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优化自来水厂的运营管理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测评各项消耗指标
    电耗:一级泵站是在一条拦河坝上游取水,因此河水位和它的扬程相对比较稳定


在夜间二级泵站停机,一级泵站工作期间,根据清水池水位上升速度测定一级泵站的流量及其单位电耗,经过几个时段的实测,测得该泵站的平均电耗为170kWh /dam3

再用类似的方法测得二级泵站的电耗为150kWh/dam3,在此基础上考虑自用水量和照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确定一级泵站的定额指标为180kWh/dam3,二级泵站为160kWh/dam3,由此得出两级泵站的生
产性单位电耗为340kWh/dam3

    药耗:药耗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为了约束操作工规范操作,合理投加药量保证水质,我们仍制定了消耗定额

定额规定的消耗量,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浪费,更重要的是保证水质,高于定额上限者规定有相应的罚则,低于用量下限的罚则更严厉,
以此作为控制水质的管理手段

    漏失率:漏失率是衡量自来水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另一重要指标

小型水厂由于覆盖面小,产量有限,管网漏失的影响大,少量的漏失占总量的比例高,因此是应下力气抓好的重要工作

确定合理的漏失率的方法是实际测定

这个厂的计量水表,由于现场安装位置的限制,水表与直管段的长度未达规范要求,产生水表计量误差,差值如何确定呢,我们采取水泵的实际输水量与水表显示流量进行对比

具体方法是在一泵站停止工作,未向清水池注水期间,二泵站水泵运转,根据清水池水位下降幅度计算出机泵的实际输水量,与此同时记录水表显示的通过流量,经过几组平行测定,实际流量与水表数的差值,用加权平均法确定为4. 0%,即水表显示数比实际流量大4. 0%,并以此作为确定允许漏失率的一个因素,允许漏失率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一体化净水器冲洗水量:3. 5%;
    计量误差:4. 0%;
正常漏损:8. 0%;
其他:2. 00l0;
合计:17. 50k


最后确定以18%作为定额指标

二、全面落实用水管理
(一)加强居民对自来水的商品意识
    水费回收率直接影响着自来水厂的经济效益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居民对自来水的商品意识较为薄弱,且拖缴或拒缴水费现象较为突出,大大降低了自来水厂的经济效益

因此,首先,针对于拖缴水费的用户,自来水厂应加大宣传解释工作,使其能够体谅自来水厂的难处,从而,按时交纳水费;其次,针对于拒缴水费的用户,自来水厂先对其发布停水通告,之后,对其停水,待停水一定期限内用户仍拒缴水费,自来水厂立即拆表关闸,并运用法律手段追回所欠水费

(二)改造原有供水设施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供水设施较为落后,即主要表现在:水表内部存在较多污垢,难以计量;供水管道存在着多处漏洞,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流失浪费等;针对于上述问题,自来水厂应加大供水设施改造力度,一是定期清洁或更换居民用户水表,确保用户水表装置的整洁及其表针正常转动;二是定期进行管网查漏,一经发现漏点及时修补;三是对维护工实行定额考核的方法,对每位维护工划分一定的维护区域,在维护期限内,一经发现漏点直接追究维护工的责任

三、强化内部管理
(一)加强自来水厂员工的相关技能培训
    自来水厂员工的从业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自来水厂的运营管理

因此,自来水厂应严格选拔上岗员工,切实保证员工持证上岗

同时,自来水厂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其员工进行以下内容培训:一是供水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门的功能关系;二是水泵相关原理;三是净水工艺原理及其相关知识;四是输配水管网的维护相关知识;五是电气基本知识

(二)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的各项相关规章制度对自来水厂的运营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自来水厂应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该制度的建立应以安全优质供水,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结合自来水厂的实际情况,致力于组织纪律、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生产三个方面完善自来水厂各项规章制度

该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之后,我国自来水厂相关部门应将其落实到位,确保能够充分发挥该规章制度应有的职能,以此,保证自来水厂供水的水质,从而,建立起能够赢得广大居民信任的自来水厂,推进我国自来水厂的发展与进步

四、自来水合理定价
(一)、城市居民用水水价制定原则
    城市居民用水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科学合理制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