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人们接触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增多,各种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仅以化学物质为例,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数以万计的化学物质中,有很多我们并不熟悉.这些化学物质使用不当会对人体产生某些不利影响,甚至发生中毒。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发生的化学品中毒事件中,仅农药中毒就不下五万起,而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就诊病人.中毒患者的比例高达6%~8%,我在卫生部任职的八年时间里,曾主要分管公共卫生工作,亲自参加了有些重大中毒事件的处理,深知各种各样中毒对人民健康与社会的危害。编写一本告诉人们什么会引起中毒、如何诊断、抢救中毒病人的书就非常必要了。
在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内容中,有关中毒急救和处理的内容较少,有些还很陈旧,和实际需要有较大的差距。同时,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又十分复杂,发病急、累及人数多、病率高,对人民健康乃至社会稳定影响极大。为了向临床医生提供急性中毒诊断、抢救、治疗的参考资料,以提高诊断和抢救成功率.任引津、张寿林、倪为民、冯克玉、丁茂柏教授主编了《实用急性中毒全书》。这部书总结了我国数十年中毒救治临床工作的实践经验,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由全国30余位在急性中毒临床处理上经验丰富的专家编纂而成,涉及5000余个毒物品种,是目前国内涉及毒物品种最多、内容最丰富、极具实用价值的一本好书。
在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时代,面对各种中毒事件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状况,医务工作者应当对于各种毒物的性质以及中毒的救治有更多的知识。及时、果断、正确地处理中毒患者,这是时代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是一种继续教育或者说是一种补充教育,它可以弥补我们原有知识与经验的不足。这本《实用急性中毒全书》内容简明扼要,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全面性及新颖性,落脚在能解决问题.所以我愿将此书推荐给临床医师,特别是急诊工作者及基层医务人员,作为这方面学习的一本基础读物,也作为中毒临床诊治的一部重要工具书。希望它的出版,能够推动我国急性中毒防治事业向前发展。
殷大奎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前言
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工农业生产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化学物品种丰富,功能
齐全,供人使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的一部分,并为造福人类作出贡献。众多
化学物中,许多是对人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种已多不胜数,现每日都有新的人工合成
品种问世。因此人们接触有毒化学物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发生中毒的概率与日惧增。根
据全国中毒控制中心及各地中毒急救机构获得的信息,急性中毒事件不断发生.如灭鼠
剂中毒、药物中毒、动植物中毒等。而许多临床医务工作者由于对许多化学物性质、毒
性不熟悉,抢救时常有困难,许多家庭中也常因儿童接触不同化学物引起家长恐慌。
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病情危急、影响面广,处理困难。为保障人民的身体
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团结。为了向临床医生提供急性中毒诊断、抢救治疗的
参考资料,以提高诊断的质量及抢救成功率,我们组织国内一批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
