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平台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下引爆产业变革和信息重组的关键词[1]。任何信息的发布,整合、传播、共享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信息通道。中国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逐渐融入这个世界化大网络和大数据平台。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就意味着,“互联网+”作为当下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已经正式提上了国家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战略议程。同年下半叶,国务院再次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各阶层充分根植于“互联网+”平台,积极开展全民创新,共同创业,依托网络技术推进高新技术的传播和开发,如现代农业、新能源技术运用和推广等方面。同时,凭借“互联网+”技术的信息整合传播功能在惠民金融工程、绿色生态体系建设、物流体系和运营构建、绿色智能交通以及移动互联网APP应用技术方面深化该平台在网络基础、应用基础、安全基础和产业基础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的信息传输,形成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革新战略体系。2015年底,协同国务院关于规范和促进“互联网+”技术的精神,工信部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全力出台并部署关于促进执行力提升,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小微企业创业扶持等计划现已如火如荼地展开。总之,互联网+技术现在已经成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信息整合、发布、传播的平台[2]。
二、“互联网+”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来源与协议的基础,互联网的寻址和路由方式是和网络的扁平化、编址的全局化和网络的自组织性来决定的[3]。由于在路由协议设计之处,网络传输链路是不可靠的,因此要求网络能够在出现局部故障的时候,智能地发现新的通路实现网络的可达性,从而使网络表现出自组织的智能。这在技术上与语音电路域的电信业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互联网+”技术对推进信息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若要以“互联网+”技术促进信息一体化建设,必须要认清如下问题:
1.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设计,信息化项目开发不符合实际需求
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制度还不够完善,单位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完全没有“顶层设计”、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设计。各个单位、部门各自建立一套信息化系统,而且系统设计与集成方式无法相互兼容,数据资源无法共享。
2.开发公司“不接地气”
信息化项目实施后,项目可能存在经常性的出现问题。由于信息化项目过了一定的免费维修期,可能会存在开发公司不再提供服务的情况,即使开发公司愿意继续提供相应的服务,由于有的开发公司不是本地公司,而且在该区域没有服务点,当信息化项目出现问题时,会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服务,最终产生不良的结果。所以,信息化建设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开发公司对后期能否保障信息化是至关重要的。
3.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
单位部门在前期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建设信息化项目,但是后期的配套资金无法跟进,信息系统建设完毕之后再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资金投入。所以,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导致对员工的培训不够,信息化人才缺乏,是许多单位部门面临的问题。
三、结语
“互联网+”技术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信息技术革新和变化。这不仅仅是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改革,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创业基础均需要“互联网+”技术作为信息和物质的载体,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信息的快捷传播与分享整合。但要加快“互联网+”信息一体化建设进程,实现通信工程的革新和飞跃,必须一方面从“金字塔顶”解决上层建筑的体制与政策的完备,从政府层面上实现对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衍生产业真正扶持。同时,通信工程技术的承载单位,各家通信公司在设计通信软件和开发信息化项目时一定要紧跟市场需求,贴近社会生产和民生以赢得客户资源的战略制高点。此外,无论从公司层面或者是政府部门层面,应瞄准前景产业对互联网+通信技术的依赖,加大资金投入,完成技术改革和人才储备,以求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回报。
参考文献:
[1]张影,张贺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