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解: 《道德经》 的第十四章,与第一章有些类似,都是描述“道”本体的,但角度有所不同

第一章首先拎出“道”这个概念,然后放在“玄之又玄”的思想实验室里,左审右视,说有说无,是个高打高举的纲领路线

而第十四章从感性认知说起,将形而上的“道”本体拉回到形而下的感性世界里来猜想,所以表述形式就像是一道谜题

除了最后两句的“执古之道”云云,其余的文句都可以看做谜面,而谜底当然就是“道”

如果我们有兴趣做游戏,或许也可以用“道”作谜底,自行创作一个谜面,然后比比看,是否比 《道德经》 说得更贴切

这当然很难,但很有趣 佛教讲真如实相,时常会用到一句话,“说着一物便不是”

道家讲“道”,也常见类似情境,所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就都属于“不是”的行列

不是什么?不   是“之”这个指示代词所指称的“道”

既然单一的视、听、抟等感知形式都不能触及“道”,不能架起认知“道”的桥梁,是否就意味着“道”是不可感知的?也不是,因为人的各项感知能力,可以融化成一个整体,“混而为一”

这个“一”,在认知能力上是高于视、听等单项之和的,所以能够发现“道”与可视听之物的不同

可视听之物,总是越往上越光亮,越往下越幽暗,而“道”是彻上彻下的,是“绳绳”般绵延而永恒的,是非实体而不随时空环境改变的存在

由感知能力的“混而为一”而发现“道”,有些类似于康德哲学“先天综合判断”与“自在之物”的关系,但《道德经》含着一层逻辑未尝展开的简洁,谜面般的表述形式,留下许多猜想的空间

围绕这一章有些学术史纠结的,是“执古御今”问题

因为道家的学术背景,渊源于史官,老子本身又曾为东周王室的守藏史,也就是管理史籍档案的史官,所以《道德经》所说的“执古之道”,容易被误解为历史经验主义,需要分疏一二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所谓出于史官,只能就道家的学术渊源和思想风格来理解,即开创者老子曾为史官,而老庄文列等道家诸子的著作都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历史意识,但列子、文子、庄子,都与史官的职务无关

所谓道家别具一格的历史意识,《汉书·艺文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即从成败、存亡的经验层面升华到秉要执本的理性层面

不满足于历史经验的简单复制、模仿,或许就是道家历史意识的别具一格之处

由此推阐这一章《道德经》的末后两句,则“执古之道”云云,是遵循古往今来的历史理性、历史逻辑,用以分析、处理当下的事务

因为当下的事务,不是从当下才开始的,事务的表象背后,还有一个决定表象的逻辑必然性,所以面对当下事务,既需要正本清源,还需要勾陈稽疑

所谓“能知古始”的“道纪”,基本的意思就是追溯到古今之变的源头,从已经僵化的伦理、法律、制度等文明形态中,剔掘出文明发生的合理性依据,在反思人类为什么需要这些文明规范的思想进程中,找到文明合理性的基础或前提——“道纪”

总起来说,这一章从感知和历史两个方面探寻“道”,既可以分开来说,更应该合起来想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教经文讲解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