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本,即根本


本脏,以脏腑为根本的意思

因文中论述精、神、血、气、魂、魄都藏于五脏,水谷津液则在六腑中传化,脏腑功能正常人体才正常,疾病的发生也是以脏腑功能失常为其根本,故称为”本脏”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腑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

此人之所以具受于天也,无愚智贤不肖,无以相倚也

然有其独尽天寿,而无邪僻之病,百年不衰,虽犯风雨卒寒大暑,犹有弗能害也有其不离屏蔽室内,无怵惕[1]之恐,然犹不免于病,何也?愿闻其故

【提要】阐述了经脉、血液、卫气、志意的生理功能 【注释】[1]怵惕张介宾”怵,恐也;惕,惊也

” 【白话解】黄帝问岐伯说人体的血、气、精、神,是奉养身体而维持生命的物质

经脉可以通行气血而营养人体内外的脏腑、组织和器官,濡润筋骨,保持关节活动滑利

卫气可以温养肌肉,充养皮肤,滋养腠理,掌管汗孔的正常开合

人的志意,可以统御精神,收摄魂魄,使人体能够适应四时气候的寒温变化,正常调节自身的情志变化

所以血液调和,就能够在经脉中正常运行,遍布周身而营养身体的内外,从而保持筋骨强劲有力,关节滑利自如

卫气的功能正常,就会使肌肉舒展滑润,皮肤和调柔润,腠理致密

意志调和,就会精神集中、思维敏捷、魂魄正常活动而不散乱,没有懊悔、愤怒等过度的情志刺激,五脏的功能正常而免受邪气的侵袭

若人能对气候、饮食的寒温很好地调摄、适应,六腑传化水谷的功能就正常,气血来源充足,经脉运行通利,就不会感受邪气而发生风痹病,肢体关节保持正常活动

这就是人体的健康状态

五脏是贮藏精、神、血、气、魂、魄的,六腑是传化水谷而运行津液的

五脏和六腑的功能,都是人体禀受于先天的,不论是愚笨或聪明的,好人或坏人,都不会有不同

但是,有的人能够享尽自然所赋予的寿命,不会因邪气侵袭而发生疾病,年纪虽然很大了却少有衰老的表现,即使遇到风雨、骤冷、酷暑等气候异常变化,也不能伤害他的形体

有的人不离开掩蔽严密的居室,也没有惊恐的情志刺激,却不能避免发生疾病,我想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文】岐伯对日窘乎哉问也

五脏者,所以参天地

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

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恶,或吉或凶,请言其方 心小则安,邪弗能伤,易伤以忧;心大则忧不能伤,易伤于邪心高则满于肺中悦而善忘,难开以言;心下则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心坚则脏安守固;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端正,则和利难伤心偏倾则操持不一,无守司也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肺高则上气,肩息,数肺下则居贲迫肺,善胁下痛肺坚则不病,数上气;肺脆则苦病消瘅易伤肺端正则和利难伤;肺偏倾则胸偏痛也

肝小则脏安,无胁下之病;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

肝高则上支贲,切胁悦为息贲;肝下则逼胃,胁下空,胁下空则易受邪

肝坚则脏安难伤;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肝端正则和利难伤;肝偏倾则胁下痛也 脾小则脏安,难伤于邪也;脾大则苦凑眇[1]而痛,不能疾行

脾高,则眇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加于大肠,下加于大肠,则脏苦受邪

脾坚则脏安难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脾端正则和利难伤脾偏倾则善满善胀也 肾小则脏安难伤;肾大则善病腰痛,不可以俯仰,易伤以邪

肾高则苦背膂痛,不可以俯仰;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俯仰,为狐疝

肾坚则不病腰背痛;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肾端正则和利难伤;肾偏倾则苦腰尻痛也凡此二十五变者,人之所苦常病

【提要】本段详尽地论述了五脏的小、大、高、下、坚、脆、正、偏等八种生理差异及各自的多发病证

【注释】[1]眇,音秒,胁下空软处

【白话解】岐伯答道您提的这个问题真难啊!五脏与自然界相应,与阴阳相合,与四时相通,从而与五个季节的五行变化相适应

五脏本来就有形体大小、位置高低、质地坚脆和形杰端币偏斜的区别.六腑十仃右女小、斗镝、匣菠 曲盲松紧和缓急的不同

这二十五种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善、有的恶,有的吉、有的凶,请允许我阐述它们的规律心脏小的,神气安定收敛,外邪不易伤害,但容易受到忧愁等情志变化的伤害

