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阅读中最让人着迷的部分
故事是构成人类情感的基本粒子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作家的工作就是把这些粒子重新分配——这些包裹着情感的粒子,被分别装进开头、发展和结尾,形成某种可操纵的结构
然而,故事并不如想象中温顺它们是有思想的,既狡猾又会抵抗总是轻轻松松地从作家的指间逃走,闲庭漫步,任性至极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是亚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书展,去年书展带来第一届“文学沙龙”,主题是“近阅读”
几场立足文本的活动邀请到了文学界的杰出人物,如恩里克·比拉-马塔斯、西蒙·凡·布伊、格非、冯唐等
今年,文学沙龙的主题为“永不完结的故事”,这将是一场关于变化多端的叙事故事的盛会
我们邀请到的嘉宾都是非凡的故事叙述人或创造人:有以“复调写作”著称,讲述被遮蔽的真实故事的 新晋诺奖作者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有带来支离破碎的故事《我的文件》的 智利新锐作家亚历杭德罗·桑布拉 ,还有成功调和历史考据与个人回忆录,创造出醉人作品的 印度著名历史作家阿米塔夫·高希
我们还请到克罗地亚、波兰、瑞典、挪威、丹麦的 儿童文学作家 ,与中国作家对谈,他们的对话将回溯童年——人类最深刻情感的根源处,人间最狂野故事的来源地
此外, 任晓雯 将用独特的视角讲述社会边缘人群的故事, 张悦然 将加入 格非 、 梁鸿 ,和阿列克谢耶维奇探讨写作与历史的关系, 余华 将与印尼作者 翁鸿鸣 共话华人的文学流浪之路
同时, 顾彬 、 陈安娜 也将探讨能真正使故事延续的过程——文学翻译
我们还安排了几场“故事互动”活动,作者、绘本画家、影戏艺术家将用不同的形式演绎故事的多个版本
今年,也欢迎你加入我们,一同听听这结局未知的故事吧! *我们将文学沙龙期间活动按照日期分类,做成了十张图片,长按可以保存图片,存在手机中,便于查看,点击图片可以查看清晰图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网页报名链接,嘉宾详细介绍附后
* 除 8 月 24 日“科幻小说”、8月28日、9月1日三场活动,其它均需预约报名
主办: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策划:Paper Republic 纸托邦 特别协办:单向空间 活动一览 嘉宾 莉森·阿德伯格(Lisen Adbåge) 莉森 · 阿德伯格, 1982 年出生于瑞典林雪平市,插画家、作家
2000 年由艾利克森 & 林德格伦出版社出版第一部图画书《艾琳与宝贝》
她最著名的作品有《香肠兄弟》、《大个头艾玛》和《可可与波西》
莉森也为其他作家的一些作品和自传绘制插画
2004 年,她因《你可以 …… 吗?》与佩特 · 里德贝克共同获得图书协会奖一等奖
2014 年,因《马儿派对》再次与格雷特 · 罗特保尔共同获得该奖项
2013 年,莉森与其他 32 位插画家一道代表瑞典参加了博洛尼亚儿童书展
(摄影: JonasLoiske )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ovna Alexievich)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1948 年出生于苏联的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
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
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事故、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
著有《二手时间》、《战争中没有女性》、《锌制男孩》、《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等
曾获得包括瑞典笔会奖、德国莱比锡图书奖、法国 “ 世界见证人 ” 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奖、德国书业和平奖等在内的多项大奖
2013 年和 2014 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入围最终决选名单, 2015 年获奖
恩德仁·伦德·爱瑞克森(Endre Lund Eriksen) 恩德仁 · 艾瑞克森,生于 1977 年,挪威当代最具实力的儿童文学作家,擅长创作童话、小说、剧本和音乐
喜欢走访校园和幼儿园,了解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是孩子们衷爱的童话叔叔
2002 年,他以处女作《疯狂的比特犬 —— 泰尔叶》一举成名
此书获得挪威文化部青少年文学奖,版权被卖至很多国家此后他几乎囊括所有儿童文学奖项
2005 年,由作者自己改编的剧本被搬上银幕,观影超过 20 万人次,影片获得年度阿曼达 ( 被誉为挪威的奥斯卡 ) 最佳少儿影片奖
(摄影:Jørn Henriksen) 肯尼思·鲍格·安德森(Kenneth Bøgh Andersen) 肯尼斯 · 安德森, 1976 年 11 月出生于丹麦,是丹麦当代最畅销的儿童文学作家
他创作了很多作品 ,包括《恶魔战争》系列等
他的作品多次荣获大奖,包括:连续三次获得 Orla Priza ,丹麦学校图书馆选择奖, BMF 奖等等
