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南老师“戏说职场”之赢在起点】
本期“戏说职场”南老师跟大家聊聊大学毕业后,职场最初几年发展对于今后个人整个职场生涯的重要性,我们热诚与广大职场朋友探讨交流,如果有些朋友有更好的见解欢迎在文章后面的留言区和南老师探讨交流,以帮助广大初入职场的年轻工程师更好的从业,避免在职场生涯中多走少许弯路。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看到一种现象:原先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甚至同一个寝室出来的大学同学,进入同一家企业上班,短短几年过后,二人的职场差距越来越大,随着时间推移,好的一个越来越顺,差的一个越来越差,职场的发展密切的影响着二人在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差距也成同比发展。许多人估计也留意到这种普遍的现象,但是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从来没有认真用心的去从理论和实际中分析导致这种现象产生其中的具体原因,这就导致许多本该可以优秀的人最后丧失了很多机会。
今天南老师就根据这一现象剖析下职场“赢在起点”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大多数同一学校的大学生之间起初的时候其实根本没有太多区别,都是早期在千军万马之中奋力拼杀,最后在高考的独木桥上脱颖而出,可以说同样的优秀;进入大学以后,除去少数“异类”,其余大多数亲,都是大一大二贪恋爱、看电影逛超市,课余时间玩魔兽打dota,瞅美女,聊帅哥;大三大四专业课囫囵吞枣,加急恶补,至于清醒时可能主动在校网上多报了几门辅修课,但是晚上上课时很少去过,因为一般出门时都被游戏手标绊倒 了。等到大四毕业设计时,临时抱佛脚,四处网上求助大神,有甚者更是花钱找人代手,最后顺利毕业了。假设我们上面举例的两个同学毕业前都是这样过来的,那么后面关键的转折马上就要到了….(为了后面的阐述人物易于区分起见,我们给这两个同学起个名字。一个叫奥巴马,另一个叫安倍晋三)
话说小马和小倍,两人毕业后同时签入陕西某一建筑公司。刚步入工作,小马和小倍二人都是斗志昂扬,觉得一切那么新鲜,准备大干一场;但是现实工作跟他们的想象差距太远,起薪只有3000元不到;从技术层面来看,觉得自己每日干的活都很简单,没有多大技术含量,随便一个人都能替代自己,想做些技术含量高点的工作,在公司根本涉及不到,即使涉及到,其实就自己学校掌握的那些东西技术也不会,另外总工根本也不让他们碰。一段时间过后小马和小倍都感觉很茫然。然而不同的是,小倍茫然过后,一想到同样受了这么多年的高等教育,跟别人花一样的时间去工作、耗青春,薪资待遇相差却很高,心里落差极大,越想越失落失落,紧接着整日跟同事牢骚抱怨,消极怠工,做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打算;下班了一有时间就跟一些同事朋友打打牌喝喝小酒,极力去讨好老员工和其他同事,日子在自我满足与颓废中一天天的过去…..;
与此不同的是,小马在茫然过后,痛定思痛,上班时间勤勤恳恳“不耻下问”;下班后早早离开,除了应付单位里的日常人事外,平日很少交际;事实上小马趁这段时间,晚上和节假日里咨询朋友师长,经人推荐报了几个自己认为从事该行业很关键的技术辅导班,一边上班,一边在该处学习,平日里工作薪资低也从不抱怨,因为在小马心里很清楚,这一切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引起的,如果长期干这些没技术含量的工作,等摸索成功,估计白白耗去几年光阴,而这几年光阴就是给企业充当廉价的劳动力,指不定到时快学会熬成了,公司有啥变故裁人咋办?抱着这种求知若渴的心理,这样时间不经意间一晃,半年多时间过去了。
突然有一天,公司部门开会,要在科室新入职员工里面挑选一个小组长。这时候部门领导张经理推荐小马,理由:小马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业务技术提升很快;这时候会场新来的一批的员工在底下笑声犯嘀咕,而作为小倍,刚开始的时候也没在意,觉得不就是一个小组长吗?没啥大不了。但是心里却多少有些不快,有点失落的同时多少有点小嫉妒,心想小马这家伙,平日里在单位也不跟同事搞关系,下班一天早早就溜了,说起技术跟我也是一个班的,也没强到哪去,怎么他运气就这么好?起初没在意。然后日子还是以前那么过…
转眼间一年到了,年终的时候,部门开始发奖金啦。小马和小倍以及其他新近的同事都兴高采烈往财务室走去,等着领奖金。刚一上二楼,只见二楼财务室门口人流涌动,大家三五成群热聊着。一会小马跟科室其他同事领完出来了,轮到小倍了,小倍进去跟其他人一样从财务张姐的手里领到一个设计精美的信封。就在这时,小倍在不经意间目光打量到张姐右手旁边的一个奖金表,第一个是小马,上面写着20XX年12月1日-20XX年2月1日……工资7600元…..年终22000奖元,合计29800元。紧接着下马往门外的走去,心想乐滋滋的想,哎呀,作为新人第一年的年终奖还不少,真是喜出望外。心里憋不住好奇的小倍,还没出主楼门口就将信封拆开,不过当小倍打开信封数完之后,顿时有点不悦,“为什么自己的奖金只有12000”,足足差了将近一倍?这个小事就慢慢的撂着,小倍也没有在乎…..
