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家庭农场建设现状及建议 论文下载

一、建设家庭农场的意义
  我国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有效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它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所以更易于政府监管。
  “家庭农场”模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释放农业的潜力。“家庭农场”的经营特性明显,“家庭农场主”必须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来核算成本、加强管理、追逐利润,必须要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由于“家庭农场”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因而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本区域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
  从我区调查情况看,3个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是:有2个是村干部,1个是普通农民,户平均劳动力3人,经营50亩地以上的只有1个,规模还很小,土地流转也没有签订流转合同。大部分是种养结合,种植绿化树、中草药、树莓、小麦、玉米等,与养猪、鹿、孔雀等特色养殖相结合,都还是在小试牛刀的阶段。
  我区在家庭农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虽有政府的引导,但主导和推动力量以民间为主,,这些家庭农场大多处于自发状态,发展乏力。大伙儿苦于无经验、无思路,对项目内容不清楚。对一些具体的政府优惠政策更是所知甚少。
  
  三、存在问题


  1.农村土地流转困难
  面对农户承包地极其细碎的现状,要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最大的困难就是能租到成方成片的耕地,并确保租期较长、相对稳定。由于农村土地产权模糊和农民的惜地意识,担心失了地,就没有了根,许多农户不愿长期出租土地,所以我区短期性土地流转行为居多,还有的认为说不定哪天征地,流转出去了,补偿费就没了,根本不愿流转。这样大户对修建灌溉设施、培肥地力等事关长期发展的项目不愿也不敢投入,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进一步加剧,致使家庭农场难以稳定地保持足够的土地经营规模。
  2.农村家庭农场融资困难,农业生产后继乏力
  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周期长,回报低,缺乏有效抵押物,前期一次性投入集中,资金需求量较大,多数农场的经济实力有限,大部分的投入无法通过资产抵押等方式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制约了农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大部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想扩大规模,贷款融资困难,就是靠少量贷款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3.家庭农场产业化程度较低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各家庭农场发展有面积缺规模,有数量缺效益,有特色缺品牌。不能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所以无法保持品质优势,就导致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可参考美国的家庭农场把全国分为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
  4.家庭农场缺乏具体扶持政策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其发展缺乏相关具体、详细的扶持政策,很难做大做强。目前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农业补贴都是直接发放给有承包土地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上享受不到或者只能享受到很少一部分。
  
  四、对策、建议
  1.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
  做好土地流转的法律与政策宣传工作,使农户能正确看待土地流转。对自愿流转出的土地,在流转期内,不得将土地收回。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过程,引导签订规范的书面合同,防止口头契约,保护流转双方的权益。从而稳定土地流转规模,使家庭农场主能够放心的投入、生产和经营。
  2.加强家庭农场金融扶持
  政府要以农村金融机构为主体,鼓励引导农发行、农业银行,并推动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对家庭农场提供金融支持。根据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特点,发展创新家庭农场贷款担保,简化担保手续,可采取一户多保、土地反担保、家庭农场联合担保、抵(质)押等方式,确保信贷资金到位。支持家庭农场利用大型农机具、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相关税收等方式引导、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吸引更多的家庭农场参与到农业保险中来。
  3.加强对家庭农场财政扶持
  政府应设立家庭农场专项发展资金,用于示范性家庭农场评选。制定出示范性家庭农场考核标准,对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效益明显、社会责任感强的家庭农场予以表彰。对考核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新农村家庭农场建设现状及建议 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