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剑兰人语” 可以订阅哦! 转载自8月19日《人民公安报·剑兰周刊》 人物简介 宗利华,1995年入警,供职于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
先后从事宣传、治安等工作
1994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长篇小说《佳城》《越跑越追》,小说集《天黑请闭眼》《香树街》等12部
作品曾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转载,部分小说被翻译为英、法、西班牙、朝鲜文字,或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获公安部金盾文学奖、山东省“泰山文学奖”、全国小小说金麻雀奖等奖项
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3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第28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
现为全国公安文联签约作家、山东省作协签约作家、中国作协会员 人生路上,会有一些节点至关重要
回想起来,三次去鲁迅文学院(以下简称鲁院)学习,便是让我在写作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关键点
第一次是1999年底,公安部跟鲁迅文学院合办的公安作家班说起来,走上写作这条路,纯粹是无心插柳
当年警校毕业,我没去刑警队或派出所,却到市局宣传口当报纸编辑
因为编副刊,偶尔也写一点儿文章,根本没料到,这一写竟是20多年
1999年的我,还算年轻,写的文章既少又嫩,根本也没想自己以后要当个作家
一听说要推荐我去鲁院,既兴奋,又忐忑首次参加这样的学习,期间表现注定悄无声息八里庄那小院儿里的公安班上,好些人已是腕儿
后来我见过好几次面的湖北彭祖贻兄,当时也就40岁出头,创作成果早已丰硕,浑身上下成熟男人魅力四溢;还有张成功,他的电视剧《刑警本色》正在北京电视台热播,手头正写着新作,有好一段时间他基本昼伏夜出……班上的同学现在有的已退休,有的离开公安,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可惜的是,继续从事写作的似乎少了
对我来说,那次在文学、电影、音乐、舞蹈等各方面的学习,视野大开
有些老师讲课,甚至一时不能领悟那次学习的意义无疑非常重大,我从那时确定,要走文学这条路了
再进鲁院,是2010年3月,鲁迅文学院第13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
此前两年我在基层派出所下派,刚回市局便有这等好事儿,兴奋自不必说
好像头一天我还在跟针线笸箩一样的杂事儿打交道,第二天却坐在教室聆听各类高端艺术课,落差简直太大
已经写作10余年的我,其实还是文学新人因是面向全国,不用说,同学高手如林
《十月》副主编宁肯,那时刚出版长篇佳作《天·藏》;盛可以已经在国外读者中产生影响,创作势头正旺;还有计文君、付秀莹等一大批人
期间趣事甚多,喝酒是必须的,尤其男同学我俩曾在宿舍里喝着啤酒聊到深夜
我的长篇小说《佳城》(2015年出版)里很多情节,就是我们的聊天成果;每到夜晚,西北汉子林权宏就带一帮同学在院子里练太极拳,期间他带出了一批弟子;大约一年后,有一次我到北京,敲门进入班主任陈涛的办公室,他甚至没多大反应
他说,感觉你们还没毕业呢;在我眼里,散文家习习差不多就是个女汉子
2013年我们在新疆见过一面,今年在兰州再次相遇,一见面就是个拥抱
此类话题,短短的篇幅内难以说尽
有一点确定无疑,这段美好记忆会在每一位同学心里永驻,注定是一笔财富
当然,我在文学上的收获也是丰厚的期间修改完长篇小说《越跑越追》,后来获得了金盾文学奖
这一次学习,促使我完成一次写作调整,我开始把写作重点由小小说转向中长篇
两度学习,我以为那道大门不会再对我打开我好半天没反应过来她说,这一次是深造班,学员都是参加过历次高级研讨班的新鲁院已搬至现代文学馆院子里,报到时我就想,这回真是无憾了新老两个院子,我都来过这个班还有个外号,叫回炉班李敬泽先生授课,话题就是谈谈回炉我曾和人玩笑说,回炉就是针对以前曾经炼过却没成器的人
不过,班上好多人其实早已修炼成仙,获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就有一大拨
既有柳建伟、林那北、衣向东、文清丽等年龄还不老的老将,也有李浩、弋舟、东君、东紫等势头强劲的70后代表
有意思的是,一帮作家,却跨界玩起书画来
刚去不久,练字习画风气骤起,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十月自告奋勇,当了几位女同学的师傅,故而遭到很多男生羡慕嫉妒恨
好在,他很快做反省,主动声明解散培训班,不再带女弟子
结业前班上举办书画展,我再次感慨,这些作家真是多才多艺!我也大着胆子画了幅山水小品凑热闹,这又是我人生的一个第一次
还有一项地下活动,叫做杀人游戏,几位作家乐此不疲
我被约过一两次,均未参加,我估计像我这种脑子慢半拍的人,注定当枪靶子
这次学习,我是带了任务的,长篇小说《盛宴》当时已写了10万字左右,正好利用这次听课之余的空闲,一气写完,总字数23万字左右
三进鲁院,已是足够幸运
回忆这些,并非一味兴奋或炫耀资历,实则是对鲁院满含了感情,同时也意识到三次学习对我人生的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