心脏大的,忧愁等情志变化不易伤害,却容易被外邪伤害

心脏位置偏高的,易使肺气壅满,胸中烦闷不舒而健忘,难以用语言来开导

心脏位置偏低的,心阳外散而易于被寒邪伤害,容易被言语恫吓心脏坚实的,功能活动正常,神气固守心中心脏脆弱的,容易患消瘅等内热病心脏端正的,脏气调和通利,邪气难以损伤心脏偏斜的,功能活动失常,神气外散,遇事缺乏主见 肺脏小的,饮邪很少停留,不易患喘息病肺脏大的,饮邪易于停留,而常患胸痹、喉痹和气逆等病肺脏位置偏高的,气易上逆而抬肩喘息、咳嗽

肺脏位置偏低的,肺体靠近胃上口,致肺的气血不通,所以常发生胁下疼痛

肺脏坚实的,不易患咳嗽、气逆等病证肺脏脆弱的,气机不宣而化热,容易患消瘅病肺脏端正的,肺气调和通利,邪气难以伤害肺脏偏斜的,易出现一侧胸痛 肝脏小的,功能活动正常,不易发生胁下的病痛

肝脏大的,逼迫胃脘和食道,若压迫食道便会形成饮食不入的膈中证,并且胁下疼痛

肝脏位置偏高的,向上支撑膈膜,紧贴着胁部,常形成息责病肝脏位置偏低的,逼迫胃脘,使胁下空虚,容易感受邪气肝脏坚实的,功能活动正常而邪气难以伤害肝脏脆弱的,容易患消瘅病肝脏端正的,肝气调和通利,邪气难以伤害肝脏偏斜的,常胁下疼痛 脾脏小的,功能活动正常,不容易被邪气损伤脾脏大的,胁下空软处常充塞而疼痛,不能快步行走脾脏位置偏高的,胁下空软处牵引季胁疼痛脾脏位置偏低的,向下加临大肠的上面,便容易感受邪气脾脏坚实的,功能活动正常而邪气难以伤害脾脏脆弱的,容易患消瘅病脾脏端正的,脾气调和通利,邪气难以伤害脾脏偏斜的,常见胀满病变 肾脏小的,功能活动正常,不易被邪气伤害肾脏大的,易于患腰痛病而不能前俯后仰,容易被邪气伤害肾脏位置偏高,常脊背疼痛而不能前俯后仰肾脏位置偏低的,腰尻部疼痛而不能俯仰,易形成狐疝病肾脏坚实的,不会发生腰背疼痛之类的疾病肾脏脆弱的,容易患消瘅病肾脏端正的,肾气调和通利,邪气难以伤害肾脏偏斜的,会发生腰尻疼痛

以上所谈的二十五种病变,是由于五脏的大小、坚脆、高低、斜正等因素造成的,所以是人体经常发生的病变

【原文】黄帝日何以知其然也岐伯日赤色小理者,心小;粗理者,心大

无髑髂者,心高;髑骺小、短、举者,心下髑髂长者,心下坚;髑骺弱小以薄者,脆髑髂直下不举者,心端正;髑髂倚一方者,心偏倾也 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张胁者,肺下好肩背厚者,肺坚肩背薄者,肺脆背膺厚者,肺端正;胁偏踪者,肺偏倾也 青色小理者,肝小;粗理者,肝大广胸反骰[1]者,肝高;合胁兔骰者,肝下胸胁好者,肝坚;胁骨弱者,肝脆膺腹好相得者,肝端正;胁骨偏举者,肝偏倾也 黄色小理者,脾小;粗理者,脾大揭唇者,脾高唇下纵者,脾下唇坚者,脾坚;唇大而不坚者,脾脆唇上下好者,脾端正;唇偏举者,脾偏倾也 黑色小理者,肾小;粗理者,肾大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也凡此诸变者,持则安,减则病也 帝日善

