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书评 【米阅】《神奇飞书》之神奇旅程

2016年8 月 20 日晚 我去参加“首届少图 · 南都 · 守读夜”,担任晚会的故事精灵,讲述《神奇飞书》


晚会现场被布置成精灵森林的模样,奇幻蘑菇的门似乎可以推开,让孩子们 进入另一个神奇的世界


这一夜,孩子们就像莫里斯先生一样,住进了一个满是书架的奇特的房子,不同的是,每一个家庭帐篷里,都还有一位阅读推广人,用故事陪伴着他们的睡前时光


能在图书馆搭帐篷,在故事里进入梦乡,又在故事里迎接清晨的阳光


长大后,回忆起童年的这个夜晚,仍然还是幸福的吧

做着童话梦的不仅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还有牵着他们的手走进梦里的爸爸妈妈们,更有为着守护童心而努力的少图、南都的公众人员们,各位阅读 推广人们


梦还是要做的,神奇的事情说不定就发生了呢

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故事的种子 ,也许有一天,他们就会在自己的那本书里,写下他们的欢乐与悲 伤,理想和希望


每一个人的 故事都很重要,每一个故事都很重要
守读夜结束了,阅读还在继续
我们的故事结束了,一个新的故事开始了

谢谢现场与书有缘的大小朋友,再次分享《神奇飞书》的过程里, 也让我有了更多的感悟


PS :谢谢我的小助理 Suri ,今天陪着我一路奔波

小孩儿贡献了她的玩偶给我当道具;小孩儿陪着我诵读n遍《神奇飞书》,听它的配乐已经快听腻了;小孩儿检查我背诵文本极其严格,每页错三个字的话就得重背;我化妆的时候,小孩儿在一旁画人物速写;回程的路上,小孩儿从感情投入、语速快慢、音响效果、互动交流等多个方面对妈妈的讲读进行了专业点评,并指出了某处疏漏,就在妈妈表示以后注意的时候,小孩儿补了一句“小瑕疵而已,不影响整体效果,整体很棒


”点评完,小孩儿已经在后座上抱着玩偶睡着了
这个夜晚,也是你的守读夜

附录两年前的旧文一篇 在少图为大小朋友们讲述《神奇飞书》,一次是“423图书馆之夜”,一次是6月29日的喜阅读书会


在图书馆由爱书人为爱书的大小朋友讲述爱书人的故事,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神奇飞书》之神奇旅程记录,就从《神奇飞书》之读书会前的阅读开始吧


绘本《神奇飞书》,是一本神奇的书

一本与书有关的书,是藉由动画片而来的,这话听起来像不像绕口令? 早在1999年,乔伊斯就策划拍摄动画《神奇飞书》,向图书馆的推广先驱——已故的比尔·莫里斯致敬


当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来,乔伊斯的创作被打断

风灾重创了乔伊斯的家乡,当他去避难所探视流离失所的孩童时,他亲眼见证了故事的治愈力量


他发现,孩子们通过阅读,心灵受到了抚慰
至此,乔伊斯故事里的主角形象更清晰、立体和生动了

《神奇飞书》动画终于完成,并一举获得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其后,乔伊斯又让这个故事的电子版、绘本版得以诞生

他极致地运用了每一种载体,让动画、电子书、纸质书都展现出独一无二的特质与生命


就纸质书而言,乔伊斯不希望那只是动画片的复制,他决定要做出书的质感与价值,因此坚决拒绝从动画短片直接截取图像,而是将每一页都重新精心绘制


无论是动画还是图书,主人公莫里斯先生,显然是一个与书有缘的人:书写人生之书、被飓风代表的灾难摧毁一切、遇到神奇飞书、走进图书馆殿堂、阅读整理分享图书、传承神奇飞书


莫里斯神奇的一生,正是对书、对图书馆最佳的讴歌

动画在于直观,让观众随着视频、音乐的流淌,比较轻松地了解剧情、进入主题、感悟导演的画面语言


书,是静止的,阅读书的过程,必须依靠读者的眼睛和手的翻动

所以,前后页之间、各个画面之间,留下的大段空白,只能藉着读者的想象去填充、完善


相比于视频,书中每一个画面,更需要强调独立的叙事能力和相互关联的表达能力


这一点,仔细看过动画和图书后,在观众和读者两种身份间切换,更有一种完美感:两种艺术形式,从被动观看与主动阅读两个角度,更好地诠释了书与人生的主题


书与人,是《神奇飞书》的灵魂

《神奇飞书》,似乎说了很多很多的内涵:人生、挫折、点化、奋进、坚强、钻研、包容、分享、传承等等


所有这些内容,都逃不脱两个字:“书”与“人”
书对于人,是方向
莫里斯遭受了重大的挫折,飓风把人生之书彻底摧毁了
只有遇到了神奇飞书,才找到人生的方向

随着童谣Humpty Dumpty的指引,翻过人生道路上的栅栏,进入一片充满文字和色彩的世界里,灰暗的人生从此不同


当莫里斯进入图书馆后,感受到了无边的幸福和满足,徜徉在书海,发现可以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


