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乌梁素海(报告文学)

编辑:初见    文:李青松 【作者简介】 李青松,生态文学作家,现任职国家林业局


长期从事生态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一种精神》《大兴安岭时间》《薇甘菊》《粒粒饱满》《贡貂》等


曾获徐迟报告文学奖,呀喏达生态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
鲁迅文学奖评委
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
乌梁素海是我国著名的“天鹅之乡”

野生疣鼻天鹅目前在我国仅有1000多只,而在乌梁素海就有600多只


每年3月末,这些疣鼻天鹅就会准时由南方迁徙到这里

4月底,它们开始在芦苇丛中筑巢,接着就下蛋孵化后代了——— (一) 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张长龙从浑浊的水里起出空空的网具,望着黄藻疯长的乌梁素海两眼发呆


——鲤鱼没了,草鱼没了,鲶鱼没了,鲢鱼没了,胖头鱼没了,白条鱼没了,王八没了……甚至连顽皮的泥鳅也少见了


张长龙摘掉网眼上的水草,甩了甩上面的水,然后把湿漉漉的散发着腥臭味儿的网具架到木杆上晒起来


唉,如今十天半月也用不上一次网了

他蹲在海子边上,掏出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装上几丝圐圙布伦的烟叶子,点燃,吧叽吧叽吧叽,吸上几口,一缕一缕的青烟便向芦苇丛里慢慢散去,散去


栖在芦苇叶上的蚊子们被烟熏得喘不过气来,纷纷逃窜
这几年,乌梁素海里蚊子的个头倒是越来越大了
张长龙心里想,蚊子要是变成鱼就好了

别的鱼没了也就没了,可鲤鱼要是没了,那乌梁素海还是乌梁素海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乌梁素海每年产鱼都在500多万公斤以上,光是黄河鲤鱼就占到一半还多哩


往事不堪回首喽!他蹲在架着网具的木杆旁边,眼睛眯成一条线,想着心事


吧唧,吧唧吧唧,吧叽吧叽吧叽,吸了几口烟,吐出一个一个烟圈圈


咳了咳,用粗糙的拇指压了压白铁烟袋锅子里的烟丝,嘴里便哼出了小曲,小曲的调子满是怅然的味道—— 乌梁素海的芦苇   一眼望不到边 金黄金黄的大鲤鱼   惊动了呼市包头 临河陕坝   海勃湾乌达   石嘴山宁夏 十个轮轮大卡车一趟一趟地拉 唉,这唱词写的都是早先的乌梁素海了


如今,连一条鲤鱼也捕不到了

鲤鱼是乌梁素海的标志性鱼类,也是反映乌梁素海生态变化的“晴雨表”


如果鲤鱼没了,那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令张长龙不解的是,鲤鱼虽然没了,可野鸭子、黑鹳、鹈鹕、白琵鹭、红尾滨鹬,还有漂亮的疣鼻天鹅每年春天还是照常飞来,产蛋孵化,繁殖后代


莫非,那些鸟类及漂亮的疣鼻天鹅有极强的抗污染能力?——这是个问题


大大的问号,日里夜里挂在张长龙的心尖尖上哩
猛然间,那个问号仿佛拉直了
他心里打了个激灵,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什么呢?乌梁素海的鱼没了,接下来没了的不会是鸟吧?不会是他心尖尖的鸟——疣鼻天鹅吧?不会的,不会的,断断不会的


然而,一个声音却问道:怎么就不会呢?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张长龙讨厌一切与疣鼻天鹅有关的谶语

无论怎样,只要他听到空中滴落的那沙哑的鸣叫,只要他看到水中的那漂浮着的倩影,便有一种酥酥的感觉,整个人就兴奋起来了


因之疣鼻天鹅,张长龙的每天多了一份牵挂,也多了一份盼头

乌梁素海何时能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呢?问天?问地?还是问自己?张长龙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二) 乌梁素海在哪里? 看看地图就清楚了

黄河流到了河套段不是呈“几”字型吗?“几”字最上方的“一”横处的左端偏里的地方,就是乌梁素海了


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盛产红柳的地方”