2007 – 2012 年间,安德森创作了《蚂蚁侠》系列
曹文轩(Cao Wenxuan) 1954 年 1 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三角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 80 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
2003 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 (9 卷 ) 、《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 30 余种
其中有中国安徒生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 “ 金蝴蝶 ” 奖等奖项
2016 年,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大奖
陈安娜(Anna Gustafsson Chen) 陈安娜是瑞典的图书管理员与翻译家
她翻译过 50 多部中文和英文小说,包括莫言、余华、苏童、阎连科、陈然、哈金等作家的作品
她曾经在斯的哥尔摩国际图书馆与瑞典盲文有声读物图书馆工作过,目前是全职翻译家
陈冠中(Chan Koon-Chung) 陈冠中,华文作家,2013 年香港书展年度作家
上海出生,香港长大,曾在台北工作六年,2000 年至今在北京居住
2009 年小说《盛世》译成 13 种外语,2013 年小说《裸命》也已译成两种语言上述两部小说皆曾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华文小说
其它著作包括小说《什么都没有发生》、《总统的故事》,小说集《香港三部曲》,文集《我这一代香港人》、《事后:本土文化志》、《半唐番城市笔记》、《香港未完成的实验》、《波希米亚中国》﹙合著﹚、《或许有用的思想》、《城市九章》,以及改编话剧剧本《倾城之恋》、《谪仙记》吗,等等
1976 年创办香港《号外》杂志,1980 年代从事电影编剧与制片,1995 年参与创办台湾超级电视台,2008 年至 2011 年任国际绿色和平理事,2013 年获授香港大学荣誉院士,现为台湾《思想》季刊编委,香港《民间国际》主席
阿米塔夫·高希(Amitav Ghosh) 阿米塔夫 • 高希,印度著名作家、学者
1956 年生于加尔各答
1986 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理性环》之后,阿米塔夫 • 高希笔耕不辍,出版《在古老的土地上》、《玻璃宫殿》和朱鹭号三部曲小说(又名鸦片战争三部曲,包括《罂粟海》、《烟河》、《烈火洪流》 ) 等作品
他曾获得包括法国美第奇奖、印度挲诃德耶学院奖、英国阿瑟 • 克拉克科幻奖等奖项
2007 年,阿米塔夫 · 高希被印度总统授予印度最高荣誉 “ 卓越贡献奖 ”
2011 年,他获得蒙特利尔蓝色都市国际文学节国际大奖
格非(Ge Fei) 原名刘勇, 1964 年生于江苏丹徒
1986 年以《追忆乌攸先生》开始发表小说,随之完成的中篇《迷舟》与《褐色鸟群》则奠定了他八十年代先锋小说领军人物的地位
迄今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六部:《敌人》、《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中短篇小说集多部:《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等
另有论著、散文随笔集多部
曾获得 “2004 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 ” 、 “2004 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 ” 、 “ 第二届 21 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 ” 等多种文学奖项
其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意、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顾彬(Wolfgang Kubin) 1945 年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策勒市
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资深教授
顾彬的研究领域以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及中国思想史为主,著述、译作颇丰
他以中文出版的著作有:《中国文人的自然观》 (1990) 和《关于异的研究》 (1997)
他同时担任《袖珍汉学》和《东方 · 方向》两份重要德文汉学/ 亚洲学期刊的主编
主要作品和译著有《中国诗歌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鲁迅选集》六卷本等
虹影(Hong Ying) 生于 1962 年,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饥饿的女儿》、《上海王》、《上海之死》、《上海魔术师》等
现居北京
作品被译成 30 多种文字在 欧美、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出版
