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

说起排球,我想大多数 70 、 80 后都看过那部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当然我们也会记得那个号称铁榔头且与美国名将弗罗拉 · 海曼、古巴名将米雷亚 · 路易斯并称为 1980 年代世界女排 “ 三大主攻手 ” 的中国女排现任总教练的郎平


1981年11月16日傍晚,学校停课、工厂停工,连乌鸦也停止聒噪,整个国家似乎都停滞下来


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此时,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正在进行,中国队对阵东道主日本队


在主场球迷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一个叫郎平的北京女孩扣下了世界冠军,中国女排3:2艰难获胜


△ 中国女排7战7胜,首夺世界冠军,实现三大球历史突破

整个中国沸腾了,人群聚拢在天安门广场,彻夜高呼“中国万岁!女排万岁!” 据说比赛颁奖典礼还没结束,国家体委、全国体育总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单位的贺电就已达球队


△ 前排左一为郎平 1986年.郎平在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的“五连冠”神话之后,功成身退


退役后,她本有担任北京市体委副主任(副局级)的机会,可郎平却做出了令人不解的选择——出走美国做穷学生,甚至还在国外打球


不少人感到诧异,可郎平自有考虑和难言的苦衷,在《激情岁月——郎平自传》一书中,郎平道出了当初她出走美国的原因以及在国外那段鲜为人知的艰难生活


郎平退役后本可取得一份不错的工作

但她却选择一条不同的路,到北师大学习英语,之后又自费赴美留学


在美国留学的时候,郎平过得十分节俭,为了省钱甚至每天都吃同样廉价的三明治


由于签证性质的原因,郎平不能在美国打工赚钱,所以只能在学校里做排球教练,以此来抵扣她的学费


后来,为了赚钱付学费,郎平不得不到意大利摩德纳队打球赚钱

一开始,心里很难接受:她是世界冠军队队员,跑到这儿来哄一群几乎不会打球的大学生,位置整个是颠倒


但她不得不说服自己:不想颠倒,回中国去,来美国,就是找“颠倒”来的


那时的郎平特别穷,白天读书时的那顿午饭,不舍得去学校食堂或麦当劳吃,就自己做三明治带饭,去超市买点沙拉酱、洋白菜、西红柿、火腿,再买两片面包一夹,这样,花五六美元,一顿快餐的钱,我可以吃一个星期


但吃到后来,见到三明治就想吐

1989年,意大利甲A排球俱乐部老板聘用她,她太兴奋了,拿了人家的钱,得好好干


她攒足了千劲,结果,第一天训练,活动得太猛,把肌肉拉伤了,但轻伤不下火线


第二天比赛,照打不误,她用一条半腿在那儿跳
3:0就把对方拿下了
很快,她成了队里的主力

但是,赛季打到一半,她的右膝关节严重受伤,同时又崴了脚,不得不动手术,医生关照,必须休息一个月


心里又着急又难过,这样,等于耍缺席四场球,结果,四场球全输了


老板一见,总是这句话:“你的膝关节怎么样?”而他的表情是在说:“你的膝关节怎么还不好?”郎平当然理解老板的心情,俱乐部是靠赢球才生存的


后来,没等伤好利索,就咬牙上场,让朋友从美国寄来止疼片,先吞下四片再上场


有一阵,软骨碎了,小碎片就在关节里跑,又卡在了骨缝里,疼啊,刺激骨膜出水,四周都是积液


比赛前,先让医生把积液抽出来,打完比赛再抽,没办法,多痛苦、多麻烦,也得坚持


你拿人家的钱,于不了也得千,真是卖命地打
这是一种全新的感受,是生平第一次为钱打球

一年后,签证因为这段工作经历,变为“工作签证”,在美国可以办绿卡了


而更令人欣慰的是,郎平以560分的托福成绩通过了语言关,而且,经过严格的考试成为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大学毕业后,留在美国生活,直到1995年应邀回国执教

而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她的心智,她已经把自己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到地上了,踩得很踏实


如果没有经历过出国后“一文不名、一无所有”的生活,没有这些起起落落、沉沉浮浮的经历,人生不会有第二次起航


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


本文摘自网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