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人才强校与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理解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人才强校战略的目标是把大学建成高水平大学,可以从高水平大学或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来加深对人才强校战略的理解


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有多种,学者提出的以下的一种标准应该是比较准确和有代表性的:第一,有在专业领域内顶尖的大师;第二,有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研究成果;第三,有培养大量优秀的人才的能力

国外一流大学如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国内如清华、北大皆能满足以上标准

  一、“大师”之于教学和科研
  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

高水平大学应该汇聚一批在各个学术领域中具有顶尖水平的大师、大家

这些人在个人道德、专业技术等方面极其优秀,可以在教学、科研中发挥领军作用,是旗帜和舵手

勿容质疑,大师之于高水平大学是必不可少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大师的数量又总是很少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还要靠在大师引领下的广大教职员工来完成

应该说努力工作的教职工,以及由他们组成的许多教学、科研团队也是大师

“集体版”的大师和“个人版”的大师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学校的建设就会取得大成就

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内涵也就是:卓越的个人是人才,广大教职工也是人才;科研工作取得成果的人是人才,全心教书育人的人也是人才

贯彻人才强校战略的关键是各种人才团结合作,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建设高水平大学


  要培养大师,就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

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以及培养本校优秀人才,促进学术水平持续快速发展

大学应当以治学为根本,千方百计培养、吸引、用好人才,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制度

为保障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高校面临着两个问题:人才的评价标准和人才的评价主体

人才的评价标准事关如何公平客观地评价和遴选人才,即回答“谁是真正的人才”这一问题;人才的评价主体事关由什么样的人和采用何种组织架构来评价和遴选人才,即回答“谁来评价人才“这一问题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更好注意用好人才
通过用好优秀人才,带动领域内学术科研水平的发展

优秀人才的引进可以迅速改善一个学科的局面,可以带来世界领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也可以在教学工作中打开新局面

应该注意引进人才和本地人才的融合问题

引进人才如果“单打独斗”,可能遭遇“水土不服”,工作上进展不快,也不能发挥引进人才本应有的辐射作用

应该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协助他们建立基于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团队

引进的领军人物也应把与大家合作、共同取得成就作为个人的第一要务,这样引进人才才能发挥巨大作用


  培养本土人才是高校科研发展的基石
以国际化的视野和要求选拔、培养、用好本土人才发挥本土人才在学校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他们数年、数十年如一日努力工作,为学校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也最熟悉学校的教学、科研环境和工作内容,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专门本领

学校应该制定政策,鼓励和促进他们在新形势下努力进取,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大的成绩

本土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校的发展会有延绵不绝的动力

  二、积极推进基础性科研工作及以科研促进教学
  大学是做大学问的地方,应该产生更多基础性、原创性和战略性的研究成果,真正对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建议在贯彻人才强校战略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学科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在基础性、创新性的重点、优势学科花大力引进杰出人才,同时特别注意发现、培养、支持这些领域的本地优秀人才

在政策制定、资源调配、人员配置等方面向他们倾斜,为他们出基础性、原创性大成果创造条件


  基础性、原创性的科研工作也更费力费时
应该允许科研人员有正常的研究周期

可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追求远大目标,产生大成果

现在国内一些大学的考核体制过于急功近利和定量化,对杰出科研人才的培育和基础性科研工作的开展有较大负面影响


  大量的科研成果产生后可以、也完全应该反哺教学

学校开设的学科门类全面,学生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有各种层次,各类科研成果中许多都可以用适当的方式融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当中

而学校可以用政策促进科研人才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责任,向广大学生传授前沿的成果和科研的方法论,他们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成才有很好的影响

卓有成效的科研活动与高质量的课程教学相结合,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必然会大幅提高

  斯坦福大学校长对学生说过:“你们处在世界最好的大学里,教、学和研究是探索知识这一整体同等重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