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好的金融投资教科书般的电影(下)

周五,推送了一篇“绝好的金融投资教科书般的电影”(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再次阅读)


在周末重温这部纪录片式的《大空头》后,小编想借静波女士的总结,和大家聊聊电影给我们投资者的启示。


电影里,面对房地产泡沫和有意无意的风险信号,那些被认为「最精明和最谨慎的华尔街精英」,包括投行、评级机构及其他参与的金融机构,为了利益和贪欲,将次贷的泡沫越做越大。而这个泡沫不断的自身强化,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欲罢不能。如最近很火的电视剧《余罪》里所说:贩毒本身就像毒药。他们自我陶醉到了荒谬的地步——这像制药企业希望通过宣传药物的副作用,以此来卖更多的药一样荒谬。

这部金融纪录片的意义在于

我们不仅能从电影里知道它们是什么、怎么来、为什么出现,而且能在大空头们的故事里看自己的投资盲点。



危机是可以被预测到的。


尽管同一个人预见到每一次危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到不存在,但是,每次危机来临之前,都有人作出准确的预测。当先兆齐聚时——太便宜的钱、太多的杠杆、太扭曲的激励、太一致的合力、朝同一个方向作用了太长时间——危机不再是不可预测的。市场绝大多数时候比你聪明,但偶尔你会比市场聪明,要有足够的谦卑接受前一半,要有足够的智力发现后一半,并用足够强悍的勇气坚持住。


要找到精确表达判断的工具。


《大空头》中的许多人,为找到最有效做空次贷的工具,花了很多调查、时间和心思。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尝试利用系统性风险赚钱,但这部电影至少告诉我们,在行情最疯狂的时候,多些逆向思维,站在大空头的角度思考风险问题绝对是必要的。


要找到足够多的同路人。

预见危机是可能的,但下注的第二天就发生危机是不可能的。你对自己的判断是有信心,可还必须要找到对你的判断有同样信心的钱。同路人的规模,决定,正确的判断能兑现多少价值。

要对得起你的判断,敢于下重注。

下注的大小,与判断的确定性直接相关。没有百分百的事,所以全押是疯狂的,但同样严重的错误,是判断的确定性极高而你却下注不足。一生一遇的机会,不能对之以日常反应。索罗斯曾说:“这种时候要直取咽喉”。


不要光想着自己投下的注本身,要想得更系统周密。不要在自己被冲垮的时候,才说一句“唉呀,我早预见到是这样”。

会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自己的流动性安排好了没有?

会不会发生交易对手风险?你从对手那里挣到再多的钱也没用,如果它在这场危机中破产了的话。

你下单的经纪公司会不会垮?你的基金的托管银行会不会垮?

市场正常运行时所用的那套规则,会不会在危机中突然改变?

你下注时有没有容纳这些突变的空间? 



还有两个细节值得细说:


细节一

电影中三位投资者采用重仓逆势长线的手法和银行对赌美国地产市场崩盘。基本上在持仓一年半到两年后才平掉了自己的空头仓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让利润奔跑”。在长期抗单、几近精神崩溃之际,欣闻CDO出现利空,他们也有多次落袋为安的平仓冲动,但是,他们又一次以市场分析为依据说服力自己,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

长线交易是对人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的一种交易模式,如果没有影片中三位投资者的高度和魄力,个人还是建议谨慎使用长线模式。因为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行情波动和资金回撤是对人性、心理和精神的碾压。


细节二

做为赛恩资本管理者的贝利博士,虽然因为做空CDO赢得了最终胜利,但是,有一个场景在电影中先后出现了四次,印象深刻:贝利博士在办公室门外的写字板上用红笔标注的赛恩资本的资产收益率。它们分别是38%、-9%、-11.3%、489%。

如果刨去结果只看中间的过程,贝利博士掌管的基金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由最初的38%正收益跌破到-11.3%的成本线以下,资产最大回撤率接近50%,而且,赛恩资本每年要向银行支付极高的保费,那么假设金融危机晚爆发6年的话,赛恩资本将会面临爆仓,基金所有投资人的投资都会打水漂。

但是从资产管理角度来说,风险控制是资产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贝利博士的确是个投资天才,同时也是个独断的疯子。


投资的确是一门孤独的艺术,而电影《大空头》也展示了这一点,每一笔成功的交易都需要付出足够的耐心、精力和勇气,以及充分的研究、调查、论证。而在叵测的市场中,参与者都有可能面临重要的机会,但前提是必须积累足够的智力、耐力,当然还包括本金。

点击“阅读原文”,看这部电影为什么值得看!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绝好的金融投资教科书般的电影(下)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