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探索 2017毕业论文下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早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网络时代。在这个新型的时代里,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纵观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其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更多的业界人士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转变工作思路,更好地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一、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较差。虽然现如今的社会早已步入网络时代,但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这种工作方式的延续直接使得德育工作在实效性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当前,高职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网络上,不管是交友、娱乐或者是学习,都可以借助网络最终实现。但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则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仍然在陈旧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开展德育工作。很显然,这种与时代脱节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完全无法满足网络环境的需求,很多德育工作者甚至不能清晰地认识到网络教育的优势所在。这直接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实效性不足。
  2.德育工作的创新性较差。现如今,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性不足是其另外一个主要问题。首先,部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对网络平台信息的传播功能认识不足,他们不愿意将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德育工作的创新中去,使得整个工作体系由于缺乏创新而显得后劲不足。其次,在具体的工作中,部分德育工作者本身的创新意识也很薄弱,对于在网络环境下产生的一些新事物、新思想等“不屑一顾”。不愿意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等特点开展相应工作。
  3.德育工作的教育环境较为复杂。与传统时期的德育工作相比,现如今的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复杂性。网络环境特有的特点决定了开放性、互动性成为德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面对的新常态。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各种光怪陆离的信息,这无疑给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德育工作者如何结合网络的特性,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成为每个德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探索途径
  1.利用网络平台,创设校园网络教育活动。为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中开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德育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开展教学是一大有效途径。首先,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实际工作时应积极发挥网络优势,为学生多开展一些适合他们的网络教育活动。同时,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去。由于借助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是面对面实时进行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觉得更加放松,更加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真诚的互动交流。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学生表达观点时完全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进行。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羞怯心理和一些情绪上的顾虑完全可以打消,在畅所欲言之后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健康的心理由此逐渐形成。此外,利用网络平台,德育工作者还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一些网络调查教育活动。通过这种大范围的调查活动,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教学方案,让最终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达到真正的德育教学目的。
  2.利用网络平台,让互动变得更加频繁有效。互动性是网络平台的一大重要特性。要想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加强网络互动是一大有效策略之一。首先,这个互动体现在业界互动上。利用网络,各个高职院校之间的德育工作者完全可以忽略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将自己的一些教育心得、教育资源等放在网络上进行互动共享。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这么多人的智慧结晶都能利用便捷的网络得以分享,进而达到合力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都得到了质的飞跃,所产生的工作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其次,这个互动性还体现在教师与家长之间。以往,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非常有限,仅仅几次的家长会完全达不到相互沟通的目的。利用网络平台,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家长学校”,在这个“家长学校”里,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实时的,有目的性的。通过这个沟通媒介,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力量被成功拧成一股绳,这种巨大的合力能够让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最后,有了网络平台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变得更加顺畅。之前很多学生不敢或者是不好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