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的万科股东大会,姗姗来迟。有人关注宫斗,有人关注忘年恋,地产大哥偏偏关注的是万科的2016年销售策略。
万科的市场动作,一直是行业先行指标。这份本该在一季度就提交董事会的PPT,无奈延迟到6月27日,依旧不能掩饰其一贯的理性光芒。
郁亮向董事会汇报市场演变
在这份备受关注的PPT中,有两组数字尤为惹人关注。
第一组数据:新开工面积;住宅投资增速;住宅投资增速。
2015年,全国住宅新开工连续两年大幅下降,新开工面积首次低于销售面积。
2015年,全国住宅投资增速仅0.4%,创历史新新低,8月起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
第二组数据:成交金额;成交面积。
2015年,14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金额同比增长51.1%,其它城市仅增长5%。
2015年,14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长35.1%,其它城市仅增长3.3%。
前两组数据说明房地产市场整体不好;后两组数字说明局部表现优于整体表现。
引发全行业关注的焦点出现了:
到底是哪些城市卖得好?
哪些城市有价有量?
哪些城市还有巨大潜能?
这些明星城市不仅左右全行业的上市公司2016年的业绩表现,更是下一步重金屯兵之地,希望之地。
郁亮徐徐揭开了它的面积,一行并不清楚的小字标注在最下面。或许,本意上,他并不希望这行小字引发别人关注。
但是,地产大哥还是看到了,看到了……
这14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沈阳、杭州、南京、成都、武汉、东莞、佛山、无锡、苏州。
几乎就在郁亮向万科董事会汇报的同时,一家房企以10天36亿的业绩刷屏。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家企业10天36亿的业绩贡献城市和郁亮眼中的明星14城的部分城市高度重合。
不用兜圈子了,这家公司就是今年下半年更名的中国金茂。这场代号为“烈火行动”的幕后策划者中国金茂的上海区域公司,参战城市覆盖万科眼中的华东地区明星城市。
它们分别是: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华东区有可售货源的城市,全部参加了这次“烈火行动”。
郁亮话音未落,中国金茂上海区已经结束了阶段性的战斗。
地产大哥在年初断言:2016全年业绩看上半年,上半年成败看二季度。
与其说中国金茂上海区是抢收,不如说是卡位。
如果不信的话,请接着看郁亮刚刚向董事会汇报的下面一组数据:
14个明星城市2015年全年成交楼面价同比上涨24.4%,四季度溢价率达35.1%。
完全可以说,在未来10年,知名品牌房企的竞技场将在14城展开,在高端物业贴身搏杀。卡的是高端客群的位,深耕区域就是把自己的高端业主搞得多多的。
从财务角度讲,只有回款及时,才能在明星城市的土地市场第一时间内摧城拔寨,积累足够的弹药,筹建自己的大客仓。
前几天,地产大哥参加了北京万科的项目研讨会。2016年,北京万科祭出一条全新的产品线“翡翠系”。
上海的朋友可能很熟悉这条产品线。但是北京万科对这条产品线又进行了升级改造。
据攸克地产透露,为了这条产品线的改造,北京万科客户调研阶段准备了28道客户问卷。
比如说:
A4腰都成了女人的标准,你觉得男人肩宽的标准应该是?
孤岛漂流,你愿意跟谁在一起,老师、白领还是工程师?
这些在郁亮没有写到PPT里的豪宅技战术动作,已经在14城如火如荼展开。
中国金茂上海区却已进行了阶段性的落袋为安。据了解,其中的豪宅研发故事比万科的翡翠系研发更有意思。
这次“烈火行动”的全明星阵容包括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四个城市五个销冠级明星产品参与,分别为上海大宁金茂府、上海金茂逸墅、杭州黄龙金茂府、苏州姑苏金茂府及宁波南塘金茂府。
其中,上海大宁金茂府将主推约151平方米的三房明星户型及首次呈现的220-260科技精装叠墅产品;
上海东滩金茂逸墅则加推立体双花园的纯独栋产品;
苏州姑苏金茂府则是古城正核心的约141-249平方米的科技大平层;
杭州黄龙金茂悦主推的是即将收官的中央楼王;
宁波南塘金茂府推出的则是城心主轴约138-180平方米的健康科技豪宅。
为什么中国金茂上海区要卖最好的东西,而不是常规销售上的甩货行为?
记得去年年初,豪宅教父宋卫平说过,“我们拿最好的项目开卖。这是孙宏斌教我的,以前也碰到过这种情况,想把烂项目卖给人家结果卖不掉,现在回过头来想明白了,最好的项目,一二三四五排出来,拿去卖给人家。”
这五个销冠级明星产品一直处于热销状态,每次推出即遭哄抢,没有库存可能。只有最好,推售货源暗合宋卫平的“最好论”。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烈火行动”释放出哪些信号?
有一个细节,可能很多人忽略了:“烈火行动”中,华东四座城市的所有客户可以在共享平台挑选上述全销冠级产品。
这段话是有官方文件背书的,据《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上海将“提升全球城市功能,按照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的要求,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非核心功能疏解”,苏锡常、杭州、宁波三大紧邻上海的都市圈则将持续升级产业、导入人口坐实苏州、杭州、宁波三座核心城市的千万级规模。
因此,地产大哥判断,这绝对不是一次抢收的战术行动,而是战略层面的谋篇布局,甚至比郁亮向董事会的汇报更进一步:
持续打通地缘性明星城市集群的客群和产品系;
实现区域高端人群和产品的高效错配和共享;
启幕华东豪宅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