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探析 论文下载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也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而不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的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实现国有企业的现代化改革。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最具体的表现就是权责分明、科学管理、政企分离、产权归属明确。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必须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在我国国有企业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所在[1]。
  
  一、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具备现代企业家所必须的素质,而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的考核、管理也主要参考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管理手段。在国有企业负责人的选拔、管理和任用上也存在与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流程不符现象,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对于法人治理结构的失位、缺失有较大影响。综合看,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国有企业中国有股比例过大现象严重
  我国国有企业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十分严重,国有股持股比例过大,使企业的控制权过于集中,不利于企业的平衡和制约。据调查,2010年在我国沪深股市上市的所有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企业占61%,而且国有股占股比例超过50%的企业约314家,占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23%[2]。由于股权过于集中,国有股的话语权过于强大,导致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国有股一支独大,其它中小股东基本丧失话语权和监督决策权,使企业的现代化制度名存实亡,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从而导致行政化管理过多干预,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使企业竞争力和资源配置率低下。
  2.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的选拔机制不健全
  国有企业在进行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中,很大一个问题即是公司的经营管理负责人的产生机制不健全。我国现有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主要通过行政任命或政府相关部门指定等形式产生,不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要求。而我国国有企业存在一股独大的现实特征,所以国有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的决策具有决定性意义,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负责人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都通过国有企业上级行政部门直接任命,即使履行程序也是走走过场,使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机制在国有企业中无法真正施行。
  
  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策略
  1.构建国有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
  在我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要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实现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合理的目标,首先应当改革现有国有股权占比过大的现状,构建多元化的企业股权结构。同国有股权相比,机构和自然人持股在企业监督上更能有效发挥话语权,更能够实现对企业的长期监督和长期关注企业的经营发展,从而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红利和回报。机构投资者还具有较强的市场洞察力和现代化的监督手段,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法人结构治理,从而提高固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2.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体系
  一个现代化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有良好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应当具有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法人治理机制。通常在现代化企业中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约和制衡。在国有企业中,构建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体系必须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职工董事、监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在国有企业中要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应当重视独立董事的设立,强化独立董事约束机制,使独立董事在获得相应的利益的同时实现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约束机制[3]。
  3.建立有效的高管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任务,就是在确保公司能够行使最终控制权的同时,能够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激励。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以绩效为指标,为管理者确定年薪待遇,以期实现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薪酬结构上,可以将年薪制与职务消费的标准透明化、公开化,并与奖金、股票等相结合,提升经营者的收入水平,为企业发展贡献己力。
  
  三、结语
  总之,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制度的支持,才能实现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优化。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公司法等相应法律法规的健全,我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将不断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袁志锋.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分析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8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优化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探析 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