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时间管理个人管理?从这本书看起吧!

如果不是看到很多达人推荐读《小强升职记》学个人管理,光看到这个书名我是拒绝的




如果这是本小说,这名字是多么的烂俗,还不如杜拉拉呢;如果这是本成功学,哼,最讨厌各种打着什么职场、成功、人生的心灵鸡汤了! 就是没想到,他是一本 干货 满满的方法论


小强升职记.jpg 它很好读 ,如果一口气不停的读下来,用不了10个番茄钟吧,文字生动形象,理解起来一点不费力


(不喜欢读生涩干硬的文字,尤其很多翻译腔) 它内容很有梯度 ,如果你从前往后的看,会像玩一个通关游戏一样,从新手村开始一路任务难度升级装备升级技能升级,经过寻找种子-小树发芽-长出主干-抽出绿叶-开花结果-摘下果实这些关卡,逐渐被开启一个自我管理的新世界


(并没有人能给我广告费) 但是,它信息量是很大的!虽然npc没几个, 游戏技能点好多 的




所以,已经通关一遍出来的人,决定写个回顾

虽然看书的时候是自下而上学习的,现在打算自上而下的总结总结这本书能教给我们什么


一、管理价值观 近年很流行提三观的有木有? 然而你说的清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么? 反正我刚被问到的时候是懵逼的


但是我们都相信三观的重要性对吧,连甜咸粽子都能打翻友谊的小船,三观不合不能在一起啊


同样的道理,你不能明确写出你的价值观,在时间管理的安排和取舍上也必然模糊犹豫,举个栗子:周末跟男友约好看电影和被领导临时召唤接待客户冲突,怎么选?答案没有对错,看你求个什么结果


上了这么多年学,也没哪门课专门教我们制定人生规划职业规划,还好《小强》在初级寻找种子阶段和长出主干部分分别给出了两个具体方法可以帮忙


当然,如果你的价值观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过猪一般的生活,那也不用费劲看这本书了,毕竟学习时间管理方法这么费劲好像反而违背了你的理想


1、职业价值观测试 这个简单,跟平常玩的心理测试一样,去测吧


总有不自觉的人在图书馆的书上乱画 2、目标塔 其实这是大卫·艾伦提出的“六个高度”原则,画出来像金字塔我就叫它目标塔了


“我要当马云”“我要当网红”“我要马甲线”…我们可能有很多分散的单独的目标,不同高度不同维度


也许有的坚持实现了,也许很多也就念叨念叨而已

实际上,如果我们有正确的方法,将这些目标按照六个高度原则规划,让它们更加系统、更有层次的话,它们就会形成一种合力,成为人生的动力源泉


原则在五万米高度,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工作的灵魂所在 愿景在四万米高度,包含3-5年的工作目标 目标在三万米高度,比愿景更细化,通常一年内就可以有阶段性成果 六个高度 分享几条我觉得最有用的原则方法: ①写下来写下来写下来


你只要动笔了就知道,想一想和写下来对于自己是完全不同的影响程度


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写了是告诉自己放下它;偷偷抱有的没信心的理想,写了是更坦诚更勇敢地面对自己;难以坚持的目标写了是跟自己的约定白纸黑字


从小我妈就爱唠叨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后来才相信真的是金玉良言


因为我们的大脑擅长发散式创造性思维,而不是记忆

所以如果你写下来“我要马甲线”这个目标后,大脑就会接着往下思考是先做有氧还是先做卷腹了


不写下来,你可能一直都在原地跟自己念叨“我想要马甲线”而没有行动


②能明确具体定义的目标才是有用的 简单来说,你只喊着我要成为世界首富是很难实现的


此时你需要SMART法则,即我的目标是成为首富- Specific ,以福布斯杂志公布为标准- Measurable ,为此我需要累计总资产超过600亿美元- Attainable ,每年至少赚10亿美元- Realistic ,以70岁为期限- Time-based


当然,这个目标我觉得这样也很难实现,毕竟这还只是很多年前的数据,2333333. 重点是,宏伟抽象的目标,在你对它分解后,才能更好的看到放弃它的理由,或者,看到实现它的途径


③随时调整修正 万一马失前蹄高估自己了呢?目标不是吊在驴子前面的胡萝卜,永远看得见够不着


通常你也没驴子那个毅力,总是做不到的目标多半会放弃

万一天上掉馅饼人生理想突然实现了呢?虽然我没碰上过这等好事,但肯定人生也不能就此打住了,还得再找个不是


我们常常过于在意自己做出的努力,却忘记盘点思考,调整方向

每个失败后,对目标计划的反思调整,都会给自己一个暗示“我的计划很合理了,我会顺利完成计划的”,保持信心,也不给自己失败留借口


二  管理任务 很多人最开始想要学习时间管理,都是因为感到工作生活事情太多,忙到安排不过来吧,那你们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以任务安排为对象的管理术了


1、四分法 入门方法

四分的原则其实很朴实,不过要真正做到,也是需要修炼的,例如第二象限处理不好的赶紧去学任务分解,不会第三象限的要赶紧学“猴子法则”(嗯,我要努力学习拒绝猴子和扔猴子)


