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在联系日益密切的同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实质无疑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其主要目标和任务。校园文化在高校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  一、校园文化与创新型人才的丰富内涵
  “校园文化是在社会人文环境和大文化背景下,在学校这一特定空间内,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的各种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从规章制度来看,学校的各项活动能井井有条地开展,学生能有规律地安排学习与生活,这些都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实施,它是学校领导管理学校、提高效率的有力保证。从组织活动这一层面来说,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体现师生的意识形态、精神风貌和思想特征。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传播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各种正能量,让师生在活动中接受熏陶、锻炼能力。从物质形态来看,校园内的各种建筑、校园环境、教室里的教学设施等都是校园文化的外部体现。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往往是人们评价一所学校的首要标准。独具一格的建筑,清新优雅的环境能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带给人愉快的心情。如笔者所在的盐城师范学院,教学楼的主楼是一个博士帽的形状,这彰显了校园内浓浓的学术气息,寄托了学校对在校学生的期望。校园文化是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的综合体,三者密切联系,对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导向及未来的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将自身的创新素质运用到实际中,并且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对社会建设有贡献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创新二字。要有一颗敢于探索未知的心,有一双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事物的眼睛,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敢于打破惯性思维。胡锦涛曾深刻阐释了创新型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一是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二是具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三是具有较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比较全面地科学文化素养;四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五是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六是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更是对创新型人才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校园文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1.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大学校园内接受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是即将走上社会的群体,虽然对事物的性质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认知能力,但他们毕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也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处理事情时未必能冷静客观。特别是如今社会环境纷繁复杂,各种思想相互充斥,世俗化、功利化倾向随时都可能使他们的思想偏离正轨,走上歧途。因而大学阶段正是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内,潜移默化地受着校园文化的影响。比如:厚德、博学、求真、笃行的校训的教导;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的影响;求是、敬业、严谨、博才的教风的形成;勤学、静思、励志、进取的学风的熏陶。建立正确的三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首要基础,而校园文化正是这一切目标得以达成的有力保证。
  2.对大学生创新潜能的激发作用。创新潜能是大学生创新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每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怎样将它激发出来,而校园文化正有着这一独特的功能。校园文化丰富多彩,追求卓越创新,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为主要目标。例如:大学校园开展内各色各样的社团大比拼。社团是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但若每个社团的活动都大同小异、如出一辙,那势必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学生不断为社团活动出谋划策,积极构想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又如:大学里开设各种学术讲座和报告。学生在听报告的时候,会有自己的思考,对老师的观点可以提出质疑。在报告结束时,还可以同老师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个性见解得到展现,创新潜能也得到了极大激发。
  3.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一个人的创新潜能需要被激发,创新思维同样需要被激发与促进。恩格斯曾说:“一个名族要站在世界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的话强调了理论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思维是每个人都能表现出来的,而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