多部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虹影曾获欧洲奥斯卡文化奖罗马文学奖和《亚洲周刊》最佳小说奖 2009 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
近年虹影专注儿童文学创作,连续出版《米米朵拉》和《奥当女孩》等多部童书作品
安德烈娅•彼得利克•侯赛诺维奇(Andrea Petrlik Huseinovic) 1966 年出生于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在应用艺术学校毕业后,又进入美术学院进修
目前,她已创作了 60 多本图画书,并获得许多国际大奖和荣誉:第 19 届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金徽奖、德国国际青少年图书馆白乌鸦奖、日本大分插画双年展大奖、克罗地亚格里格 • 微特兹大奖等
她独立创作的图画书《蓝色的天空》、《爱》、《白鹳的旅行》、《爱幻想的伊恩》、《麦乐尼》等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童书馆陆续推出
卡斯米尔•侯赛诺维奇(Kasmir Huseinovic) 克罗地亚儿童图书出版商协会会长
原为家庭医生,后于 2006 年与妻子、克罗地亚著名插画家安德烈娅创立儿童图书出版社( Dječja Knjiga ),共同创作和出版图画书,也独立创作童话
尼奥 · 侯赛诺维奇(Neo Huseinovic) 安德烈娅 · 彼得利克 · 侯赛诺维奇儿子,今年 13 岁,热爱绘画
根据真实经历,尼奥与安德烈娅共同创作图画书《爱幻想的伊恩》,尼奥为图画书故事主人公伊恩的原型
吉井忍(Yoshii Shinobu) 日籍华语作家,现旅居北京
毕业于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国际关系专业
曾在成都留学,法国南部务农,辗转台北、马尼拉、上海等地任经济新闻编辑
现专职写作,致力于向华语读者介绍日本文化
任《南方周末》评论版撰稿人、《城市画报》及《南方人物周刊》特约记者、日中友好协会驻华记者
作品亦见于《知日》、《鲤》、《东方早报》等报刊 康夫(Kang Fu) 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中东学过一点新闻、历史、政治、宗教、小语种和戏剧现居北京,小说作者,电影编剧著有《失业之旅》,新书志异故事集正在准备中
钱德勒·克劳福德(Chandler Crawford) 钱德勒·克劳福德是全球最知名的图书经纪人之一,目前她在自己创办的钱德勒·克劳福德代理公司任总裁
在她 20 年的从业经历中,她代表过的图书作品已经被翻译到多达 62 种语言,传播到除了南极之外的世界各个角落
她代表过的知名作家包括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奥德丽·尼芬格(《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米奇·阿尔博姆(《相约星期二》)等
她爱好阅读和旅行,所以她自诩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因为她的爱好恰好也是她的工作和事业
梁鸿(Liang Hong) 梁鸿,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出版非虚构文学著作《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黄花苔与皂角树》、《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文学著作《神圣家族》
2012 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0 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2013 年度中国好书”,“首届非虚构大奖·文学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奖”等多个奖项
李之义(Li Zhiyi) 李之义,生于 1940 年,北京人
原人民画报社副总编辑、译审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
主要译著有:《斯特林堡文集》、《阿斯特丽德 . 林格伦全》、《瑞典文学史》、《诺贝尓文学奖内幕》、《汉字王国》、《另一个世界 —– 中国记忆 1961-1962 》
曾获得鲁迅文学奖,金作家奖,瑞典国王颁发的 “ 北极星勋章 “ ,斯特林堡奖,瑞典作家协会翻译大奖和瑞典文学院翻译奖
著有论文涉及托马斯 . 特朗斯特罗默与斯特林堡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 林西莉,瑞典文的名字是塞西丽娅 · 林德奎斯特,教授、作家和摄影家,汉学家
1961 年至 1962 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此后曾数十次到中国访问
1971 年起在瑞典任汉语教师, 1978 年后为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
现专心研究中国文化出版有关中国的著作多部
2006 年出版《古琴》,是她的又一本耗费多年心血的精心之作
刘苏里(Liu Su) 刘苏里,生于 1960 年,198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6 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1993 年 10 月,刘苏里创办北京万圣书园,从此万圣成为北京“文化地标”之一
