,确定相关责任人的重要责任,加强严肃处理,处理结果由监理工程师全权负责
以质检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按照科学的随机提样法提取质量数据,并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上报给项目经理,以对异常情况信息及时纠正偏差,并合理调整施工部署
四、安全管理 明确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安全控制,确立施工安全的目标,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编制项目工程的安全计划,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