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加,各地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招工难”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根据临朐县人力资源市场对2011年进场企业招工情况的统计,县人力资源市场办理招聘登记的单位共有1570家,用工需求总量达到960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而进场应聘的求职人数总量只有6148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最后达成意向的仅有3920人
两方面因素叠加,导致临朐县企业用工缺口总量超过5680人
“招工难”现象的出现并非坏事,可以进一步优化经济布局,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增加农民工的务工机会,对长期发展将起到正面的作用
但此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招工难”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
一、企业“招工难”现象的原因 (一)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大量就业岗位
近年来,临朐县全面实施“工业立县”和“大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一大批项目和企业相继落户并投产,需要大量的普通操作工和熟练的技术工,客观上造成了企业用工需求的大幅扩张
(二)薪酬待遇偏低,用工环境缺乏吸引力一是工资待遇低
据了解,目前临朐县普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500元左右,与求职者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从而加重了企业用工紧缺现象
有的铝型材企业看起来工资很高,但需要付出超长的劳动时间,付出与所得不对等
面对招工难窘境,企业也已经意识到涨薪留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由于企业利润空间较小,很难消化调整薪酬待遇带来的人工成本上涨,薪酬可涨幅度不大
二是企业管理不规范
不少企业劳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五险一金”落实不到位,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是企业工作环境不好
部分企业生产条件简陋、工作环境恶劣,然而缺乏足够的劳动保护,工人留不住
(三)劳动力大量外流,本地就业意愿不高
临朐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在提出“工业立县”战略以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不大,政策导向主要是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发展劳务经济
加之临朐县总体工资水平与大中城市有一定差距,导致大量劳动力外流
(四)就业观念发生变化,劳动者就业预期上升目前,80后和90后已逐渐成为企业用工需求的主体他们眼界较高,融入城市的意愿更强,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更加注重
他们在求职时,除了高工资和优厚的福利待遇外,考虑更多的是就业环境、发展空间等,大都不愿意从事流水线上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
(五)服务体系不完善,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一是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临朐县的绝大部分劳动力在农村,而就业再就业的服务重点是城镇居民,就业服务机构和职业介绍机构也主要在县城,在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上还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引导性
二是信息发布渠道不畅通
在就业信息发布上,临朐县主要依靠劳动保障部门,部分通过临朐就业信息网和县电视台发布,而这三条渠道覆盖范围有限,出现大批劳动力盲目外出打工、本地企业却“招工难”的怪现象
三是基层工作力量不足
由于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大部分镇街人员减少,不再有专人负责就业工作,导致了劳动力资源信息收集和发布不及时
虽然县人社局在就业信息平台和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镇街和村居力量不足,信息交流平台动态更新十分缓慢
(六)农民务农收入增加,外出就业意愿降低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去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快速上升,也让一些农民获得了很大实惠,务农收入与打工收入差距缩小,外出打工的意愿降低、人员减少
同时,虽然城乡一体化已推进多年,但一些关键问题如户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欠缺,子女教育缺乏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
体制障碍让农民工缺乏归属感,也是导致外出打工人员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破解企业“招工难”的对策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用工环境 一是要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等措施,推动企业加快产业升级;通过政策、资金扶持等手段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不断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将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上
使企业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转化为技术密集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招工难”问题
二是要改变劳务输出政策相关部门要根据临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