我到乌梁素海时,曾留心观察,却没有发现一棵红柳,芦苇倒是多极了,吃了阳药一般疯长


乌梁素海是黄河改道的杰作,黄河先是在北边流淌了,不知哪一天却来了脾气,呼地拉了个弧线,往南移了许多


这一移不要紧,在造就了沃野良田的同时,却也丢弃了许多东西,鱼啦虾啦王八啦就不必说了,其中最大的一件东西就是乌梁素海了


好家伙!最初的乌梁素海阔气得很啊!有100多万亩水面,汪洋一片,甩手无边啊! 黄河真是犟脾气,把这么大的海子说丢弃就丢弃了,从来没有回头寻找过,也从来没有后悔叹过气


是死是活,乌梁素海全凭自己挣蹦了
不过,一切存在必有它的道理

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秦景和告诉我,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最大的自然湿地


乌梁素海对于调节我国内陆气候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的西边,是嚣张的乌兰布和沙漠,有了乌梁素海便如同有了一道绿色屏障,把肆虐的风沙挡在一边


它的东边是高高隆起的阴山,正是因为有了乌梁素海的滋润,阴山的绿色才那么的葱茏


它的北边,是羊群漂浮的乌拉特草原,正是因为乌梁素海的哺育,草原上的牧歌才格外的悠扬


然而,偌大的海子里,活蹦乱跳的大鲤鱼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张长龙把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掖到裤腰里,蹲在海子边上,把手指头伸进水里,却不见手指头


水,黑红黑红的,浑啊! ——唉,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三) 张长龙,现年58岁,属蛇的,小名叫长龙

鱼是离不开水的,龙呢?——龙当然离不开海呀!在属相中,民间有蛇便是小龙之说


小龙也是龙啊! 张长龙现任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编外管护员
张长龙的老家在白洋淀,白洋淀曾是雁翎队打游击的地方

抗日战争时期,在白洋淀的芦苇荡中,雁翎队用“大抬杆”(联排鸟铳)把日本鬼子打得吱哇乱叫,屁滚尿流


张长龙打小就爱听父亲讲那些雁翎队打鬼子的故事
过瘾

1955年,乌梁素海成立了渔场,当地蒙古族牧民,不识水性,不吃鱼,更不用说会打渔了


于是就从白洋淀迁来一批能打渔的把式,作为渔场的骨干

那批把式中就有张长龙的父亲,父亲身后那个像泥鳅一样的小家伙就是他,——张长龙


那时他仅仅三岁,整天赤条条的,在海子里翻着水花,嘴里噗噗噗地吹着水汽,摸鱼掏鸟蛋,却也乐趣无穷


张长龙天生就是水命,离了水他就没有力气,浑身打不起精神

他还特别能潜水,嘴里叼根苇管,隔一会儿,咕嘟咕嘟冒一串泡泡,再隔一会儿,咕嘟咕嘟又冒一串泡泡,……在水下潜上个把时辰不成问题


刚来渔场时,这里只有七户人家,都是在乌梁素海周边草场放牧的蒙古族牧民


那时的乌梁素海里水鸟和鱼多得超出想象

多到什么程度呢?水鸟多得飞起来遮天盖日,落到海子里见不到水面


鱼呢?那就更多了——套马杆插在水里,生生不倒——鱼多呀,把套马杆挤得立在水里了


瞧瞧,那阵势,那情形

啧啧啧!大鱼也多得是,六九年那年,张长龙还捕过一条两米多长的大鲤鱼呢!手抠着鱼鳃把鱼背在身上,鱼尾巴像墩布一样在地上扫来扫去的


啊呀,乌梁素海的鲤鱼就是好吃,舀海子里的水炖鲤鱼,那是河套一带远近闻名的美味


王八也多,大的王八有脸盆那么大
捕鱼要用“箔旋”布阵,俗称迷魂阵

张长龙是布阵的高手,布完阵,只消掏出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装上一锅子圐圙布伦烟叶子,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吧唧吧唧吧唧,再吸上几口,就可收鱼了


冬天用冰穿打冰眼下网捕鱼,那场面也很壮观

鱼冻得直挺挺的装到驮子上用骆驼运到包头去买,换回布匹、盐巴、陈醋、白酒和砖茶


餐餐有鱼虾吃,顿顿有酒喝

那日子,那时光,美得很呢! 早年间,除了捕鱼,张长龙还在海子里猎雁猎野鸭掏鸟蛋


父亲从白洋淀带来的那把曾打过日本鬼子的老鸟铳,到了张长龙手里威力不减当年,不过,那把鸟铳的枪口对准的不是烧杀掳抢的日本鬼子,而是振翅飞翔的天鹅、大雁和野鸭


他的枪法极准,百步之内,一枪一个“眼对穿”