书的确给人们尤其是灾后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在被飓风摧毁的城市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游戏机这些平时人们熟悉的电子设备,废墟中的书给了人们最温暖的慰藉


书籍给予人们前行的力量,坚强的人们在废墟中又重新建立了一个彩色的世界


动画及绘本中,都用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出书对于人的影响

莫里斯在阳台上写书的时候,一片明媚;莫里斯的书被摧毁,一片灰暗;身着字母裙的女孩留下一本飞书,莫里斯的周围再次渐渐出现了色彩;莫里斯把图书分享给需要它们的人,老奶奶、小孩子和骑自行车的人,书都给他们的生活也带来了色彩,而这些人都曾在灾难前和灾难发生时在画面上短暂地出现过


人对于书,是重建

当莫里斯遇到一本破旧不堪的书时,发现,唯有修复、进入,才能让书起死回生


当莫里斯走入了每一本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才是真正发挥了书的作用


难怪有人说,从作者到出版社、直至经销商,最后到达读者手中,书才走了一半的路程


剩下的,必须由读者独立完成
读者阅读、理解之后,书才真正完成应有的使命

故事中,莫里斯早晨起床给书籍做早餐,戴着听诊器为书籍疗伤,将濒临毁灭的书籍抢救过来,与书籍们在音乐中共舞,在月光中互道晚安


是的,只有被阅读的书籍,才会被赋予了生命,才会焕发光彩

是的,如同莫里斯所说:“每个人的故事都很重要”,每一本都重要,即使是一些“孤单的小书”


莫里斯与书相伴,书籍获得了新生,同时也在遨游书海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美好


人与书,就是这样,相互依存,互相慰藉
人对于人,是传承

身着字母裙的姑娘、莫里斯,以及最后出现的小女孩儿,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传承


莫里斯在图书馆与公众的分享,代表着文化的传播
人类的文明,就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交接着

故事中的Humpty Dumpty,来自《鹅妈妈童谣》,正是西方经典童谣的代表: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承,是文化传播的中心


人和书就是这样相互依赖着生存的

当莫里斯和小女孩儿一样最终都把自己的经历变成了一本书从而得以永存下来的时候,人和书完美地统一起来,先前对书的一切赞美,最终也转化成为对人的赞美


人与书的活动场所 — — 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近现代以来的产物,是文化生活领域的公共产品,是人类文明高度集聚的场所


无论贵贱、无论知识渊博与否,在公共图书馆里面,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文化权益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彰显


西方图书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中国的公共图书馆,有别于皇家书库和私人藏书楼,仅仅走过百年的历程


体会人类文明在图书馆这个文化殿堂里的传承,也是读《神奇飞书》值得思考、体会的地方吧


故事中那幢奇特的房子,从入口处就已夺人眼球:书架式的大门、书籍是的房檐、戴眼镜的猫头鹰、蘸水笔式的扶栏,无一不显示着“神奇”;在这个最神秘最吸引人的房间里,不计其数的书振翼飞行,充盈其中,书式钢琴、书式沙发,在这里,莫里斯过着无数爱书人羡慕的,令人沉浸其中的书式生活


博尔赫斯曾经说过,“这世上如果有天堂,那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模样


” 细节及其他

动画片采用的是默片的形式,仅仅用音乐、图像,来表达整个故事,这对导演来说,需要很强的功力,对于观众来说,更需要静心领悟


对于一向喜爱无字书的我来说,甚为欢喜

由动画片到书籍,这种爱屋及乌的顺序,与以往先读书籍,再读改编的影片,确是不同


故事中的主人公莫里斯无论外型还是表情都神似著名默片演员Buster Keaton,同样戴有一顶有花边的草帽,Buster Keaton的特点就是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幽默,而其几乎不变的表情更为其赢得了“伟大石脸”的称号


