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文学】“爱心妈妈”史磊敏印象

“爱心妈妈”史磊敏印象 苏福平 我早就看过“爱心妈妈”史磊敏感人事迹的报道


作为企业家,她捐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资助失去双亲的孤儿完成学业,热心公益事业出钱出力……这些故事在赵屯地区不胫而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一直认为史磊敏获得这个荣誉是当之无愧的
及至最近认识了史磊敏,我更加确信她荣膺这个美誉是名至实归
我认识史磊敏纯粹偶然,那是在一次朋友的聚餐上
席间,一位年近六旬,很有亲和力的女士引起了我的关注

她操着一口糯软的沪语,听得出是地道的城里人,但冷不丁又蹦哒出几句赵屯的土话,使我听了倍感亲切


我便问她是哪里人,她说长宁区的,来赵屯办企业已经有十四个年头了,也算是半个赵屯人了


这时朋友过来介绍,我才知道,她就是我慕名已久的史磊敏
交谈中,史磊敏坦露了她热衷慈善事业的心路历程和源动力
她说,我做慈善,并非为扬名,更不是心血来潮

那年,史磊敏无意中在报上看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位刚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将军,驱车数千里,来到当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的太行山深处,寻找他的老房东


看到步履蹒跚、满头白发的老大娘,老将军急忙上前,挽着她的胳膊,叫了声“大嫂”


“大嫂”望看将军身边前呼后拥的卫兵和陪同人员,轻轻问了声:“是不是又要打仗了,想起了我们山里人?”老将军哭了……这个故事深深震撼了她的心灵,泪水濡湿了她的双眼


她想,由于地域、交通、资源、文化等的制约与差别,山区人民无论过去抑或现在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生活暂时还困难,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企业家,难道不应该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回报社会,惠泽百姓?从此,史磊敏对公益事业燃起激情,她通过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资给大别山老区后方利华小学重建坍塌的校舍,给白鹤镇第一届农民捐款3万元,十多年来,又先后20多万元帮助贪困山区的小朋友多达十余人…… 史磊敏认领孩子,不是单单从物质上帮助她们,更是从生活、学习、精神上给予她们母爱般的无微不致地关怀


1997年,上海希望工程中,史磊敏认领了一位名叫乔玲娜的河南籍女孩


小玲娜父亲残疾,母亲身体孱弱多病,家徒四壁

史磊敏每年汇钱寄物,让这位濒临失学的小女孩重返校园,顺利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乔玲娜初中毕业后不愿继续上学,史磊敏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劝说玲娜,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知识就像鸟儿的翅膀,唯有拥有了翅膀才能飞起来,飞得更高更远!多次劝说下,乔玲娜终于改变最初的想法,念完了成人中专的电脑课程,之后依靠所学专业在一家电子厂任办公室助理


乔玲娜在青浦工作,并且嫁给了练塘镇的一户人家,史磊敏像嫁自己的亲闺女一样,一掷十多万元为其办理婚事


乔玲娜每次给史磊敏写信,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亲爱的的妈妈,您的恩情我们永世不忘,祝您和全家安康!”每每念到此,史磊敏笑意粲然,脸上洋溢幸福的神情


在赵屯镇还流传这样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2005年年初,梅桥村的正上小学六年级的周怡家遭到了晴天霹雳,一次意外事故,她的父母离开了人世


尽管有政府、学校老师、亲戚的关怀备至,史磊敏获悉消息后,一掬同情之泪,仍然主动与她“结对”助学,并认周怡为干女儿


十几年来,史磊敏始终像对侍亲生女儿一样对侍周怡,不仅资助她从初高中到大学的全部学费,还时常跟她促膝谈心,嘘寒问暖,鼓励她克服恐惧感孤独感,走出失去双亲的阴影,努力学习,在逆境中茁壮健康地成长


当得知小周在朱家角高中,成绩有原来的三十名跃入前十几名,史磊敏亲自带她去北京游玩了几天,并激励牠继续努力,争取将来成才回报社会


如今,周怡已经大学毕业,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村官并在村委会任职


面对史磊敏的无私帮助和亲人般的关爱,小周总是说,“您是我的好妈妈,永远的妈妈!”感念之情无以言表


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亲情的经营,可以既不投入时间与精力,又能换取子女无私的爱


因为亲情和世间所有的事情一样,都是有付出才有回报

史磊敏不管是为人处事,还是创业办公司,都人如其名,具有坚韧的品格、磊落的胸怀、聪敏的头脑和敏锐的洞察力,充分显示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


1996年,史磊敏下海经商,在昆山千灯镇与人合伙创办了一家工贸公司


运作中不慎被骗60万元,这在当时不算是个小数目
合伙人经不住打而中风,数年一病不起

在这之后的五年,尽管史磊敏一人含辛茹苦经营公司,但年终分摊利润,按照原先的承诺,一分一毛也没少给合伙人


2002年,公司解体,史磊敏把现金留给合伙人,自己只拿了库存物品,而且把厂房的年租金3万元也全给合伙人


合伙人被史磊敏的豪情仗义深深折服,身体康复后每年都来伟毅公司看望这位曾经的合伙人


他说,坊间流传上海人做生意精明小气,但这种偏见被史磊敏彻底颠覆了!哪有史磊敏这么重情重义的企业家啊? 2002年,史磊敏在赵屯镇赵江路创办上海伟毅工贸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生产加工滑雪专用手套、围巾,帽子,产品销往欧美等国

但没过几年,一场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做外贸生意的伟毅公司首当其冲受到波及


连续两年亏损,出口德国的订单减少到正常年份的20℅,发放工人工资也需向银行贷款


面对举步维艰的困境,史磊敏没有气馁,更没有退缩,她坚信金融危机一定会过去,经济一定会好起来


为了应对困顿局面,在“不裁员,不减薪”的前提下,史磊敏在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后,审时度势,研究出新思路:一是“腾笼术”,二是“憩分枝”


就是压缩现有生产车间的规模,把一大半的厂房租赁出去,以保证流转资金链不断裂;支持以前做车间主任的两名江苏籍员工回老家就地办厂,除了第一道工序最后一道工序在公司做外,其他工序都在那边做


这样既解决了当地50多人的就业问题,又盘活了闲置的厂房,而且除去两地的物价指数和生活成本,工人工资有增无减


对公司而言,虽然增加了物流成本,但总体还是盈利了
对待员工,史磊敏有一套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公司建有宽敞、整洁的食堂和宿舍;员工逢年过节回家,都有专车接送;轮到婚嫁喜事,不仅有充足的假期,还会收到史磊敏送来的一份礼物……因此,许多女员工称她为“好当家,好妈妈”


“有几个以前在我这里做的小姑娘,后来嫁在本地,好几年了仍没忘记我,办完婚事都给我送来一份喜糖


“史磊敏颇为自豪地说

听了史磊敏的故事,我眼前呈现一幅画:一泓清泉从山上汩汩涌出,漫过山坡,漫过草地,润物细无声…… 大爱无疆,上善若水用在史磊敏身上都不为过,而她总谦逊地说,我所做的都是小善小爱,不足挂齿


看青浦 投稿热线:18018677718 电子邮件:717426827@qq.com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