说到那段历史,张长龙的话便格外少了,只是吞吞吐吐地说了一句,他的左耳就是猎雁时被鸟铳轰轰的巨响震聋的


他说,这是报应
后来,他的鸟铳被公安部门收缴了,人也险些被带走
现在他的上衣口袋里揣着助听器,双耳带着耳麦,听力倒也无碍
我几乎不用太大的声音讲话他也能听到
一个人的出现令他改变了自己的活法
那个人是一位鸟类学家,叫邢莲莲

上个世纪初期,作为内蒙古大学教授的邢莲莲带着研究生来乌梁素海搞鸟类调查,请张长龙当向导


邢教授学识渊博,待人谦和

在接触的过程中,张长龙跟她学到了许多鸟类知识,知道了自己过去猎鸟掏鸟蛋是错误的,鸟类是人类的朋友


从此,他成了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一个不拿工资的编外管护员

他划着一条小木船整天出没于芦苇荡中,发现猎鸟掏鸟蛋的不法分子,或者上前制止不法行为,或者没收猎具将盗猎者扭送到森林公安派出所,接受处理


起初,人们以为他是“吃官饭”的管护员,惧他三分

后来知道了,他不过是个编外的管闲事的人,并无执法权,便不再把他当回事了


那些混混们还笑嘻嘻地送给他一个外号:鸟长
鸟长鸟长鸟长

这两个字用河套话读出来并不怎么好听,何况,张长龙知道,那些混混们给他起这个外号心里是啥意思


可是,张长龙一点也不生气,鸟长就鸟长,鸟长也是官啊! 鸟长?——哎,是我


鸟长吗?——哎哎!是我,我是鸟长
张长龙笑嘻嘻地答应着

鸟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呢?股级?科级?县团级?还是司局级?张长龙的脑子里莫非注进水了吧


鸟长管的不是鸟,是管打鸟主意的人哩

管人?呸!呸呸!有那么容易吗?那些戴大沿帽挎六四手枪,屁股后面挂着明晃晃手铐的警察管人都管不住,就凭你那点儿打鱼摸虾识鸟的本事,还能管住人?张长龙,你回家照照镜子吧


家里要是没镜子,你就一猛子扎到海子里呛几口水,清醒清醒吧! (四) 真是灌进水了


张长龙不但不清醒,脑子里的水反而灌得越来越多

他把家里的十几亩苇滩交给儿子照看,自己一头钻进芦苇荡,不见了踪影


张长龙在芦苇荡里搭了个窝棚,安营扎寨了

他每天都划着小船,在海子上巡护,……机警的眼睛瞪得大大,神出鬼没的样子就像当年白洋淀里的雁翎队员


只是孤单单的,手里缺少壮胆的家什
唉,要是那杆老鸟铳还在手里就好了
幸亏,裤腰里还掖着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

乏了,掏出圐圙布伦烟叶子,装进白铁烟袋锅子里,点燃,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


累了,掏出圐圙布伦烟叶子,装进白铁烟袋锅子里,点燃,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


困了,掏出圐圙布伦烟叶子,装进白铁烟袋锅子里,点燃,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


三伏天,芦荡里的蚊子巨多,却没有一只敢叮鸟长张长龙的
他的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是他驱蚊的秘密武器

未及近前,蚊子们早被白铁烟袋锅子里散出的那股烟袋油子味儿熏晕了


——哗哗哗
——哗哗哗
一片水域里,一对疣鼻天鹅正在觅食

瞧瞧,那白净的羽毛,长长的脖颈,在水面上形成的弧线多美呀!张长龙赶紧按灭白铁烟袋锅子里的烟,泊了木船,猫在芦苇丛后面静静观察


张长龙从邢莲莲教授哪里得知,疣鼻天鹅又名哑声天鹅
它的叫声沙哑,并不尖利
疣者,就是鼻端凸起的肉球球,所以,疣鼻天鹅也叫瘤鼻天鹅
这种天鹅体形大,个体重,有“游禽之王”之说