四分法 应用了类似分类原则的还有胜间和代的《时间投资法》,她用同样的坐标系,针对时间划分而不是任务划分


不过她更狠一点,做不紧急不重要的事叫 闲耗时间 ,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叫 浪费时间




每当我拿起手机想玩开心消消乐的时候,怎么都没办法让自己相信,它不是闲耗时间啊,还好意思一直玩么? 时间投资分布坐标.jpg 2、本书大招:衣柜整理法 嗯,在此之前我听了秋叶大叔的职场手账术课程,先给自己培养了列月计划、周计划和待办清单的习惯


不过有时候有的忘了记,有的记了没做,清单对我的作用也就那样

然后等我看完衣柜整理法这一章,忍不住大喊了一声卧槽(捂脸)……原来还有3+1清单系统这么全方位的立体系统呢! 流程梳理 看起来是个复杂的系统,实际学会上手后只会越来越顺畅运转,解放大脑,专注对付一个接一个的下一步行动


经过各种试用,目前我找到最适应衣柜整理大法的清单管理软件是doit.im啦,有事情就收进收集箱,然后可以根据内容升级为“项目”,再进行分解至“下一步行动”;根据截止日期分进“今日待办”、“明日待办”;不确定的事项放入“将来/也许”;委托事项放入“等待”;需要特别日期获得提醒的或者定期重复的放入“日程”


不能全都给看 3、衣柜整理法的升级应用 如果你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过一段时间的衣柜整理法的清单系统后,也许完全适应成功,更多的可能是发现其实那个“3+1”你并全都能常用到


比如现在我的工作基本就没有什么委办事项,泪/(ㄒoㄒ)/~~ 于是有了主干之后的抽出绿叶这一章


然而这一章最大的意义在于: 清单管理方法是可以根据每个人角色、材料、环境的不同而个性化定制的,它并不是死板的规定必须一毫不差的应用“3+1”,而是需要靠实践检验磨合的;另一方面它万变不离其宗,都应用的“3+1”的内核原理 ,这也是我们从小说的融会贯通吧


三 管理习惯 知道吗? 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于习惯 ,有木有被吓到? 然而想想如果我们把达成目标的行动都变成习惯,成功的路是不是简单轻松了好多?这本书这么多方法,大到每周、每月回顾总结,小到早起、想到什么灵感idea都随手记,如果这些行为都内化成我们的习惯,人生是不是都更美好了一点呢? 幸好,习惯是可以靠有意识锻炼来养成的


培养习惯的方法前天刚整理好,偷懒直接上图了: 习惯养成导图.jpg 四 管理时间 居然时间管理的第四部分才说到对“时间”本身的管理


除了忙成陀螺的小伙伴,还有一些人是因为一个网络第一重症而走上时间管理学习之路的——拖延症!如果你是明明没有很忙,但是要说让你读点书学点××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没时间的人,如果你是觉得自己也没闲着但是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获得什么成果的人,你要学会“看见”你的时间啦


1、记录时间 不拖到“死线”干不完活儿的宝宝们想过你们拖延的那段时间里都在干嘛么?你每天能有多少黄金高效时间? 从开始记录我的时间日志后,才发现有好多好多时间黑洞莫名其妙就呑走了我的时间,不知道都去哪儿了


更可怕的是,我没为它们心疼过

我喜欢李笑来老师的那个比喻,如果这世界存在这么一个银行每一天都给你的 VIP 账号里面自动存入 86400 元钱让你随便花,但如果当天没花完,对不起,账户清零,每个人都会抓紧在一天结束前把钱消费掉的吧,但其实“时间”发给我们每天86400秒,我们常常放它清零而视而不见


用excel表格,用纸笔,用a time logger,不管什么方法,记录一段日子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一定会坚定你从头系统学时间管理的


^_^ 不会记的,翻《小强》去,有各种模板案例,不能更好学了


2、unbroken time 以我挫挫的英文水平,这个词是看懂了的


但以我精深的中文水平,这一章节其实我还没太懂…… 这是个高阶的时间利用法,是一段“半冥想”的状态


在一段完全不被打扰的时段里,进入类似瑜伽“身心结合”的平静状态,高效的完成手头的任务或者系统地有一定高度地思考思考人生规划规划将来


感觉好玄妙,还有待尝试学习
五、知识管理系统 《小强》给我的又一惊喜

没想到在附录的部分它居然在时间管理之外还谈到了浅阅读时代的知识管理


倒不是这个概念多新奇,而是毕竟我一直觉得这是本很老的书来着,出版的时候我还读小学呢啊喂


虽然它提到的ppc,palm是什么鬼我都没见过已经被淘汰了,但还是给出了非常棒的有效阅读和收集整理的原则方法,也给我指出了方向,下一本书学知识管理体系的架构! 做为小白,我得说《小强升职记》对我太有帮助了,并且是打一开始就建立起了系统的学习架构,所以强烈推荐哦


如果你也刚刚起步,那就一起来学习吧
文/琴心未央(简书作者) 阅读的进化时代小伙伴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想学时间管理个人管理?从这本书看起吧!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