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特殊性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是指设备单位价值大于500元、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大于800元、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一般设备、专用设备、图书、文物和陈列品、房屋等建筑物以及其他固定资产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质重于形式,这就要求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与会计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也应如此。就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很多刚刚购置的固定资产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存在着贬值或增值现象,这时,如果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依然是最初购置的价值,这就导致了账实不符现象,而账实不符显然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也难以从账面上了解到该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必要计提折旧。
  其次,这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需要。同一般企业一样,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也要如实反应单位的资产总量和净资产价值,这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就可以反映出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使用情况、市面价值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连续反映出单位固定资产的总体情况,从而有效的避免随意处置、私自挪用、非法占用单位固定资产的不良现象,进而保护好单位内部固定资产乃至国有资产。从这方面来看,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客观要求。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记账方法分析
  随着我国现代会计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已是大势所趋。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之为直线法,就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平均分摊到使用年限中。基本的计算公式有: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比如,某行政事业单位购置一辆公车,原价值为1


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20年,预计净残值为8

000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如果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则每年应计提折旧额为:(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1

00
000-8

000)/20=4600元。每年的折旧额都是相等的,都是4600元。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基本计算公式有: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余额×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
  以上例为例,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为:2/20х100%=10%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为:100

000х10%=10000(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为:(100

000-10000)х10%=9000(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为:(100

000-10000-9000)х10%=8100(元)
  ······
  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特殊性,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记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下面主要从经营性事业单位、半经营性事业单位以及公益性事业单位等层面进行分析:
  (一)经营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及其记账
  社会在发展,如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完全脱离了财政预算的控制,形成了自收自支的企业化事业单位,针对这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其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应当参照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进行确认和记账,计提折旧时,应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或“制造费用”等,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则应设置“资产减值损失”这一科目,借“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最后清理固定资产时,则应借“固定资产清理”和“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同时借“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贷“固定资产清理”。
  (二)半经营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及其记账
  半经营性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较为特殊,用于经营活动的和非经营活动的可以分开计提折旧。如:某事业单位一栋建筑物原值600万元,经费来源中年均财政拨款收入40万元,经营性收入20万元,其折旧计提依据=建筑物原值×经营性收入/总收入=600×20/(20+40)=200(万元),若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为10%,则年折旧额=200×10%=20(万元)。
  在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试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及记账方法 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