作为万圣书园经营者,刘苏里的另一个身份是声名远播的学者型书人、中国当代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任晓雯(Ren Xiaowen) 任晓雯, 1978 年生,出版有长篇小说《生活,如此而已》、《她们》、《岛上》,短篇小说集《阳台上》、《飞毯》
作品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意大利文等
长篇处女作《岛上》的瑞典文翻译者,著名的翻译家陈安娜盛赞任晓雯的作品 “ 从头至尾紧张惊险,扣人心弦 ” , “ 引人入胜不忍释手 ”
任晓雯从二十多岁开始写作,作品风格丰富多异,对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有强烈的关注和思考
迪莉娅·加勒特·麦考利 (Delia Jarrett-Macauley) 迪莉娅 · 加勒特 · 麦考利具有塞拉利昂血统,现居英国伦敦
她的作品《摩西、公民和我》活的 “ 奥威尔奖 ”
评论家弗朗西斯 · 韦恩认为这是 “ 一部杰出的关于战争、儿童与救赎的伟大作品
莎士比亚式的悲剧在非洲重演,却燃气救赎的希望,为作品赋予了《仲夏梦之夜》一般的魔力
” 迪莉娅已出版两部集著,其中近期出版的《莎士比亚、种族和表演 —— 多面诗人莎士比亚》具有开拓意义
她同时在伦敦政经学院、华威大学和女性图书馆担任研究员,并担任凯恩非洲文学奖评委会主席
伊恩·麦克唐纳德(Ian McDonald) 伊恩 · 麦克唐纳德是英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先锋人物
他生于英国曼切斯特, 1965 年随家人迁往北爱尔兰
他创作过多部小说,其中以非洲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查干:非洲之旅》被誉为 “ 具有开创性的小说 ” ,他的作品《众神之河》、《巴西》和《苦行僧之家》分别获得 2005 年度、 2007 年度和 2010 年度英国科幻协会奖, 2007 年,他的作品《神怪之妻》夺得雨果最佳中篇小说奖
他的最新著作《月神传奇》被评价为 “ 发生在太空的《权力的游戏》 ” ,目前正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改编成电视剧
浅色(Raffia Li) 独立影戏策划人、创作者
对于中国、及亚洲各地皮影各地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民俗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且师从湖南湘潭第二十代纸影艺人,学习纸影制作,并将其发展为更易体验的制作方式,推广给更多儿童、影戏爱好者
“ 迷你影戏节 ” 发起人,皮影平台皮影 Shadowplay 负责人
09 年起关注皮影,调研经历除国内各地,还包括泰国、印度、印尼等国家
2015 年创办 “ 迷你影戏节 ” ,通过与国外艺术家合作,用影戏讲述当下的故事,让戏剧更容易地在生活中发生,并探索影戏的更多可能
2016 年入选壹基金我能实验室旗下的社会创新项目
亚历杭德罗·桑布拉(Alejandro Zambra) 智利小说家、诗人
他 1975 年生于圣地亚哥,先后在智利和西班牙接受教育,在智利天主教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目前在智利迭戈波塔利斯大学担任文学教授
他的第一部小说《盆栽》即轰动文坛,并获得当年的智利文学评论家奖最佳小说奖和国会图书大奖
他还著有诗集《无用的海滩》、《移动》,散文集《未读之书》,小说《树的隐秘生活》、《回家的路》和短篇小说集《我的文档》
2010 年,他入选《格兰塔》杂志评选的 “ 最佳西班牙语青年小说家 ”
乌尔夫·斯达尔克(Ulf Stark) 瑞典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他很早就开始创作, 19 岁发表了处女作诗集《通向生命的一个洞》
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诗歌和小说,后来逐渐将写作重心转向儿童文学
在儿童文学领域,斯达尔克的作品主要包括儿童小说、寓言故事和绘本
代表作《我的朋友》系列中,小男孩乌尔夫和朋友们的故事亲切感人,是上世纪一代瑞典人童年生活的写照
斯达尔克创作的寓言故事充满幻想 , 在看似荒唐的外表下蕴含了他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代表作包括《麦克林和托尔彬》以及《小朵拉和大思想家》等
埃尔什别塔·瓦休琴斯卡(Elżbieta Wasiuczyńska) 埃尔什别塔·瓦修琴斯卡专攻绘画与实用图形
她在克拉科夫美术学院攻读了绘画与图形两个专业,其毕业作品是以图形的方式来描述一首俳句,作品一经完成便获得了美术学院院长的表彰
她专门为『震动』、『丢手绢』、『太阳广场4号』三本杂志绘制插画,与恩度公司合作期间,瓦修琴斯卡设计了许多儿童服装和广告牌,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波兰办事处设计了推广儿童权利的海报,为波兰国家电视一台的「MdM」节目制作了动画介绍,为新时代出版社设计了初等教育教材影像产品宣传
她长期与『儿童』杂志合作,为其杂志的童话与教育文章绘制插画
2001 年瓦修琴斯卡为『小球先生』系列童书准备的插画在博洛尼亚国际书展中获得了荣誉奖
2013年写作最初的想法是,用看似没用的百科边角料打破无聊的生活,经过两年写作,目前的想法是串联起看似无关的知识点,呈现一个个不可思议的世界截面,并深深着迷与此