绘本的环衬中,可以看到这顶花边草帽,莫里斯自己书写的那本书封面上,也有草帽的图像


飞书姑娘身着的字母裙、莫里斯的字母睡衣、给书籍吃的字母饼干、被飓风吹散的字母、莎士比亚雕像、鹅妈妈画像、书籍的舞步、莫里斯自己的书中书写的句子“If life is enjoyed, does it have to make sense?”每位阅读者都可以从中读出自己理解


基于以上对《神奇飞书》的文本分析,设计“423图书馆之夜”讲读方案时,因为讲读时间有限,就决定采取“天堂电影院”的概念,用讲读无字书的方式,将绘本与影片结合起来


设计6月29日读书会讲读方案的时候,准备延用这部分作为开场讲述


《神奇飞书》最适读的年龄,我想是在8-10岁,适合做主题精读


但是6月29日这个周末,刚好是小学生复习迎考之时,能够在周日参加读书会的将少之又少;而这个周末,恰巧是很多幼儿园大班的毕业典礼及毕业旅行举办之时;因此,来参加读书会的,将以3-5岁的小朋友为主


如何与3-5岁的小朋友们一起读,我觉得颇费思量

思前想后,决定从“神奇”二字入手,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不同种类的书籍带来的不同感受,并通过亲手制作一本自己的神奇小书,感受书写的乐趣,像莫里斯那样记录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从一两句话、一两个图案记录起吧


制作神奇小书,考虑到现场安全不能使用剪刀,时间较短不可以太复杂,不使用太多材料,小朋友年幼手工步骤不能太繁复,有眼前一亮的效果等因素,选择了有趣易学、可简单可繁复的拉拉书


准备的资料包括:《神奇飞书》视频、书中出现的两段鹅妈妈童谣视频、卡洛琳娜飓风图片、乔伊斯的介绍,各种材质的异形书,“别说我快点快点”及“小种子”拉拉书等等


所有的资料,不是要在读书会上都一一使用,而是有备无患,视现场情况适时使用,并及时做调整


6月29日的读书会,现场目测,以4-6岁的小朋友为主

我说,如果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天堂电影院将要放映一场关于书的影片,一会儿灯光会调暗,但我的声音会一直陪伴大家


大小朋友们随着剧情的推进,沉默、欢笑、忧伤,还有小朋友默默落泪


“在莫里斯的书里,记录着他的欢乐与悲伤,理想和希望

”这句话,让我深深感动,也通过我的声音,传递给现场的大小读者,在他们的眼中,我看到光芒


故事讲述完毕,我给大家看我手中的绘本,介绍我刚刚讲述的故事与动画片之间的关系


在和小朋友们聊天的过程里,引出乔伊斯制作这个故事的由来—-比尔·莫里斯与卡特里娜飓风


接着我们聊哪些书会让你开心?哪些书会让你觉得难过?哪些书是你读过之后,第二天就想到班级里讲给小朋友们听?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想要表达,看来对小书虫们来说,聊自己印象深刻的书,太有意思了


有个小姑娘在讲让我难过的书是《我的爸爸是焦尼》时,声音都低了下去,仿佛立刻又沉浸在故事中了


聊完带给我们不同情感感受的书,我又展示了带给我们不同视觉、触觉的异形书,无论是洞洞书、立体书、兔毛书、触摸书、悬挂书、迷你书,都是吸引小朋友们目不转睛、爱不释手的书


既然有这么多神奇的书,那我们自己试试做一本自己的神奇小书,如何呢?我拿出事先做好的两本拉拉书,展示给大家看,“别说我快点快点”—-小船说:如果你总对我说“快点快点”我就会变得很小很小;“小种子”—-一粒小种子,经历了阳光、雨露,终于破土而出,开出了一朵七彩花


通过简单的一抽、一拉,小船立刻变化成鱼肚子里的船,小种子立刻变化成七彩花


魔术式的变化,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而自己自由创作小书里的内容,更是让大家觉得跃跃欲试


读书会结束时,小朋友们手中,已经有了各种颜色的拉拉书,虽然时间不够,书里的内容还没来得及创作完毕,那就带回家去继续做吧


欢快的时光总是短暂,当参加读书会的小朋友依依不舍地来说“阿姨,再见”,心里又想起那句话—-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


把一本薄薄的书读厚,是作为故事讲述人应该做得功课;把一本读厚的书消化掉,琢磨好如何陪读,更是作为故事讲述人应思考的问题


感谢与大小朋友度过的美好读书时光,你们沉浸其中的神情,是对讲述者最好的鼓励;从准备到讲述,从讲述到总结,把一本书认真地一读再读,把一场读书会认真地一再思量,令我收获甚多


施比受有福,感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