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嘉兴青鸟同文教育」可快速关注
在考试中,两个同样得了90分的考生,他们的能力完全一样吗?
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会认为,成绩相同的学生,能力大体相仿。但如果借用大数据的分析手段,学生的差异性就会清晰展现。根据对同为两个90分的考生进行分析,我们发现,第一个学生更多的是依靠出色的逻辑思维,而另一名同学逻辑推理能力相对薄弱,是依靠出色的记忆力而获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大数据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发展,发现以往考试成绩所反映不了的深层次问题。当然,如果老师能对这一情况及时掌握,就能对两位同学开展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向。
类似的思考在我们国家的教育领域同样存在。
4月14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系主任尚俊杰教授应邀来到嘉兴,为嘉兴市各学校校长带来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未来教育”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嘉兴市各学校校长认真聆听尚教授的讲座
信息技术对教育有革命性影响
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方面,尚教授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应用信息技术比不应用碰到的问题还要多,但是不应该停止应用,而是应该进一步深化应用,来解决应用中碰到的问题。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流程的再造:教师角色再造,课程模式再造,组织机构再造,管理方式再造。
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在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中,尚教授认为移动学习模式、情景感知学习模式、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互动式学习模式等最大的跨度特点是互动,最大的价值是量化学习。没有固定的关卡和技巧,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都需要玩家自己去构建,因此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次次的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尚教授在讲座中
讲座中,尚教授认为未来的学习应是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借助脑科学的飞跃,最终实现技术增强的学习。“学习科学可推动教育的深层变革。”尚俊杰教授的一席话引起了参会校长的一致共鸣。
“不得不承认,对于学生,我们知道得太少。”这是卡耐基·梅隆大学教育学院的一句经典的口号,同时也是美国十大教育类年会关注度最高的议题。这也是北大体系的教育工作者持续思考的议题之一。
本次活动由嘉兴教育学院主办,经开区文体局协办,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承办。讲座通过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等生动的案例,阐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性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并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未来教育。本次活动一经发出,受到嘉兴市各学校校长的高度关注,有近两百名学校校长参与并聆听了此次讲座。
尚俊杰
现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系主任;兼任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客座副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计算机辅助机构(cbe)学会副理事长、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华人教会亚太分会理事等学术职务。同时,他还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多本教材著作。曾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优秀论文奖、北京大学“黄廷方/信和青年杰出学者奖”等奖励。
立足嘉兴,依托北京大学及集团化办学资源优势,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以“北大名师大讲堂”、“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父母大讲堂”、及“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学术大讲堂”为平台,为嘉兴市各界带来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及领域内学术引领的文化盛宴,为嘉兴市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信息化贡献力量!
五分钟让你了解北大嘉兴学校的教育理念
感谢您的阅读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