它的特征鲜明,嘴是赤红色的,在水中游动时,脖子常常弯成“S”型


在天鹅中,要数疣鼻天鹅最美了

远远看去,在水面上漂浮的疣鼻天鹅如同身披洁白婚纱、涂着红唇的新娘


据说,俄罗斯芭蕾舞《天鹅湖》中模仿天鹅的舞步,其艺术灵感就来源于疣鼻天鹅戏水的场面哩


——哗哗哗
——哗哗哗
两只天鹅互相追逐着,水面上溅出无数水点
水波跟着水波,一圈一圈向四周扩散着
可惜,那些水点和水波有些污浊,粘稠稠的
水面归于平静,疣鼻天鹅用自己长长的喙清理着羽毛上污渍
忽然,两只疣鼻天鹅警觉起来,伸长脖子向芦苇丛中打量着什么

张长龙定睛一看,在离自己几米远的苇丛后面探出黑洞洞的枪口,正向天鹅瞄准呢


说时迟,那时快,张长龙从木船上一跃而起,扑向那个持枪人
“嗵!”“嗵!”——枪口对着天空响了
“扑啦啦——!”两只疣鼻天鹅飞走了
干什么!你?是湖匪吗?我不是湖匪,我是鸟长,不准你打鸟
那个持枪人是有来头的,是旗里某个部门的头头
他是专门开着一辆越野车来打猎的
不想,却让张长龙坏了兴致
他说,我是某某单位的什么什么长,想吃天鹅肉,你走开,别碍事
张长龙说,你别打天鹅的主意,我不管你是什么什么长
要吃天鹅肉也行,可你必须先吃我的肉

那位头头说,你找死吗?张长龙笑了,说,是啊!就是想找死,不然你怎么能吃到我的肉呢?那位头头咔咔两下又装上了子弹,拿枪对准他的额头


那是一支双筒猎枪,枪筒锃亮锃亮的,透着寒气

张长龙拿出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不紧不慢地装上一锅子圐圙布伦烟叶子,点燃,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噗地把烟吐出来,说,你们这些什么什么长,开着公家的车,拿着公家的薪水,却不干公家人该干的正经事,打鸟猎雁,捕杀天鹅,祸害野生动物,这是违法的啊!我的老鸟铳都被收缴了,你的双筒猎枪是哪来的?你有持枪证吗?告诉你吧,你的车号我已记下了,别看你现在耀武扬威,过些天就会有人找你了


终于,双筒猎枪的枪口从他的额头无力地移开了
持枪人立刻变成一副笑脸,笑嘻嘻地说,逗你玩呢
别当真呀!——呵呵呵! 张长龙的额头上留下一个圆圆的印儿

……张长龙告诉我,其实那些当官儿的并不可怕了,只要你抓住他的软肋,他一准就软了


张长龙说,最难对付的倒是那些投毒的人,因为很难现场抓到他们

那年秋天,张长龙在巡护时,发现有人在芦苇荡中投毒,毒死了不少野鸭


投毒者藏在苇丛中不露面,根本抓不到

怎么办?张长龙心生一计:假扮渔民在海子里撒网捕鱼(他本来就是渔民),然后故意把船摇进芦苇荡,捡拾被毒死的野鸭


投毒者在苇丛后面露露头,缩回去了
再露露头,又缩回去了
张长龙瞥了一眼,不言语

他弯腰捡起一只野鸭子,扔进木船里,嘴里叨叨着,说,晚上红烧野鸭子肉,可得美美喝几壶啊!弯腰,再捡;再弯腰,再捡;……数了数,整整三十只野鸭子


他假装心满意足了

他躺在船头,掏出圐圙布伦烟叶子,装进白铁烟袋锅子里,点燃,吧唧吧唧吧唧,吸了几口,一缕一缕的青烟向芦苇荡里散去,散去


他知道,那些投毒的家伙就在附近的芦苇丛中猫着呢

仰躺着的他,翘起二郎腿,嘴里哼出了酸曲—— 小妹妹和哥哥脸对脸    双身身挨住肩并肩 这样的情景你说倩不倩    你说倩不倩 红圪丹丹嘴唇粉圪蛋蛋脸   好像一朵花 巧个嘟嘟小嘴说的奴话话   亲死哥哥咱 细皮皮嫩肉肉水淋淋的眼   说话带笑脸 年轻人看见妹妹心里就甜   不知该怎间 久旱的庄禾苗苗杆瘦叶子稀    就缺一池水 哥哥我白明黑夜睡着梦中想    怀中抱着你 哼完酸曲,他用力吧唧几口烟,吧唧吧唧吧唧,然后将白铁烟袋锅子里的烟灰在船梆上磕了磕,烟灰就纷纷落进海子里了


