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赏:LQ 2016年第2期 集体/共享领导力专题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016年第2期 1.创造性情境下共享型领导的前因与后果:一种混合研究方法 领导力研究由传统的关注单一被任命领导的行为,正快速转向一种分布式的、团队过程型的领导形式,即共享型领导


目前,有关共享型领导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该研究拓展了共享型领导的前因与后果,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用于检验共享型领导在任务、团队特征(内部团队环境、任务凝聚力与任务模糊性)与任务、团队结果(任务满意度、团队满意度、团队绩效)关系间的中介作用


通过一种混合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如回归分析,定性分析如在NVivo 10中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主题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创造性情境下,内部团队环境和任务凝聚力能够有效预测共享型领导,进一步地,影响任务满意度


文章最后对研究结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来源:Andra Serban, & Ashley J.B. Roberts. (2016). Exploring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shared leadership in a creative context: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7 (2), 181-199. 2.共享型领导与相似性:基于策略捕捉技术 尽管大量研究检验了共享型领导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但鲜有研究考察共享型领导与一些团队变量(如相似性(commonality)与沟通模式)间的交互作用,特别地,几乎所有共享型领导的研究均采用横断研究范式


鉴于此,该研究检验了共享型领导、相似性与沟通模式对工作绩效与满意度的影响


采用策略捕捉的实验设计,对共享型领导、相似性和沟通模式进行操纵


学生(样本1)和员工(样本2)分别评估他们的绩效和满意度

多层次分析发现,共享型领导行为与高相似性均对团队成员预期的绩效和满意度有积极影响,而且相似性和沟通模式还具有交互效应


有趣的是,与虚拟团队相比,相似性对于面对面沟通的团队更加重要


研究结果强调了共享型领导的重要性,也为虚拟团队提供了一些重要建议


来源:Gesche Drescher, & Yvonne Garbers. (2016). Shared leadership and commonality: a policy-capturing study.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7 (2), 200-217. 3.群体决策制定、领导力与群体智慧:基于代理仿真模拟与实地研究 该研究通过跨层次研究(个体与群体)检验了集体决策制定与集体决策质量的效果评估指标之间的关系


研究采用集体主义领导方式,即决策制定中无领导的集体参与,提出了包含领导力和集体智慧的集体决策制定的跨层次概念模型


通过对基于主体仿真与内容编码的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个体与群体智慧之间、群体智慧与集体决策质量之间都存在积极关系


来源:K.A. McHugh, F.J. Yammarino, S.D. Dionne, A. Serban, H. Sayama, & S. Chatterjee. (2015). Collective decision making, leadership, and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tests with agent-based simulations and a field study.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7 (2), 218-241. 4.组织中的非正式领导、互动、小团体与生产能力:一项群体分析 该研究假定,动态变化的组织通过适应内外部的波动性能够获得稳定的生产能力(或稳定的环境状态)


采用代理网络测量(agent network measures)取代传统的变量测量对这一假定进行检验,基于复杂理论(complexity theory)的集体主义视角,该研究检验了三种影响网络能力的网络动态性,即非正式领导、参与者互动与小团体(cliques)参与


样本取自美国东南部的一所小学,分析方法包括定性访谈、网络分析和响应面分析


结果发现:非正式领导、小团体参与能够有效提高组织生产能力,小团体能够吸收大量的信息流(波动性),进而促使生产力水平保持稳定


也就是说,集体性的、信息处理适应能力有助于生产水平处于稳定状态,吸收不可预测的需求


来源:Russ Marion, Jon Christiansen, Hans W. Klar, Craig Schreiber, & Mehmet Akif Erdener. (2016). Informal leadership, interaction, cliques and productive capacity in organizations: a collectivist analysis.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7 (2), 242-260. 5.集群领导:理解和影响紧急集体行为 该研究引入集群领导(Flock Leadership),期望建立一个理论框架用来理解和影响在人类组织情境下的紧急集体行为


