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也;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解: 怎样判断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天下究竟“有道”还是“无道”? 《道德经》 为我们确认了一个简单的标准——战争或者和平

和平的天下有道,战争的天下无道

这个标准,对于为了信仰或者价值观而开战的人来说,也太过简单了,难道就没有“圣战”吗?没有价值观之战吗?确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许能就和平正义的议题达成基本共识,若要就战争的正义性问题展开对话,那么能够听到的,大概就只是严重的分歧了

也许,没有关于战争正义的严重分歧,就没有大规模的人类战争

“动物世界”里,谁见过种族屠杀?谁见过一场战争席卷全球?谁见过持续数百年的“圣战”?谁又见过海陆空立体作战甚至空天战?战争的“正义”理由越充分、越复杂,战争的规模就越大、越惨烈

所以就像存在的理由比存在本身更重要一样,战争的理由也比战争本身更重要,找个什么样的理由,就意味着准备打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然而老子说出了这件皇帝的新衣——战争的终极理由,不外乎“可欲”、“不知足”

这个理由,比一切鬼扯的托词都更真实真实的表现,包括精粗两种形态

粗浅的表现,就是争夺水、土地、矿藏等等资源,这些都是“可欲”,而且“不知足”的;精细的表现,例如美国对内的战争说辞,是要捍卫美国的生活方式,而美国的生活方式,需要已知世界里一切够得着的物资,同样也是“可欲”,而且“不知足”的

所以天下有道还是无道,战争还是和平,不要看那些理论上很光鲜的说辞,而要看人类怎样恰当地安顿自己的欲望

道家的主张,既不禁欲,也绝不纵欲,是个适欲主义的立场

比较而言,禁欲与纵欲虽然是两个极端,但“过犹不及”,在战争与和平的抉择上,可能会殊途同归,差别只在于禁欲者的战争是“圣战”,而纵欲者的战争是捍卫生活方式

至于道家的适欲主义,在根据环境条件适应性地满足本分欲望的意义上,也许是天下和平而有道的恰当的理论基础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道教经文讲解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