家,总结过去临床实践的经验,并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编写本书。本书既实
用,又便于查阅;既有一般化学物品毒性介绍,又有各种药物、有毒动植物毒性知识
是一本较为全面的参考书。
我们的目的是从实用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基层急诊科医生处理急诊。
本书共有六篇,总论部分介绍急性中毒基本概念、临床特点、诊断与处理及法医学
在中毒诊断中的应用,第二篇介绍急性化学物中毒,包括化妆品所致不良反应,第三篇
介绍农药,依据《农药通用名称》所列1000种农药为基础,增加一些常用而目前时有中
毒发生的品种,如毒鼠强、氟乙酰胺等禁用杀鼠剂.并对混配农药作一简介;第四篇介
绍西药所致中毒与不良反应,第五篇为中药,包括中草药与中成药,第六篇为有毒动植
物,如河豚鱼、鱼胆、蘑菇中毒。附录中介绍我国2OO2年公布的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
标准。总计82章超过5000个品种。
本书以实用为主,简明扼要,深入浅出,便于查阅和应用。在某些方面作者根据
个人的临床实践体会,对文献介绍的某些有关急性中毒诊治意见作了修改与补充。同
品种所致急性中毒,虽有共性,但也可有个体差异,因此诊断、治疗必须个体化。对本
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可作为抢救工作中的主要参考资料,但不能生搬硬套。
本书将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化学物品种收集尽力求全,但新化学物质不断研制投入生
产,故不可能完全包括,如一旦发生急性中毒,可参阅附录中总则诊断标准。有些品种
缺乏临床资料,只有简单的毒性数据;列入的目的是便于查阅,以便了解情况。细菌、
真菌毒素引起的急性食物中毒,内科参考书中介绍详细,故未列入本书中。本书可作为
临床医生、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教学中的辅导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承人民卫生出版社、各有关单位及本专业专家教授大力支持,
殷大奎教授在担任卫生部副部长期间,扶助职业医学工作,鼓励编写专业书籍。国际知
名内科专家陈灏珠院士关心内科学的发展,支持本专业工作。宓哲伟主任医师、复宝风
主任医师在本书编写中也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限于编者水平,肯定会有不足甚至错误。敬请广大读者赐予批评指正。
主编第一章概论第一篇总论第二章急性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第三章急性中毒诊断原则第一节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断第二节急性中毒的法医学诊断第四章急性中毒治疗原则第二篇化学物第五章金属中毒第一节轻金属第二节重盒属第三节碱性金属第四节稀有金属第六章其他元素及其化台物中毒第一节碳、氮、氧化合物第二节砷及其化台物第三节磷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硫及其化合物第五节硼、硅及其化合物第六节硒、碲及其化合物第七章卤素及其化合物中毒第一节氟及其无机化合物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节溴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碘及其化台物第八章烃类化合物中毒第一节饱和脂肪烃类第二节不饱和脂肪烃类第三节混合烃类第四节脂环烃类第五节芳香烃类第九章卤烃化合物中毒第一节脂肪族卤代烃第二节氟代烃类第三节氯代烷烃类第四节溴代烷烃类第五节氯代烯烃类第十章氨基与硝基烃化合物中毒第一节脂肪胺和脂环胺类第二节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第三节硝酸酯及亚硝酸酯第四节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第五节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第十一章酚和醇类中毒第一节酚类第二节脂肪醇第三节卤代脂肪族醇第四节二醇类及二醇衍生物第十二章醚、醛和酮类中毒第一节醚类第二节醛和缩醛类第三节酮类第十三章环氧化合物中毒第十四章有机酸及其衍生物中毒第一节脂肪族单羧酸类第二节卤代羧酸类及其他取代羧酸类第三节二羧酸类及酸酐类第四节内酯及酰胺类第五节无机酸酯类第六节有机酸酯类第十五章氰和腈类化合物中毒