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资源是国有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国企却往往忽略人力资源管理对国企所带来的高回报。上层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没有给予人力资源管理足够的重视,单方面减少资金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投入,而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和外交上,使得企业在管理上呈现出粗放的管理形式,不利于企业发展。时代在进步,国有企业虽作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将原有的人事部门改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其本质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还是沿袭原有的理念和方式。一方面缺乏现代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种种不足严重限制了国企的改革和转型。
2.人才流失。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有了新的革新,在过去,国有企业的人才储库面向于高校的优秀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希望自己能够获得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而问津于国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企充足的人力资源。但如今人们的思想革新了,加上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进入,人们往往偏向于外资企业的高薪和民营企业的自由,人才流向更加多元化。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在人才的考核、任用选拔、奖惩激励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往往流向于其他企业,使得国企大量流失人才。
3.人力资源管理未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应该发挥不同人才的独特作用,贯穿于企业战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企业才能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但实际情况是人力资源往往与企业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甚至是严重脱节,企业单方面关注人力资源的事务管理作用,却忽视人力资源对企业长远战略目标实现的潜在作用。
二、形成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原因
1.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束缚。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以事为本”,注重人在处理日常事务中的作用;而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由“事”上升到“人”,实现了本质上的改变,更多的是注重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如今的国企也认识到人力资源的作用,也作出了相应改革,但实际上并没有摆脱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部分国企人力资源管理至今还停留在日常的事务管理工作上,没有发掘人的潜力,很难实现人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发展。
2.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缺失。如今,专业化人才成为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稀缺资源,更多的专业人才流向国外或者是外企,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组建并非易事。加之众多国企高管纷纷离职走向待遇更好的外企或者民企,加大了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组建的难度。人才的匮乏,管理水平的低下,大大限制了国企的健康发展。
3.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对战略规划的作用。国企公有制的性质,必然难以彻底摆脱原有的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部分国有企业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具体表现为未将人力资源管理部分和行政管理部门相分离,在管理上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在企业的战略规划上忽视了人力资源在现实战略不同阶段上的作用,依旧保持原有的管理方法,缺乏战略的前瞻性。
三、改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重视人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定在人的发展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不仅考虑到每个员工的能力和价值,还注重保护每一个员工的权益保护。依据每一个员工的自身能力和潜质,具体安排其合适的工作岗位,以便更好地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实现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
2.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体系。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企业只有不断开发人的潜能,才能实现整个企业潜能的开发,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体系是实现潜能开发的重要举措。具体操作可分为:第一,对全企业的员工潜能进行一次科学评估,为建立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体系打下基础;第二,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可包括法律知识、政策以及市场管理知识等,培养全方面的人才;第三,创新培训模式,将团队与个人培训相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培训相结合,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体系。
3.完善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针对高素质人才大量流失的问题,国有企业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人才流失,并想法设法吸引更多人才到国企中来。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体制上的问题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完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