然非余之所问也,愿闻人之有不可病者,至尽天寿,虽有深忧大恐,怵惕之志,犹不能减也,甚寒大热,不能伤也;其有不离屏蔽室内,又无怵惕之恐,然不免于病者,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日五脏六腑,邪之舍也,请言其故

五脏皆小者,少病,苦炼心,大愁忧;五脏皆大者,缓事,难使以忧

五脏皆高者,好高举措;五脏皆下者,好出人下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

五脏皆端正者,和利得人心;五脏皆偏倾者,邪心而善盗,不可以为人平,反复言语也

【注释】 [1]骰,音敲,偏下的肋骨 【提要】本段论述了诊断五脏八种生理差异的方法

【白话解】黄帝问怎样了解五脏的大小、坚脆等情况呢?岐伯回答说皮肤色红、纹理致密,心脏小

纹理粗糙者,心脏大胸骨剑突不明显者,心脏的位置偏高胸骨剑突短小高起者,心脏位置偏低胸骨剑突长者,心脏多坚实胸骨剑突瘦小而薄者,心脏脆弱胸骨剑突挺直向下而不突起,心脏端正胸骨剑突歪斜者,心脏偏斜 皮肤色白,纹理致密,肺脏小纹理粗糙的,肺脏大两肩宽厚高大,胸膺突出而咽喉下陷者,肺脏位置偏高两腋窄紧,胁部张开者,肺脏位置偏低肩部匀称,背部厚实者,肺脏坚实肩背瘦薄者,肺脏脆弱胸背宽厚者,肺脏端正胁部肋骨两侧疏密不匀称者,肺脏偏斜 皮肤色青,纹理致密者,肝脏小纹理粗糙者肝脏大胸部宽阔,肋骨向外突起者,肝脏位置偏高肋骨紧缩内收者,肝脏位置偏低胸胁匀称者,肝脏坚实胁部肋骨软弱者,肝脏脆弱胸部和腹部匀称而彼此协调者,肝脏端正胁部肋骨一侧突起,肝脏偏斜 皮肤色黄,纹理致密者,脾脏小纹理粗糙的,脾脏大口唇栅起而外翻者,脾脏位置偏高口唇低垂而纵缓者,脾脏位置偏低口唇坚实者,脾脏坚实口唇大而松弛者,脾脏脆弱口唇上下端正、匀称,脾脏端正口唇不端正而一侧偏高者,脾脏偏斜 皮肤色黑,纹理致密者,肾脏小纹理粗糙者,肾脏大耳的位置偏高者,肾脏的位置也同样偏高耳向后下陷者,肾脏的位置偏低耳坚挺厚实者,肾脏坚实耳瘦薄而不坚实者,肾脏脆弱耳端正匀称,向前贴近牙床者,肾脏端正一侧耳偏高者,肾脏偏斜上述变化,能够注意调摄,保持功能正常,人体就会安然无恙如果不注意调摄,致使五脏受损,人体就会发生疾病

黄帝说讲得好!但是你讲的不是我所问的,我想了解的是有的人从来不生病,而且可以享尽自然寿命,即便有忧愁、恐惧、惊吓等强烈的情志刺激,也不能使五脏虚弱,严寒酷热的外邪,也不会损伤五脏;有的人不离开掩蔽严密的居室,也没有惊恐等情志刺激,却不能避免发生疾病,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人的五脏六腑是邪气侵袭的地方,请允许我就这个问题谈谈其中的道理

五脏都小的,较少因为外邪侵袭而发生疾病,但是容易心情焦虑,多愁善感

五脏都大的,做事从容和缓,难得使他忧愁五脏位置都偏高的,举止行动好高骛远五脏位置都偏低的,意志软弱,甘居人下五脏都坚实的,不会发生疾病;五脏都脆弱的,总是发生疾病五脏位置都端正的,性情柔顺,为人公正,办事深得人心

五脏都偏斜的,心怀邪念而善于偷盗,不能与人们公平办事,前言后语不一致且不讲信用

【原文】黄帝日愿闻六腑之应岐伯答日肺合大肠

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

黄帝日应之奈何?岐188肺应皮

皮厚者,大肠厚,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里大者[1],大肠大而长;皮急者,大肠急而短;皮滑者,大肠直;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