第一节简单氰化物第二节无机氰化物第三节腈类第四节有机氰化物异腈(胩)类第五节氰酸盐及异氰酸酯第六节硫氰酸盐第七节异硫氰酸酯类第八节氨腈类第九节氰基脂肪酸及酯类第十六章杂环类化合物中毒第一节三节氮杂环第二节吡咯及噻唑第三节吡啶第四节多氮六节环第五节其他杂环化合物第六节其他氮化合物第十七章军用毒剂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神经性毒剂第三节糜烂性毒剂第四节全身中毒性毒剂第五节失能性毒剂第六节窒息性毒剂第七节刺激性毒剂第十八章染料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不同结构合成染料的毒性简述第三节按实用分类的染料品种第十九章日用化学品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化妆品第三节洗涤剂第四节消毒防腐剂第五节香料第三篇农药第二十章概论第二十一章杀虫剂第一节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第二节氨基甲酸酯娄杀虫剂第三节拟除虫萄酯类杀虫剂第四节有机氯杀虫剂第五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第六节熏蒸剂第七节生物源杀虫剂第八节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及其他杀虫剂第二十二章杀螨剂第二十三章杀菌剂第一节杂环类杀菌剂第二节取代苯类杀菌剂第三节胺类杀菌剂第四节有机磷类杀菌剂第五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第六节有机硫类杀菌剂第七节抗生素类杀菌剂第八节有机胂杀菌剂第九节有机锡类杀菌剂第十节杀线虫类杀菌剂第十一节有机汞类、铜制刺杀菌剂第十二节醌类杀菌剂第十三节其他类杀菌剂第二十四章除草剂第一节苯氧类除草剂第二节苯甲酸类除草剂第三节酰胺类除草剂第四节苯胺类除草剂第五节脲类除草剂第六节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第七节酚类除草剂第八节二苯醚类除草剂第九节三氮苯类除草剂第十节有机杂环类除草剂第十一节脂肪族类除草剂第十二节有机磷类除草剂第十三节其他类除草剂第二十五章杀鼠剂第一节抗凝血杀鼠剂第二节硫脲类杀鼠剂第三节干扰代谢类第四节有机磷类杀鼠剂第五节氨基甲酸酯类杀鼠剂第六节有机氟类杀鼠剂第七节植物类杀鼠剂第八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类杀鼠剂第九节无机化合物类杀鼠剂第十节其他杀鼠剂第二十六章植物生长调节剂第二十七章增效剂第二十八章除草剂安全剂第二十九章混配农药第四篇西药第三十章神经系统用药第一节镇静、催眠药第二节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第三节抗震颤麻痹药第四节抗精神失常药第五节麻醉药和麻醉性镇痛药第六节骨骼肌松弛药第七节中枢兴奋药第八节甲滑肌、横纹肌兴奋药第三十一章解热镇痛药及抗痛风药第三十二章抗休克药第三十三章呼吸系统用药第一节祛痰药第二节镇咳药第三节平喘药第三十四章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第一节解痉制酸药第二节导泻和止泻药第三节口服降糖药第三十五章心血管系统用药第一节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第三节抗心绞痛药第四节抗高血压药第五节周围血管扩张药第六节调血脂药物第三十六章血液系统用药(抗凝药)第三十七章泌尿系统用药(利尿药及脱水药)第三十八章生殖系统用药(子宫收缩药和引产药)第三十九章抗生素类药物第一节青霉素类第二节头孢菌素类第三节大环内酯类第四节氨基糖苷类第五节四环素类第六节氯霉素类第七节多粘菌素类第八节林可霉素类第九节其他第四十章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第一节喹诺酮类第二节磺胺类第三节硝基呋喃类第四十一章抗结核病及抗麻风病药第四十二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第一节抗真菌药第二节抗病毒药第四十三章其他抗感染药第一节抗疟药第二节抗阿米巴病及抗滴虫药第四十四章抗寄生虫病药物第四十五章抗组胺药第四十六章激素类药物第一节垂体激素第二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第三节性激素及避孕药第四节甲状腺激素第五节糖尿病治疗药物第四十七章维生素类药物第四十八章抗肿瘤药物第一节烷化剂第二节抗代谢药第三节抗肿瘤抗生素第四节抗肿瘤植物成分第五节其他抗肿瘤及辅助治疗药第四十九章特殊解毒药物第一节金属及类金属元素络合剂第二节