日子一晃,春节过完了,大家陆续回到单位报道。日子一天天的过,有一天,小倍发觉周边的同事慢慢的都跟小马套近乎,以前跟自己一起打牌喝酒的同事也都主动去跟小马一起吃饭。而慢慢的发现,小马其实也很会交际……,又一转眼,一年过去了,到了第三年,刚好部门原先的技术负责韩工由于家庭原因从单位辞职了,这时部门刚好有一个空缺,这时结果不用说了,小马顺利顶替了……,
10年过去了,小马的人生在当初和小倍一起进来的单位跟开挂一样,一路红灯,直到做到分公司的总经理,而小倍还在原工资仅做到了一个技术部门的负责。至于经济基础和在总公司里的地位和人际关系影响力,10年差下来,早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小马占有分公司15%的股份,还有总公司的岗位津贴,领导统一特设福利等等等等,住的是260多平米的复式;而小倍,随着家庭生活的压力,买了一个100多平米的地段一般的房子,当奖金不能及时发放的时候和老婆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显得不是那么平和…..
这时候,许多学员或朋友会问南老师说:“南老师,你是不是在那编故事呢?哪有这么巧的事吗?真有这么玄乎吗?怎么小马跟小倍起初同样的条件,为何最终10年不到的时间,彼此境遇相差竟有如此之大?你是不是给小马开挂了?”等等一些列问题。不错,这个故事实实在在是南老师编的,但我敢用新旅程实战教育的品牌作为保证,像这样真实的人生故事,在你的身边俯拾皆是,是实实在在存在。对于这一点你可以问问你周边那些稍微年长的老哥验证一下?
如果经你确认此类故事在你周边的亲人跟前实有发生,那接下来请南老师给大家讲讲,这一切是为什么?事实上,并不是任何人给小马的人生开挂了,而是小马自己主导了自己命运,在一般人看来小马就是早其他同期进单位的同事们,掌握了些小技术,前期表现稍微比他人优秀了些得到了当时领导的认可而已,纯粹运气好。而我想说的是,人生其实就是沙盘上的迷宫,表面看起来纷繁错乱,杂乱无章,其实它是有规律的。最开始的入口你选择对了,后面的每一个通道无论你怎么走都是正确的;如果你第一道门进错了,那么后面你怎么选择都走不到终点。这就好比小马的人生,并不是小马本人比同一批进单位的同事比起来有多优秀,而只是最初的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势必导致的结果。
试想一下,如果小马的技术和职场状态跟小倍是一样的,那么当初的那位领导还会选择小马吗?
如果不是小马的技术脱颖而出进而的升职,那他会得到同事们明面上的接近吗?没有同事们的簇拥和认可,小马会顺利的再次一路升职吗?
没有升值后的加薪他靠什么去维护竞争角色中的同事关系?(关于小马用请客吃饭聚会跟同事办事用来维护同事关系的故事,小编相信这是必然,到了那一步想必大家都会闭着眼睛也知道该如何运作)没有一连串好的人际基础,小马会混到一个分公司的头一把交椅吗?
…………………………………..
结局,一般人都好像认为故事中的“小马”被开挂了,如果你回过头想想,这一切的一切是不是经常发生在你周边的亲人朋友身上?
职场的起点尤为重要;如果你在早期不能先人一步;那么必然在后期的竞争中处处滞后,再要追赶,付出的努力肯定需要数倍的输出,毋庸置疑。这个简短的故事,希望大家如有时间,反复阅读,时刻鞭策自己的职场人生,以去追求那个完美的自己。
同时希望对未来前来新旅程实战教育学习职场高端从业实战技术学员们,在未来步入职场之时,偶有启发,有益人生。
有更好意见和真实案例素材的朋友可以向我提供有酬谢。
新旅程课程咨询微信:nanxiang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