他把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掖到裤腰里,嘴里说道,收工喽!就要划船往回去


终于,芦苇丛中的人憋不住了,呼呼呼呼地站出来了
——好家伙!齐唰唰四个

哪里走!是你的野鸭子吗?你就敢拿走!不是我的,可也不是你们的呀!无主的野鸭子我怎么不敢拿走?嗨!狗日的!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怎么不是我们的——是我们刚刚毒死的!好!有种!再说一遍! ——是我们刚刚毒死的!野鸭子是我们的


狗日的,你还要抢不成? 行!我要的就是这句话

你们的野鸭子,我还给你们,不过不能在这儿给,你们得跟我去个地方啦!哪儿呀?——森林公安派出所


四个家伙,眼里闪着凶狠的光,向他围拢来,并蹭蹭窜到他的船上,抢夺野鸭子


张长龙未等那四个家伙站稳,用脚使劲一晃,就把他们晃进水里

噗通!噗通!噗通!噗通!接着,他掏出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一个一个敲他们的脑壳——叫你们投毒!叫你们投毒!四个家伙在水里哇哇哇乱叫


这时,保护区管护站站长杨军带领几个管护队员及时赶来,那几个家伙乖乖就擒


从此,在乌梁素海,鸟长张长龙的名字令盗猎分子闻风丧胆

报纸、电台、电视台的记者纷纷来采访他,张长龙的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


许多专家来乌梁素海考察鸟类,许多摄影家来乌梁素海拍片子,都指名请张长龙做向导


考虑到张长龙没有工资,家庭生活也比较困难,于是,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管理局作出决定,允许张长龙做向导每天收费100块钱


不过,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岳继雄告诉我,他挣的那点钱大部分都买药给疣鼻天鹅及其他生病的鸟治病了


唉,这个鸟长啊! 狗日的,不让我们猎鸟掏鸟蛋,他却做向导赚钱——把他扔进海子里喂王八!盗猎分子放出话来


张长龙闻知,哈哈哈乐了

要是乌梁素海还有王八就好啦! 一个燥热的中午,乌梁素海上空旋飞着的天鹅突然哀鸣起来


原来芦荡深处,升起一股浓浓的烟——张长龙的窝棚被人点着了
腾腾腾,一把火,眨眼间便把苇草和香蒲搭成的窝棚烧得精光
好险啊!当时张长龙若不是在海子上巡护,或许真被烧成灰了
张长龙未被吓退,他割了些芦苇和香蒲,又把窝棚搭起来了
有我张长龙喘气,你们就别想打乌梁素海的主意
——张长龙咬咬牙,说
唉,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打乌梁素海主意的人,个个憋得都快疯了
(五) 我是在一只游艇上见到张长龙的

他的皮肤黝黑黝黑的,小平头,脸上满是皱纹,像是陈年的核桃一样


他穿一件灰色的的短袖T恤衫,口袋里放着个助听器,裤腰里掖着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眼神中隐隐地透出一种忧郁


这几年,张长龙是越来越不开心了
他的不开心源于乌梁素海的水

乌梁素海的水质是越来越差了,由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农药、化肥含氨氮、汞和高锰酸钾的指数严重超标)和生活污水的涌入,乌梁素海迅速富营养化,淤泥越积越厚,芦苇不断疯长,黄藻不断疯长,水域面积缩小,海子的底儿抬升,平均水深已经不足一米了


这是怎么啦?——张长龙自言自语,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乌梁素海要成为死海吗?在他的记忆中,乌梁素海的水是流动的

它接纳了上游灌区浇灌农作物排下来的水后,经过自身的生物净化,又排到黄河里了


如今,乌梁素海的水怎么就不流动了呢?酷暑的天气里,海子的水面上还弥漫着一股股隐隐的腥臭味儿


唉,——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是的,采访过程中,我的确闻到一股腥臭味儿

同时,我还惊讶地发现,在我想象中那一望无际的碧绿湖水,实际上已经被污染成黑红黑红的颜色,湖面上偶尔还能看见漂浮的小小的死鱼


那小小的鱼,是鲫鱼,长不过一寸
当地人,或者知情人,是从来不吃这种鱼的
张长龙说,乌梁素海仅有这种小鲫鱼了
张长龙说,怕是用不了多长时间,连这种小鲫鱼也要绝迹了
说话间,我们的游艇已经驶入一处相对宽阔的水域