心应脉,皮厚者,脉厚,脉厚者,小肠厚皮薄者,脉薄,脉薄者,小肠薄;皮缓者,脉缓,脉缓者,小肠大而长;皮薄而脉冲小者,小肠小而短

诸阳经脉皆多纡屈者,小肠结 脾应肉,肉胭坚大者,胃厚;肉胭么者,胃薄

肉胭小而幺者,胃不坚;肉胭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

鳍,胃缓;肉胭无小里累者,胃急肉胭多少里累者,胃结,胃结者,上管约不利也

肝应爪,爪厚色黄者,胆厚;爪薄色红者,胆薄;色青者,胆急;需色赤者,胆缓;爪直色白无约者,胆直;爪恶色黑多纹者,胆结也

肾应骨,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黄帝日厚薄美恶,皆有形,愿闻其所病岐伯答日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提要】具体阐述了五脏、六腑与外在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

【注释】[1]小里累小颗粒累累无数 【白话解】黄帝说我想听昕六腑与在外组织的相应关系岐伯答道肺与大肠相合,大肠与皮相应心与小肠相合,小肠与脉相应肝与胆相合,胆与筋相应脾与胃相合,胃与肉相应肾与三焦、膀胱相合,三焦、膀胱与腠理、毫毛相应

黄帝说五脏六腑与各组织的相应关系如何体现呢?岐伯答道肺与皮肤相应,又与大肠相合

皮肤厚者,大肠就厚皮肤薄者,大肠也薄皮肤纵缓,腹围大者,大肠松弛而长,皮肤绷急者,大肠紧缩而短皮肤滑润者,大肠就通顺皮肤焦枯干燥者,大肠就干结滞涩 心与脉相应,又与小肠相合皮肤厚的,脉也厚,脉厚的,小肠也就厚皮肤薄的,脉也薄,脉薄,小肠就薄皮肤纵缓的,脉就纵缓,脉纵缓的,小肠就粗大而长皮肤薄而脉弱小,小肠就短小所有阳经经脉多弯曲的,小肠就干结滞涩 脾与肉相应,与胃相合,隆起的肌肉坚实而大者,胃就厚隆起的肌肉瘦薄,胃就薄隆起的肌肉瘦小而弱者,胃就不坚实

隆起的肌肉与身体其他部位不协调,胃的位置便偏低,胃体偏低则胃下口不能正常约束

隆起的肌肉不坚实,胃体就纵缓隆起的肌肉周围没有小颗粒累累相连者,胃体就紧缩

隆起的肌肉周围有颗粒累累相连的,胃便于结滞涩,胃干结滞涩则胃上口不能正常约束

肝与爪相应,与胆相合爪甲厚而色黄,胆厚爪甲薄而色淡红,胆薄爪甲坚硬而色青,胆紧缩爪甲濡软、色红,胆纵缓手直正、色白无纹,胆气调畅晖畸形、色黑多纹,胆干结滞涩 肾与骨相应,与膀胱、三焦相合

纹理致密、皮肤厚的,三焦、膀胱就厚;纹理粗糙、皮肤薄的,三焦、膀胱就薄

腠理疏松的,三焦、膀胱就弛缓皮肤紧急而无毫毛的,三焦、膀胱就紧缩毫毛润泽而粗的,三焦、膀胱调畅毫毛稀疏的,三焦、膀胱就干结滞涩

黄帝说脏腑的厚薄、好坏等都有外在表现,我想听听它们所发生的病变

岐伯答道观察各脏腑外应的皮肉筋骨脉等组织的表现,来了解内在脏腑的状况,就能够推断各脏腑所发生的病变

【按语】本文强调人体发病与否关键是体质的强弱,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相呼应

茬对身体强弱的认识上,强调五脏为本,特别指出人体外在组织的强弱,也是渊源于内在的脏腑,这为中医诊断学”有诸内,必形诸外”、”从外知内”的观点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张恒溢)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黄帝内经》灵枢 ● 本脏篇第四十七(译文) 道教经文讲解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