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及国际直接投资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之一对我国现代经济增长具重要推动作用。目前,在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下投资与贸易关系日趋密切,跨国企业于投资及贸易相关发展战略选择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均具有相似性,但就现阶段而言,限制贸易政策于国际企业发展中的持续性应用会造成国外直接投资自由化及贸易低效性,故导致国际贸易及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系统化及一体性建设问题突出,影响相关国际经济发展。
  一、国际贸易及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相互影响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带动贸易量急速增长
  随着现代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与子公司内部贸易量逐渐增大,有利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其内容包含货币资本流动、技术及管理经验等,东道国于资本发展中吸收随外资转移的相关技术及管理经验,从而实现本国经济发展及生产力水平增长[1],改变商品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外资企业投资东道国具优势性的产品可促进发展中国家出口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外商销售网络快速打开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总额。
  2.影响国际贸易方式转变
  跨国公司的产生及发展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中间商及代理商的存在地位及价值,现代国际化生产方式可在国际投资贸易往来中直接利用各国优势资源如廉价劳动力等建立自身的海外产品生产建设加工基地或采用补偿贸易及国际分包合同贸易方式等转变贸易方式。
  3.对商品结构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对商品结构的影响多表现于东道国商品贸易结构。随着现代外国直接投资行业的发展,外国企业多将直接投资项目转向东道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故对于东道国而言[2],其对外出口商品结构从资源密集型产品逐渐向劳动密集型产品结构转变。
  (二)国际贸易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国际贸易于发展中可对商品出口国及进口国产生差异影响,商品出口国于对外贸易发展中可实现资本积累为后期国际直接投资奠定资金、市场等基础,而商品进口国则以此类商品为基点引入相关文化、观念等附属资源,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实现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3],进口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发展可促使原出口国进行外贸发展实现国际直接投资。
  除此之外,国际贸易自由化逐渐呈现主流发展趋势,其于发展中可有效实现经济、资本信息的有效更新,降低贸易盲目性,减少贸易风险,降低投资成本。
  二、国际贸易及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综合发展融合趋势
  (一)理论融合
  随着现代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及国际直接投资理论逐渐产生交叉及融合现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结构及国际直接投资产生巨大变化,国际经济学家逐渐开始重视对现代国际贸易及投资之间的相互融合理论研究。
  20世纪80年代起出现以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的贸易及投资理论关系,该理论重视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结合现代直接投资理论实现国际贸易活动的相关研究,主张国际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无法完全消除国际资源禀赋差异,产业贸易不会被完全替代;英国学者邓宁于研究中综合各学者研究之长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分析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商品出口及契约式技术转让活动并对所有权、内部化及区位特定因素在国际化经营的重要相关性作用进行分析[4],解释直接投资及商品出口选择问题,此上三种优势决定着对外直接投资的高效性,此后国际贸易及国际直接投资在理论界逐渐开始出现融合趋势。
  日本小岛清首先尝试将国际贸易纳入国际直接投资进行分析,他认为其在国际分工及比较成本原则具一致性。一般而言,跨国企业跨国投资多选择在本国内发展较为缓慢或较为劣势的产业,在别国投资及发展中形成产业发展优势;20世纪90年代开始,纵向及横向一体化国际投资理论逐渐趋于纳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发展趋势,进一步促进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纵向一体化主要指于发展期产品及相关产品行业的差异性以及原材料等的不完全性,该要素差异与进出口规模现正相关,要素禀赋差异大则进出口规模越大,可实现企业内部贸易资金节约;横向一体化则主要是指企业知识的内化[5],国家间相似性越高则对技术及市场规模的优势性因素越突出,可极大吸引国际直接投资。
  因此,就此上而言,在现代国际化经济及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的阶段,国际贸易及国际直接投资于理论中也逐渐开始融合,且其重点多局限于企业最大利益决定因素分析及研究中,未脱离优势性因素分析的局限性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相互融合的趋势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