只见海子的深处,生长着团团簇簇,如丝如棉的黄藻绿苔,像是一张巨大的海绵覆盖并充塞着水面


如果不是按照事先割出的水道穿行,我们游艇的螺旋桨怕是早被黄藻绿苔裹住了


当我们乘坐的游艇在水道的汊子里拐弯折返时,螺旋桨所搅起的那夹杂着黑色淤泥的层层黑浪,散发出一股股酸腐刺鼻的腥臭味儿


——活水变成死水喽! 唉,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活水变成死水的原因是什么?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岳继雄说,活水变死水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


一些外地商人承包租赁了乌梁素海周边的芦苇滩地,大面积经营芦苇


为了让那些芦苇长得更好,卖更多的钱,那些苇商们就雇人筑起一道一道的土坝,把水放进来,却不放水流出去


特别是乌梁素海的下稍,都被这样的土坝一道一道地分割了,本来是流动的活水,都成了死水,芦苇在死水里疯长,生活在死水中的疣鼻天鹅和野鸭、大雁等水禽却不断地出现死亡现象


虽然政府发文明令不准筑坝,保护区的管护队员也多次现场制止,但由于权属等复杂的原因,苇商雇人筑土坝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


那纵横交错的土坝割断了乌梁素海的喉咙,它能喝水,但无法下咽啊!退一步说,它能咀嚼,但不能让有效的营养保证肌体的健康啊! 张长龙一看到那些土坝,心里就来气


月黑天,他曾偷偷用铁锹把那些土坝掘开一个一个的口子,让水流动起来,可用不了多长时间,那些口子就又被合上了


他之所以恨那些土坝,是因为土坝里疯长的芦苇阻挡了疣鼻天鹅的起跑飞行


疣鼻天鹅的体重接近鸟类飞行的重量极限
小型的鸟类,只要展开翅膀,双腿用力一蹬,就能很快飞向高空

而疣鼻天鹅却不行,它个头太大,必须有120米以上的跑道并且通过“九蹬十八刨”,才能产生足够的起飞速度,飞翔起来


天鹅喜欢在芦苇荡中觅食,可如果芦苇荡太过茂密,没有一定的水域空间,没有“九蹬十八刨”的助跑距离,那么一旦遇有紧急情况,往往就会给它们带来致命的灾难


美,常常是面临着危险的啊! (六) 这是法国作家布封笔下的天鹅——“天鹅的身形丰腴,线条优美,晶莹洁白,散发着我们欣赏优雅和美丽时感到的那种畅快和迷醉


它的要求很少,只要求宁静和自由
它是水禽中的王
” 乌梁素海是我国著名的“天鹅之乡”

野生疣鼻天鹅目前在我国仅有1000多只,而在乌梁素海就有600多只


每年3月末,这些疣鼻天鹅就会准时由南方迁徙到这里
鸟长张长龙掰着手指头说,3月12号到,一天都不差,年年如此

天鹅真是有灵性的鸟呀!4月底,它们开始在芦苇丛中筑巢,接着就下蛋孵化后代了


在船头,在芦苇荡中,在窝棚里,在瞭望塔上……张长龙记下了十几本“疣鼻天鹅观察记录”,每年都要绘制一张“疣鼻天鹅巢位图”


他把保护区内有多少鸟巢,在什么部位,每个巢中有多少枚蛋,孵化出多少雏鸟,甚至连上一年孵化出的天鹅今年有多少返回来,哪些是第几代成鸟等等都详尽地记录下来


邢莲莲教授说,这些观察记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是研究疣鼻天鹅生活习性及与乌梁素海生态演变关系的第一手资料


我在乌梁素海采访时,翻看过那些浸着水渍,卷着边边的“观察记录”,内心油然生出一种崇高的敬意


疣鼻天鹅喜食水草,特别是龙须眼子菜和孤尾藻等水沉水草

张长龙观察发现,一只疣鼻天鹅一天可以吃掉方圆2平方米内的15公斤水草


假如一只疣鼻天鹅在乌梁素海一年觅食200天,那么就会有400平方米3000公斤的水草被连根吃掉


一只疣鼻天鹅就吃掉这么多水草,那600只呢?——疣鼻天鹅是净化乌梁素海的神鸟啊! 疣鼻天鹅的巢是用苇叶苇茎和苇茬子筑起来的,层层叠叠的,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一个的柴堆


