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的地域差异问题探讨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 引言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逐步发展,城乡经济差距在缩小,但是,农村金融存在着金融排斥问题,这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遇到的难题


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应分析影响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同时必须采取措施缓解农村金融的地域性差异和排斥现象

金融排斥可以理解为贫困群体缺乏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而阻碍他们获得金融服务的过程

农村的金融排斥现象尤为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的金融排斥地域差异比较大的因素比较多,这种金融排斥是社会不公平内容之一,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加剧,使社会失去了公平与正义

  二 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分析
  在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背景下,城乡经济一体化正在建设,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等,都需要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

因此,我国各地的农村地区对金融需求有着显著的特征
  首先,农村金融信贷需求主体多元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户为了扩大再生产和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种植新品种,都需要进行资金借贷

不但经济富裕的农户需要金融信贷,而且贫困农户也对信贷非常急切

还有的是一些乡镇企业也在寻求资金其次,农村的金融需求主体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有着多种需求

他们不但在信贷金额上面有着不同数额的需求,而且在储蓄与金融服务方面和金融产品方面需要更加便捷的服务

最后,由于乡镇企业和农户对信贷资金需求规模逐年增加,使得农村金融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

农户的单笔贷款需求呈现出金额扩大化的趋势

  三 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给情况
  农村金融机构的构成情况

我国对农村经济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关注了农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在农村构建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机构,包括了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

我国的农业银行遍布广大农村地区,但是,农业银行对农村的乡镇企业与农户的信贷还很小,有着很大的信贷服务空间

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态势良好,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此外,在农村地区还存在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报互助合作性的民间金融组织,还有民间的钱庄和高利贷等


  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信贷行为选择性分析

在农村的正规金融机构面对着农村不同金融信贷需求主体的时候,会产生不同的信贷行为选择

通常来说,正规金融机构会考虑到信贷需求主体的还款实力,需要审核这些资金需求主体的经济能力、低压品等

这样就使得正规金融机构比较倾向于经济规模较大的乡镇企业和比较富裕的农户,从而使得经济规模小和贫困的农户难以获得金融信贷支持,逐渐使得这些贫困农户远离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

  四 农村金融排斥地域差异问题分析及影响因素
  在农村金融排斥地域差异问题分析方面,国内外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例如,国外学者提出了金融排斥衡量指标,包括了地理排斥、价格排斥、营销排斥、 条件排斥等,我国学者则提出了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测算金融排斥程度,包括金融服务的深度、可得度、使用度和可负担度等

综合学者们对农村金融排斥地域差异的研究成果,来构建农村金融排斥衡量体系和农村金融排斥地域差异衡量指标

其中,在农村万人中金融机构的覆盖度能够说明金融的地理排斥程度,农村万人中拥有的金融机构服务人员数量说明了金融营销排斥程度

此外,在一些偏远地区还存在着自我排斥问题,即这些农户不愿意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

对于农村金融排斥地域差异影响因素来说,主要的影响因素就包括了资金需求主体的收入、工作状况、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

我国不同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的差异,以及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服务效率,当地农村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这些都能够影响到农村金融排斥地域差异的扩大

在对农户的收入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农户的职业收入稳定就不受到金融排斥,这是由于农民收入稳定则信用度较高,金融机构对其提供金融信贷的概率也高

对农村金融排斥程度作用效应为正方向的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即城乡收入越大农村金融排斥越严重

因此,我国农村的金融服务方面还需要不断深化,缩小城乡经济的差距,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配置好金融资源,提供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缓解农村金融排斥的地域差异问题

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大,则受到的金融排斥地域差异也越大

而农村第三产业发展良好,农民在第三产业中获得的收入高,则受到金融排斥地域差异就越小

农民可支配的收入多,则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创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