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工学交替模式 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效果——结合永城职业学院发展现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日前,旅游可谓方兴未艾,旅游业的发展急需高水准的从业人员为其服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占主流,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目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良莠不齐,学生毕业后的从业水平更是参差不齐,从而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怎样培养高水准的旅游管理从业人员成为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一大重点

2010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永城职业学院实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和商丘市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为主的管理体制

政府、企业联合办学优化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宏观环境,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体制基础,提高了学院服务企业集团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永城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秉承学院发展思路,与其他专业相比,旅游管理专业更有优势走在合作办学的前列,走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之路,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青田正达开元大酒店、永城市新大陆旅行社、浙江宁海开元大酒店、浙江台州开元大酒店、中州永煤宾馆、杭州开元之江度假村等单位跟本专业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实践教学达一千多人次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训学生的培养和锻炼基本适应了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企业方的认可,家长和学生也对此工学结合模式提出了高度评价

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概念描述
对于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制为三年,教学时间安排不像本科教学那么充分,如何把学校里学到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运用到就业岗位上成了主要的培养目标,为此,采用阶段式的工学交替模式显得更为现实些,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确实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阶段主要分为课堂阶段和岗位阶段两大部分,前期的课堂阶段主要是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另外还要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实训的安全知识、岗位要求和礼仪知识等,这些主要是为下一阶段实训打基础;岗位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到实训单位实习,管理学生的任务主要是委托企业,院方派出实训跟踪教师带队,企业根据自身发展进行培养前来参加实训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训带队教师主要负责沟通环节,包括跟企业之间的沟通、跟实训学生的沟通和跟院方之间的沟通

结合永城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历程,对工学交替模式概念分解如下:两年课堂阶段+一年岗位阶段

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在此期间更加偏重理论学习;第三年前往学院合作企业参加岗位实训,在此期间更加偏重就业岗位要求

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教研室和实训企业共同来制定,其中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选课环节、理论课设置、实训课设置、工学结合关联课程设置等

企业的运营是符合市场机制这个大环境的,对实训学生的要求肯定是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

学院的发展是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对实训学生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

结合企业和学院的要求,定制并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模式,最大限度的去培养学生,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目前工学交替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
结合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建设发展来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困扰高职院校大踏步发展的直接瓶颈

校内外专业教师队伍难以短时间内有所建树,薪酬高、环境好、发展空间大等实际因素制约着高职院校吸引更高质量的师资,很多有所成绩的专业教师去大城市或者是就业空间更好的高职院校甚至是本科院校工作

而二三线城市的高职院校在吸引师资方面可谓难上加难,如何更大限度的去争取更为优秀的师资去建设现有旅游管理师资队伍成为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重大问题

优秀师资主要表现为:在传授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方面有独到的方法和见解;具有从事旅游行业的从业经验;具有培养学生旅游管理专业素养的潜力;拥有对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高深科研能力等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寄希望学院的人事部门着手更大限度的去挖掘这方面的人才,以此来壮大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

2.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路不清晰
谈及职业生涯规划,大部门学生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很透彻的回答好这个问题,很多学生会在第一时间内回答将来我想做什么,我想当什么,但是对怎么做、怎么当的问题避而不谈,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归结在教育教学环节没有更好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对自己未来的就业状况没有更深远的思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