当不同个体对于现实的感知和回应出现分歧和趋同时,集体能力就会显现


该采用基于主体的群集模型代表这些互动动态和紧急过程,说明了模型的构成,将算法和结果分别转化为个体层面的行为规范以及团队层面的集体行为,并通过基于现象的仿真模型将两种集体状态——技术能力和适应能力——连接到它们各自出现时潜在规范模式中


来源:Will, T. E. (2016). Flock leadership: Understanding and influencing emergent collective behavior.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7 (2), 261-279. 6.复杂组织中的多元化领导:探索正式与非正式领导关系中的跨网络效应 理解领导力与非正式社会网络结构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多元化领导(Pluralized leadership)的形成


该研究探讨了领导影响、非正式(建议与支持)网络以及两者的交互在多元化领导形成中发挥的作用


建立在指数随机图表模型(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ing)的发展基础上,该研究检验了三种领导网络之间的跨网络效应,进一步地,探讨了不同跨网络效应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每种效应的发生条件


研究发现,多元化领导有着许多重要的内源品质,这些品质通过行动者的领导力以及非正式网络形成,对于理解应对日益复杂的组织情境所需要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White, L., Currie, G., & Lockett, A. (2016). Pluralized leadership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 exploring the cross network effects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leadership relations.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7 (2), 280-297. 7.预测领导关系:集体认同的重要性 在许多组织中,领导越来越不像是一种层级分明的权威,反而更像是一种影响多人关系的网络,这模糊了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界限,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该如何预测这些领导关系的存在?该研究检验了组织认同感与工作团队认同感对领导关系存在与否的预测作用


指数随机图模型分析(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s)发现,员工对组织和团队的认同感越强,越容易将他人看做是领导力的来源,而对组织有强烈认同感的员工越容易被他人看成是领导力的来源


来源:Chrobot-Mason, D., Gerbasi, A., & Cullen-Lester, K. L. (2016). Predicting leadership relationships: the importance of collective identity.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7 (2), 298-311. 8.集体领导行为的影响因素:领导、团队网络与问题情境特征 一些新近出现的理论逐渐关注非层级的、集体主义的领导力


虽然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种集体主义领导(如共享式和分布式领导)具有团队的应急属性,但Friedrich, Vessey, Schuelke, Ruark 和 Mumford(2009)新近提出的一个整合框架认为,集体领导作为网络中专业知识的选择性利用,,其实并没有排除传统的领导角色


该研究检验了领导的个体差异(智力、经验和人格),团队网络(规模、密切性、嵌入性),指定问题类型(战略变化或创新)以及问题焦点(关系或任务导向)如何影响Friedrich等(2009)提出的集体领导行为三个维度——沟通、网络发展和领导-团队交换


来源:Friedrich, T., Griffith, J., & Mumford, M. (2015). Collective leadership behaviors: evaluating the leader, team network, and problem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influence their use. The Leadership Quarterly, 27 (2), 312-333. 9.集体主义领导的“垂直滴漏效应”:检验愿景型领导力的下行传递 该研究通过检验集体策略愿景如何在组织中实现下行传递,以及正式领导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作用,来探讨正式领导与集体主义领导之间的关系


基于意义建构框架(sensemaking framework),该研究认为,上司感知到的集体领航者(navigator)角色(团队成员中负责策略愿景的制定)最终会传递到其领导的下属团队集体领航者角色中,从而揭示了集体主义领导在不同组织层次间的垂直流动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一过程的内在机制,研究选取了上司的两个关键特征(工作满意度和授权型领导行为)作为上述过程的中介机制,并通过对一大型制造企业团队的调查研究证实了上述假定


来源:Margolis, J. A., & Ziegert, J. C. (2016). Vertical flow of collectivistic leadership: an examination of the cascade of visionary leadership across levels. Leadership Quarterly, 27(2), 334-348. 翻译:李超虹 陈宇帅 编辑:彭坚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