自2015年起,埋头进行百科与童话两个方向的创作
作品入选 ABCXXI 全波兰为儿童阅读基金会金牌书单, 波兰书商协会年度最佳图书提名
《小球先生住在樱桃街》一书的文字作者、图画作者均曾获安徒生奖提名
被波兰插画家协会选为波兰儿童插画代表作参加博洛尼亚书展
翁鸿鸣(Agustinus Wibowo) 华裔印度尼西亚旅行作家、摄影师,成长于印尼东爪哇省,曾居住于中国
他的旅行横跨大陆,途经喜马拉雅、中亚共和国边界地区和阿富汗的大街小巷
他的第一部作品《尘埃之毯》记录了被战争肆虐的阿富汗《尘埃之毯》面世后,成为畅销书,并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他的第二部作品《国界线》,对 “ 边界 ” 进行了全新的思考
他的第三部作品《零点:走向回归的远行》英文版本将于 2015 年面世
《零点:走向回归的远行》开创了印尼游记文学的新种类,让读者在思索自身矛盾和身份问题的同时,也可以阅读作者的旅行,感受作者的心灵之旅
徐则臣(Xu Zechen) 1978 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居北京
著有《耶路撒冷》、《午夜之门》、《夜火车》、《跑步穿过中关村》等
2009 年赴美国克瑞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做驻校作家
2010 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WP)
曾获第四届春天文学奖、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 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如果大雪封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被评为“《亚洲周刊》2014 年度十大小说”第一名、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
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等多种语言
余华(Yu Hua) 1960 年 4 月出生,曾经从事过 5 年的牙医工作,1983 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5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5部,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黄昏里的男孩》、《往事与刑罚》等
其作品被翻译成30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 30 多个国家出版
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 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 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 年),意大利朱塞佩·阿切尔比国际文学奖(2014 年)等
张悦然(Zhang Yueran) 张悦然, 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著有短篇小说集《葵花走失在 1890 》、《十爱》,长篇小说《樱桃之远》、《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等作品
作品被翻译成英文、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韩语、德语等多国文字
曾获得“华语传媒文学奖”最具潜力新人奖、“人民文学散文奖”、“新加坡大专文学奖”、春天文学奖”,《人民文学》评选的“未来大家Top 20”,长篇小说《誓鸟》入选“2006 年中国小说排行榜”,短篇小说集《十爱》入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
2008 年创办了文学主题书《鲤》系列,担任其主编2012年起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诸相非(Zhu Xiangfei) 卞恒沁,东京大学硕士,北京大学在读博士
笔名诸相非工作时间码字,业余时间 …… 码字吃货跑步爱好者注定一生与易发胖体质对抗性情守序中立曾获豆瓣阅读第三届征文大赛武侠组优秀奖
BIBF国际图书博览会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于 1986 年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创办,并一直承办至今
现与法兰克福书展、伦敦书展和美国 BEA 并称为世界四大国际书展
今年,图博会将于 8 月 24 日- 28 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新馆)举办
Paper Republic 纸托邦 paper-republic.org 创建于 2007 年,中国当代文学英译推介平台,中英译者交流阵地
出版短篇在线阅读,策划国际文学出版交流活动2016 年启动书籍出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网页报名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