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在建筑安装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消耗,包括各种材料、机械的价值和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
根据我国规定,建筑安装工程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任务是在保证项目使用功能、质量要求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把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并进一步追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一、施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
1.成本的事前管理
成本的事前管理指工程开工前,对影响工程成本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事前规划、审核与监督
成本的事前管理大体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制定成本计划、规定消耗定额,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计量手段和经济责任制,实行分级归口管理等内容
具体包括:确定目标成本,采用正确的预算方法,对工程项目总成本水平进行预测,提出项目的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计划,包括降低工程成本计划、技术保证措施计划和管理费用计算等
2.成本的事中管理这里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成本过程控制
对目标成本要横向纵向地展开管理,形成一个目标成本体系,实现纵向一级保一级,横向关联部门明确责任,团结协作,使项目进展中每个参与的个人、单位、部门都承担成本控制的责任和义务,以保证按照成本计划的实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
成本的事中控制包括对实际成本进行监测和对各项工作进行成本跟踪,如建立资源消耗台帐,实行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建立项目月度财务收支计划制度,按计划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等
3.成本的事后管理
将工程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计算成本差异,确定成本节约或浪费数额
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成本控制工作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
二、施工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未落到实处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
没有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管理就会出现脱节和扯皮现象,严重影响项目的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其他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与其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职责
有些项目部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只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某一部门,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2.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
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几类
保证质量优劣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
长期以来,施工企业未能充分认识质量和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对工程成本关注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不足;项目部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虽然就单项工程而言,利润指数可能很高,但是因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三、施工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措施 成本控制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技术方面、组织方面、合同方面及经济方面
本文主要的任务是要根据所分析的问题,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知识有针对性的解决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成本的控制措施大致可以分为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各种措施在成本控制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如下: 1.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对解决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非常重要,同时对纠正成本目标偏差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运用技术措施,就是提出技术方案,并且对技术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和优化,从中选择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能有效控制成本的技术方案进行实施,如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是指项目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一切损失之和
质量成本包括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工程质量越高,故障成本就越低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施工中要避免仅从技术的角度进行方案的选定而忽视了经济效果的分析论证
2.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