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毒药第三节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氰化物中毒解毒药第四节其他解毒药第五十章外用药物第五篇中草药第五十一章中药不良反应概述第五十二章解表药第五十三章清热药第五十四章利水渗湿药第五十五章平肝息风药第五十六章活血化瘀药第五十七章安神药第五十八章温里药第五十九章祛风湿药第六十章芳香化湿药第六十一章涌吐药第六十二章泻下药第六十三章止咳化痰及平喘药第六十四章理气药第六十五章驱虫药第六十六章止血药第六十七章开窍药第六十八章强心药第六十九章抗肿瘤药第七十章外用药第七十一章其他中草药第七十二章中成药第一节丸剂第二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第三节散剂第四节糖浆剂、合剂、酊剂、栓剂、贴剂第五节注射剂第六节其他中成药第七节有效成分制剂第六篇动植物第七十三章有毒动物第一节河豚鱼第二节高组胺鱼类第三节卵毒鱼类第四节其他鱼类第五节鱼胆第六节鱼肝第七节无脊椎动物第八节毒蛇第九节其他第七十四章有毒植物概述第七十五章有毒藻类第七十六章毒蘑菇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常见的毒蘑菇种类第三节牛肝菌第四节其他毒蘑菇第七十七章蕨类植物第七十八章裸子植物第一节苏铁科第二节银杏科第三节柏科第四节三尖杉科第五节红豆杉科第六节麻黄科第七十九章被子植物双子叶纲原生花亚纲(上)第一节三白草科(2)第二节金粟兰科(4)第二节杨柳科(5)第四节胡桃科(4)第五节壳斗科(9)第六节桑科(l2)第七节大麻科第八节荨麻科(l3)第九节桑寄生科(l9)第十节马兜铃科(20)第十一节蓼科(23)第十二节藜科(24)第十三节紫荣莉科(26)第十四节商陆科(27)第十五节马齿苋科(29)第十六节落葵科(30)第十七节石竹科(3l)第十八节睡莲科(32)第十九节毛茛科(36)第二十节木通科(37)第二十一节小檗科(38)第二十二节防己科(39)第二十三节木兰科(40)第二十四节腊梅科(4l)第二十五节肉豆蔻科(43)第二十六节樟科(44)第二十七节罂粟科(46)第二十八节白花菜科(47)第二十九节十字花科(48)第三十节茅膏菜科(53)第三十一节虎耳草科(55)第三十二节杜仲科(58)第三十三节蔷薇科(60)第三十四节豆科(62)第三十五节酢浆草科(63)第三十六节牦牛儿苗科(64)第三十七节亚麻科(66)第八十章被子植物双子叶纲原生花亚纲(下)第三十八节古柯科(67)第三十九节蒺藜科(68)第四十节芸香科(69)第四十一节苦木科(70)第四十二节楝科(72)第四十三节远志科(74)第四十四节大戟科(76)第四十五节黄杨科(79)第四十六节马桑科(81)第四十七节漆树科(82)第四十八节冬青科(84)第四十九节卫矛科(85)第五十节七叶树科(9l)第五十一节无患子科(92)第五十二节清风藤科(93)第五十三节凤仙花科(94)第五十四节鼠李科(95)第五十五节葡萄科(96)第五十六节椴树科(98)第五十七节锦葵科(99)第五十八节梧桐科(l01)第五十九节猕猴桃科(l03)第六十节山茶科(105)第六十一节藤黄科(l06)第六十二节大风子科(114)第六十三节番术瓜科(ll7)第六十四节仙人掌科(l21)第六十五节瑞香科(l27)第六十六节石榴科(l27)第六十七节玉蕊科(l28)第六十八节八角枫科(l3l)第六十九节使君子科(132)第七十节桃金娘科(l33)第七十一节五加科(141)第七十二节伞形科(l42)第八十一章双子叶后生花亚纲植物第一节杜鹃花科(147)第二节报春花科(149)第三节白花丹科(l50)第四节柿树科(l52)第五节木犀科(l55)第六节马钱科(156)第七节夹竹桃科(l58)第八节萝藦科(l59)第九节旋花科(l60)第十节马鞭草科(l64)第十一节唇形科(l65)第十二节茄科(l66)第十三节玄参科(l67)第十四节紫葳科(168)第十五节透骨草科(l70)第十六节车前科(l77)第十七节茜草科(178)第十八节忍冬科(l79)第十九节败酱科(181)第二十节葫芦科(l83)第二十一节桔梗科(l84)第二十二节菊科(l27)第八十二章单子叶被子植物第一节水麦冬科(194)第二节泽泻科(l95)第三节禾本科(199)第四节棕榈科(201)第五节天南星科(l36)第六节鸭跖草科(209)第七节百部科(215)第八节百合科(216)第九节石蒜科(2l7)第十节蒟蒻薯科(218)(-)87第十一节薯蓣科(219)第十二节鸢尾科(220)第十三节芭蕉科(221)第十四节姜科(222)第十五节兰科(226)附录一、职业病诊断标准名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节录)中文索引英文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