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弱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注解: 本章内容,如果换一个专心养生的人来讲,也许能讲出许许多多的神秘体验,如道教史上的内修派、内丹家,以心与肾、神与气精为母子,以握固、回津诸方术为知子守母,言者与闻者一心精诚,两体印证,有许多神秘的体验,据说不足为外人道

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研读本章,就很枯燥,也很麻烦

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因为神秘的体验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作为公共话题,而且体验本身也还需要有一个清晰的道理,否则恍惚迷离之间,既没有客观的验证标准,就不便坦率地撩开其神秘面纱,究竟是真人还是假货,很难辨别

所以,尽管枯燥些,麻烦些,也还是应该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讲本章的大意

就大意而言,本章与前两章都有关联

第五十章讲生死之数,十言其九,存一不议,有些像《易经》筮法的挂一不用,也就是《周易·系辞》所说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都留了个寂然不动的“一”,以象征生生不息的本元之体

这个不议不用的“一”,在实践或应用层面就指向本章所说的“守母”

第五十一章讲“道生”的造化之恩,讲“生而不有”的“玄德”,在实践或应用层面也同样指向本章所说的知子守母

所谓守母,当然是一种比喻,意指天下万物的生生之始

本来,就 《道德经》 自身而言,采用这样的比喻是恰当的,因为 《道德经》 将世界看作一个不断生成的整体,既然是“生”,就必有其母

然而,要是按照最简单的常识常情来推度,这个比喻又可能会让人费解

按照常识常情,天地间的许多事物都可以是复数,有千千万万,但父亲和母亲却只能各有一个,都是唯一的,母亲的母亲虽然也是母亲,但那已经是“别人”的母亲了

既然母亲唯一不二,那么 《道德经》 采用知子守母的比喻,在理论上就有一个推阐什么是“母”的难点——如果这个“母”是万物的始祖,那就与“我”相距遥远,怎么个守法?如果这个“母”像母亲一样,是“我”的生身之本,她又如何具有生生不息的永恒意义?如果没有这样的意义,所谓“守母”也就是日用伦常之孝道,所谓“父母在,不远行”吧,谈不到“袭常”的形而上层面

因为比喻性的理论叙述,在逻辑上必然会被挑剔出这样那样的纠缠,所以《道德经》讲节欲养生的实践,选择从“天下有始”说起,以强调这个“母”既是万物的始祖,又与每个人构成对应的母子关系

只是在文法上,表现得很“八股”,至少像“八股文”一样,要用一句“夫人生乎天地之间”的宏大叙事来破题,差别在于“八股文”的宏大叙事是虚文拔高的套路,而《道德经》则出于理论叙述的逻辑需要

推阐什么是“母”,也就是追溯天地万物的生生之始

而追溯生生之始又必须率先追问另外一个问题:天地万物有那样一个“始”吗?围绕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听听《庄子·齐物论》的一段思辨,然后再看看假设有这样一个“始”的思想意义

《庄子·齐物论》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

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

应该相信,哲学家原则上是不绕口令的,如果哲学家确实绕了口令,那就应该叫做思辨

按照庄子的思辨,天地万物必然有一个发生学意义上的开始,至于这个开始究竟发生了什么,姑且不枉揣测,是个“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的状态,但在纯粹时间的意义上,必有一个从“未始”到“有始”的开端

思辨中的“未始有始”、“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云云,用意都在于描述“有始”之前的状态,以凸显“有始”这个作为时间开端的点

何以见得天地万物不只是永恒的物质在不断改变其存在形态,而必然有一个发生之始、有一个开端呢?庄子没有给出更多的理由,只是说“俄而有无矣”,意即忽然就有了那样的“有无”,作为天地万物的开端

事实上,围绕宇宙必然有个开端的问题,不仅庄子不能,其他哲学家也同样不能给出一个纯粹逻辑的理由,充其量也只能像康德那样,推导出一个时间有开端与时间无开端的“二律背反”,所以从本质上说,所谓开端只是一个逻辑上可以理解的假设

其意义,不在于通过假设能够让我们获得关于宇宙的更多知识,而在于奠定了理解宇宙或天地万物的一种思路,即哲学上的“生成本元论”

按照生成本元论的思路,“我”作为一个现象的存在,不是孤立或者独立的

之所以说不孤立,是因为“我”是本元生生不息的链条中的一环;之所以说不独立,是因为“我”的出生,“我”之成其为“我”,不是由“我”的意志选择的

这样从“我”的成因上来看,无论是肉体生命还是精神意志,最初都脱胎于生成本元,所以喻之为“母”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五代时的彭晓作《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径称生成本元为“真父母”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关注到道家哲学的一个基本观念,即生成本元并不仅仅是宇宙发生时的第一推动力,还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永恒推动力

“我”的出生受这个力推动,“我”的生存和生活同样受这个力的推动,所以就生命的全过程而言,生成本元是始终伴随的“母”,根本就没有剪断脐带的时候

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知子守母,是否就不那么神秘而且费解了? 所谓“塞其兑,闭其门”,指的是节嗜欲,守纯素

知子守母与这种节欲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道德经》“见小曰明,守弱曰强”,《庄子·大宗师》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见小之明也就是发现生成本元与自身的关联,即所谓“得其母”,“知其子”,是对于“我”与生成本元之间微妙关系的体察;“守弱”也就是守护生生不息的本元

而纵欲者缺乏这样的见小之明,天机浅,不能遵循常道以接续生生不息的本元,所以生命之火燃烧得旺,也消耗得快

所以道家的生活态度,清淡、从容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卢国龙教授讲《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道教经文讲解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