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业保险制度“空转”的现状
  1.失业保险基金结余数额持续增长
  从2009年到2011年,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的金额居高不下。2011年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入923.0747亿元,累计结余2240.2118亿元。2012年年末,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139亿元,比2011年增长23.4%,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929亿元。同时,各地区的结余资金普遍达到了几十亿元。其中,北京是95.2237亿元、上海是107.1506亿元、天津是59.8492亿元、重庆是36.5005亿元,结余最高的广东省达到了233.8752亿元。广东省即使不再收取失业金,失业保险基金也能用30年。
  2.领取失业保险的劳动者比例持续下降
  表1 2007-2011年领取失业保险的劳动者比例情况  单位:万人
年份
年末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
当年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
领取保险人数占参保人数比例%
2007
11645
286
2.46
2008
12400
261
2.10
2009
12715
235
1.85
2010
13375
209
1.56
2011
14317
197
1.38
  数据来源:《劳动统计年鉴2012》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7-2011年,虽然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有所增长,但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却持续下降。
  3.各地失业保险待遇水平过低,无法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
  国际劳工组织将失业者失业前工资水平作为确定失业保险待遇的标准,失业保险金一般维持在失业前工资的


50%以上的水平上,但我国的失业保险待遇是以最低工资为标准而确定的。当下,我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只有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分之一。以郑州市为例,失业保险金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的80%确定,2013年失业保险金最高标准为992元/月。2012年郑州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457元,失业保险补偿金占当地月平均的比重为28.7%,远远低于国际最低标准水平。河南省总工会对6508

名失业者的生活水平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34%的人生活极度节俭,20%的人必须依靠亲友救济,只有

3.3%人能依靠失业保险金勉强度日,失业保障水平过低使我国的失业保险不能充分发挥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二、失业保险“空转”的原因
  1.覆盖面窄,受保群体与失业高风险群体不对称
  首先,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未将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劳动者完全纳入失业保险制度当中。其次,我国在失业保险统计中对劳动者采用了狭义的定义,使得没有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隐形劳动者游离于失业保险体制之外。再次,我国有大量的结构性的新失业群体,农民工和每年的新增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由于户籍、地域的限制被失业保险排除在外,大学生则因为之前没有工作经历,自然因缺乏缴费记录而不能享受到失业保险。
  参加失业保险的恰恰是失业低风险的群体,他们基本上不存在失业的问题,而失业高风险的群体被排除在失业保险范围之外。这种参保与风险的不对称,造成了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无法有效的使用,起不到补偿失业风险,促进就业的目的。
  2.统筹层次低,失业保险基金无法统筹使用
  目前,失业保险制度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大部分地区实际上是地级市层次的失业保险统筹,跨省转移失业保险的渠道并不畅通。我国现阶段只有部分地区建立了调剂金制度,失业保险社会互济的功能不能得以充分发挥。很多地方政府规定,劳动者应当缴纳失业保险费,但一旦失业者为非本地户口的却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3.失业保险金申请程序繁琐,时间较长
  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应将失业人员的信息自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

7

日内,向参保地区负责受理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提出申报,并提供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同时上报失业保险缴费情况的证明;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用人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情况和证明材料,以确认申领资格;失业人员要求在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

60

日内,持本人身份证、失业登记及求职证明、失业前所在单位出具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到受理原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的经办机构领取失业保险金。许多失业者因为申请失业保险程序复杂,费时费力,还无法确定是否可以通过申请,因此索性选择放弃。
  
  三、解决我国失业保险“空转”问题的对策
  1.出台灵活多样的措施,将失业高风险群体纳入失业保险
  我国的失业保险要扩大保障范围,将更多的劳动人员纳入到失业保险的范畴。一是将农民工这一庞大的就业群体纳入到失业保险体系中。可以真正解决农民工由于流动性强而无法参保的问题。二是将“毕业即失业”的高校学生以及服完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空转”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