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军事经济监督力量的思考 2017毕业论文下载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和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步伐的日益加快,军事经济监督工作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投入多要求高与力量分散、效率低的矛盾。现阶段军事经济监督力量的供给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军队的需求,而现行军事经济监督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监督力量不集中、监督范围有限、监督结果落实有难度等。其中除了审计自身存在缺陷外,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沟通不畅和配套机制不全等问题也制约着军事经济监督的效果。
一、


军事经济监督力量概况
(一)

军事经济监督力量构成
本级监督与上级监督相结合、专职监督与非专职监督相补充共同构成了我军现行的经济监督体系。具体到军事经济监督主体上主要包括军队审计部门、军队各经济业务主管部门、纪检部门、司法部门、广大官兵和新闻媒体。现行监督体系虽然在构成上较为完整,但在运行中各监督力量无论自身还是系统整体上都存在一定缺陷,制约军事经济监督合力作用的发挥。
(二)现行军事经济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审计监督的主导地位没有充分显现。作为军事经济监督的重要力量,审计的协调功能缺位,无法紧密联系其他监督主体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作为审计监督灵魂的独立性不强,导致监督成果很难得到纪检、司法认同。此外审计功能有待延伸、审计范围有待扩大,审计工作质量有待提高,审计能力建设成为突出问题。其次,各监督主体联系松散,监督合力不强。由于协调配合机制缺乏,造成监督结果不能互相利用,重复监督现象普遍,严重浪费军事资源,影响监督效率。
二、

完善军事经济监督体系,发挥军事经济监督力量整体合力
(一)

增强审计主导地位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审计监督在军事经济监督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审计在维护军队财经秩序、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要增强审计的主导地位,就要提高审计质量。要将审计监督置于整个军事经济监督体系的核心环节,作为一种中心力量提供高质量的审计监督。审计部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完善审计管理体制。首先要依靠党委,赢得党委首长信任,坚持党委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及时向党委汇报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减小审计工作阻力,为审计结果运用创造良好环境。其次,在审计体系内部加强审计工作一体化建设,加强上下级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交流,提高审计质量,同时积极推进宏观审计,科学整合各级审计力量,集中进行行业审计和系统审计。
2.加强审计制度建设。应从制度上严格规范审计监督工作,包括审计报告制度、审计问责制度、审计公示制度、审计回访制度等,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另外,根据审计条例规定上级审计部门对下级审计部门落实审计制度的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由于军队审计编制有待完善,人少事多矛盾比较突出,因而能否灵活借助外部资源尤为重要。随着军队社会化保障的不断深入,军队可以利用社会审计力量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军事经济监督工作的发展变化,如聘请符合条件的外部人员进驻军队审计事务所等措施,都具有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二)

建立各监督主体协作机制
1.建立军事经济监督统一领导机构和协同办案制度。据审计条例第三十四条审计部门履行审计职责,可以提请军务、干部、纪律检查、财务、装备经费管理等部门予以协助;有关部门应当予以支持。军事经济监督工作领导组由多部门成员组成,可发挥集体决策优势。从相关业务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成员并明确职责分工。
2.建立军事经济监督信息共享平台。由于重复审计严重浪费审计资源同时降低审计效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助于监督主体综合利用资源,扩大监督信息的使用范围,及时交流和反馈相关问题。
三、

整合军事经济监督力量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完善军事经济监督体系。着力增强军事经济监督力量,应从理论体系、管理体制、法律规范、审计队伍和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展开,任何一部分缺位都会影响军事经济监督力量发挥作用。因而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打牢理论基础;建立工作责任制,规范从业人员行为;重视相关法律条例的制定,做到有法可依;加大宣传,增强监督主体的地位和影响力;加强业务交流培训,树立先进典型,发扬好的做法等。
二是构建各单位内部控制机制。各单位应重视内部控制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实施,及时发现和纠正军费在运转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审计部门应不断强化以内部控制评价为基础的审计,降低审计风险。在审计实施过程中,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