如果水面上升,天鹅就用自己灵巧的嘴,咬断附近的芦苇,选择合适的材料,再把巢加高


疣鼻天鹅的蛋个头很大,一般一巢有5到8枚
鸟类学专著说,疣鼻天鹅产蛋最多在9枚

可据鸟王张长龙长期观察,乌梁素海的疣鼻天鹅最多可以产蛋12枚


瞧瞧,生生比专著上记载的多出3枚

疣鼻天鹅巢中的蛋上常常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羽毛,孵化期的蛋最需要的是一定的温度,三十四度是孵蛋最适宜的温度


在孵化期,疣鼻天鹅对水质的反应也特别敏感,水中富营养过猛及其难闻的气味最容易导致孵化失败


即便幼鸟勉强出生也多半是畸形,活不了多长时间就一个一个地夭折了


张长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上火呀!嘴上起了个大泡泡

怎么办呢?呀呀呀!——怎么办呢? 那天,在乌梁素海疣鼻天鹅核心繁殖区——苏圪尔的芦苇荡中,张长龙掏出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装上一锅子圐圙布伦烟叶子,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吧唧吧唧吧唧,再吸上几口,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用“漂白粉”净化水质

他把白铁烟袋锅子里的烟灰一磕,就急急地去找保护区管护站站长杨军


哪知,杨军也正为这事犯愁呢

张长龙把自己的想法如此如此一说,杨军听后,一拍大腿,说了一个字:行


杨军立即向保护区管理局打了个报告,申请经费购买“漂白粉”
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岳继雄全力支持,次日就把一笔款子批下来了
张长龙主动要求参与投放“漂白粉”的任务

酷暑天,装在船上的漂白粉气味异常难闻,张长龙被呛得差点背过气去


为了减少这种气味对天鹅的影响,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在3平方公里5000亩水面范围,完成一次投放10吨“漂白粉”的任务


啊呀呀呀!每次完成任务时,大汗淋漓的张长龙累得几乎瘫在船上

然而,当朝霞映在乌梁素海局部净化了的水面上时,望着那宁静安然的疣鼻天鹅,张长龙感到无比的幸福


尽管净化了的仅仅是苏乞尔这块小小的水域

连续三年,经过“漂白粉”的消毒净化,苏乞尔水域的天鹅幼鸟没有出现一只死亡现象


天鹅守护着蛋,守护着幼鸟
张长龙守护着天鹅

疣鼻天鹅的孵蛋时间一般在32天左右,母鹅每天除了觅食三两个小时外,其它时间都是静静地卧在巢中孵蛋


当小天鹅破壳出生的时候,母鹅几乎耗尽身上的能量,精疲力竭了
而张长龙一颗揪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来

这时,他也几乎精疲力竭了,甚至连碰一下那杆枣木杆儿白铁烟袋的力气都没有了


冬天,疣鼻天鹅不在乌梁素海的那些日子,张长龙是落寞而惆怅的


唉,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乌梁素海冬天结的冰也是黑红黑红的了,那冰有一米多厚,几乎冻绝底了


海子里即使还有大鲤鱼也不能活了,缺氧
一片肃杀凄凉的景象
疣鼻天鹅去了哪里?飞到南方的某个地方越冬去了
张长龙的心也跟着飞走了
——疣鼻天鹅在哪里,张长龙的心就在哪里

嘎嘎——!嘎嘎嘎——!这是多么伤感的鸣叫啊!这伤感的声音总是在张长龙的心里回荡


并且,日里夜里折磨着他

布封说:“在所有临终时深深感动我们的动物中,只有天鹅在弥留之际还在唱歌,用它的和鸣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序曲


天鹅发出如此温和、如此动人的音调,是在它行将断气的时候,向生命作凄凉而深情的告别


那是令人悲恸的挽歌啊!——低沉哀怨,如泣如诉
甚至在晨曦初露,或者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还能真真切切地听到
” 或许,有一天,天鹅真的就不来了

(七) 现在的乌梁素不是早先的乌梁素海喽! 路德维尔在他的《尼罗河传》里说:“朝代来了,使用了它,又过去了,但是,它,尼罗河——那土地之父却留了下来


”乌梁素海曾经是那么的富庶和美丽,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乌梁素海人,今天它自己却出了问题


