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与医疗服务制度的逐渐完善,医患关系作为连接患者与医务人员的重要纽带,对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许多医疗机构中仍存在医患关系紧张以及互相之间存在信任危机等问题,且经多项研究发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对此,本研究从医务人员的心理和职业倦怠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医务人员职业倦怠
  1.职业倦怠及其特点。一般来讲,职业倦怠也可称为职业枯竭症,属于心理学范畴,具体是指人们在较重的工作压力下所产生的身心疲惫与耗竭状态,这种情况在助人和服务行业中较为多见。此种疲倦劳累不同于一般的肉体劳累,其根源在于心理疲乏,存在此种状态的人们多表现为: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暴躁、易怒,感觉前途希望渺茫,处事冷漠;工作消极应对,对接触的人群或服务对象缺乏耐心甚至无故发脾气等;自我评价低,否定工作价值与意义,常早退甚至跳槽等。
  2.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根据国外研究资料报道,医疗行业中≥30%的医务人员均存在职业倦怠情况,许多医生或护士对自己的工作现状不满意,部分医务人员甚至表示工作压力太大,存在辞职意向。目前我国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内容较少,经过长期调查并分析、总结各项资料发现,医务人员中约≥43%的人存在情绪衰竭问题,1/2的人缺乏工作成就感,这表明,我国医疗行业中存在严重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问题,亟待解决。
  二、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文中所描述的医务人员职业倦怠问题及其特点,结合我国各医疗机构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解决对策,以减轻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症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1.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从社会这一大的角度来讲,政府部门首先需完善科学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疗卫生项目的投资力度,并为其提供和配置高端医疗设备和卫生条件,建立健全医疗补偿制度,给予其社会支持,增加医务人员工作收入,提高其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缓解并增进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减轻其职业倦怠的状况。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位需要掌握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与其职业特点,贴合实际,不能盲目提出无法实现的期望,应不断优化舆论环境,建立科学预期目标,创建友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2.以人为本,合理安排工作量。从医疗工作本身来说,医务人员日常工作量大,长时间忙碌易导致其身心俱疲,形成职业倦怠。所以,各大医院需总结以往教训,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根据每个人的专业特点与个人能力,在保证充足休息时间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作量,降低其工作强度,减少工作负荷,并定期为其开展体检和心理疏导活动,保证医务人员身心健康,避免发生职业倦怠。
  3.建立医院激励机制。在任何一个行业中,对员工的文化或精神激励都非常重要,是鼓励工作人员完成一项工作的最好的动机因素,所以医院需设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制度,明确奖励措施,鼓励在医务人员遵守医院规定、规范自身操作行为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晋升或加薪,使其体会医院对自身的重视,增强其工作成就感。同时医院可与工会、党委等各种组织单位进行联系,为医务人员提供丰富的休闲活动,释放其工作压力,预防职业倦怠。
  4.增强医务人员个人建设。从个人角度来讲,首先,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增加自身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其专业技能,并学会利用多种减压方式自我调节,缓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其次,医务人员还需建立合理的工作期望,清楚认识各种疾病的复杂性与每位患者的个性特点,以便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医患关系。再次,在工作空闲之余,医务人员还可培养或发展多种兴趣爱好,借助多种方式排解工作上的压力,使自己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坚持职业的信念和心态,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医疗服务工作中,对促进良好医患关系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帮助患者快速康复,实现自身价值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对于当前环境中所呈现出的各大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医院可在社会支持的前提下,通过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个人的努力,减轻医务人员心理负担,减少工作量,并给予其适当的激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树立良好、健康的心态,保证工作质量,降低职业倦怠发生率。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医患关系视角下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及对策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