它的问题,不是它自己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正是我们无休无止的滥用水,污染水,不尊重水,不节约水,才导致了水的问题,乃至乌梁素海的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


其实,出现问题的湖泊不仅仅是乌梁素海
1972年,罗布泊干涸
1992年,居延海干涸
2005年,滇池全湖出现富营养化,严重污染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引发一场震动社会的水危机
令人忧心的报道,一个接一个
洞庭湖、巢湖、鄱阳湖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这是怎么了?江河湖泊的气数已尽?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物与物关系的后面,从来都是人与人的关系

乌梁素海还有救吗? 乌梁素海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


它,或者彻底死掉,或者绝处逢生
然而,在这个春天,天鹅还是来了

因为它们知道,有一个人日里夜里盼着它们归来呢! 嘎嘎——!嘎嘎嘎——!天鹅的叫声从空中滴落下来,张长龙蹲在船头把助听器对准天空


他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老伙计们,终于把你们等来了

他故意不看空中,眼睛眯成一条线—— 眼前的乌梁素海仿佛又变成早先的那个美丽的乌梁素海了


鲤鱼、鲢鱼、草鱼、胖头鱼、白条鱼在海子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偶尔大个的鲤鱼啪地跃出水面,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又潜入水底了


王八和泥鳅最喜欢在沼泽地里拱来拱去,那里有它们爱吃的蚯蚓和浮游生物


牧人的套马杆插在水里,晃几晃,就立住了——不是它不倒,是鱼多得挤的它倒不了


红荷白荷粉荷静静地开着,煞是好看

栖在开着米粒般白花的菱角叶子上的青蛙呱呱叫着,把睡莲也唤醒了


蜻蜓赶来凑热闹了,三三两两的,这个落下去,那个飞起来
芦苇照旧是茂盛的,如墙如帏

芦苇边上是草滩,如毡如毯的草滩,直铺到阴山脚下,直铺到土默川边边,直铺到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直铺到乌拉特草原


在芦苇荡中间是一片开阔的水域
野鸭子嬉戏着,溅起一串串的水花

接着,呼啸飞起,在海子的上空盘旋两圈,就似暴雨一般,啪啪啪地咂到乌梁素海的另一边去了


嘎嘎——!嘎嘎嘎——!天鹅,疣鼻天鹅出场了,这是乌梁素海真正的主角


它是那么的优雅和美丽,令我们的视觉畅快而迷醉

——乌梁素海本该是这样的啊! (《乌梁素海》获 第五届徐迟报告文学奖) 【社会评价】 ●我喜欢读李青松的作品


我惊奇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

老树见证,中国大地上的森林还有几座没受过侵害?流徙的木材,无论是造成枕木或梳妆台,也都哼唱着思乡念祖再也回不来的歌


李青松凝泪告诉我们,草木是有情的

——黄宗英 ●在现实的冷壁面前,以弱小的文字来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终究是无力的


明知无力,却仍要做下去,这体现了温良的善意,也体现了生存的信仰


因此,青松的文章便不仅有力,更是有益且有效的了

祝文如松海,涛声不绝! ——刘恒 ●当生态处于伤痕累累的困境时,所有的生存,当然也包括人的生存都将变得格外艰难


也许,我们只能如李青松一样,默默地写作,默默地走路,默默地追思


当美好的一切在大地上飘逝而去时,我们追寻的是曾经苍翠的大地,曾经清澈的河流;我们追问的是人将何以立足?有没有清水可喝? ——徐刚 ●李青松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美丽而丰厚的大自然的同时,也看到了人自身的鄙琐、孱弱,以及人战胜自身弱点向大自然回归的良知天性


一个真正的作家,其良知与其作品共存

大自然永远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在抒写它的同时,也在不断向它靠近,不断净化我们自己


——肖复兴 【乌梁素海】 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

蒙古语意为杨树林(ulaastainuur),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


总面积300平方千米,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誉;它是全球范围内干旱草原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多功能湖泊,也是地球同一纬度最大的湿地


2002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现在是内蒙古重要的芦苇产地
到2010年底,乌梁素海面积仅剩293平方公里

2012年8月7日,乌梁素海面积仅为60年前1/4,专家预测10~20年内或将消失


近几年, 乌梁素海治理等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无非是一些人一些事,侥幸汇成河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