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招投标的相关概述
  招投标,即是招标和投标


招投标包括招标和投标两部分不同的内容,是招标和投标双方的一种合同交易行为

招投标从广义上可分为工程招投标,货物招投标和服务招投标

工程招投标主要指工程的新建、改造、扩建、维修方面的施工行为或工程总承包

服务招投标主要包括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监理,还包括其他项目的审计、造价、物业服务、保洁保安、物流运输等

货物招投标包括设备招投标,物资招投标和材料招投标

招投标的形式主要有=有公开招投标和邀请招投标两种形式,其中公开招投标称无限竞争性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公开招标的投标人不少于3家,否则就失去了竞争意义;邀请招投标又称有限竞争性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邀请招标的投标人不少于3家

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城市信用的原则,这样才能使招投标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二、当前高校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招投标问题主要涉及招投标中心、专家讨论、投标商和采购使用部门这几个方面,因此存在的问题也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采购使用部门
  随着高校人才的大量引进,为了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开始购置大量的专业仪器和设备

从客观上上讲,高校购置的设备和仪器品种比较多,而且专业性非常强,尽管是同一名称的仪器,在技术指标和规格方面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因此,在选择时应当根据科研和教学要求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

然而,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在采购时,在主观上会受到经销商的大力推荐或者存在利害关系,导致选择的结果缺乏竞争性,甚至通过“暗箱操作”来确定最后的中标者

此外,作为采购需求人,如果存在倾向性采购一度,那么在公开招标的过程中会影响标书内容的公开程度和评标结果,使很多厂商被排斥在外,不利于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

  2.投标商
  作为采购互动中最活跃的主体,经销厂商经常会利用各种手段,从设备或者仪器的规格、品牌、评标方法和采购方式方面来左右采购人

具体来说:第一,厂商在入围以后,会通过采购使用部门来排斥竞争对手,组织其他品牌入围;第二,政府在采购的初始阶段,经销商投标的目标就是想要扩大市场占有率,各自的报价都比较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经销商对投标变得谨慎,而且会使用相关技巧,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甚至出现串标和围标的行为

因为经销商和采购使用部门经常接触,他们对采购预算价格基本清楚,而且本地的经销商对招标采购信息能够及时获得,这样招标方式的价格基本上处于能够控制的状态,使招投标活动失去了意义;第三,在招标活动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投标人在中标之后会放弃中标,并接受一定的处罚,让人们认为投标的报价出现了问题

很多时候,在采购标文里都明确标明最低价废标以后可由次低中标,并以此类推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最低价和次低价的差价非常大,有些不法投标人会趁此机会投机取巧,利用采购单位急需的心理来谋取更大的利润,从而给高校带来巨大损失

  3.招投标中心和评标专家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于投标人的注册资金要求规定的太过随意,在实际的工作中并没有根据规模和标的大小进行规定,而且在标文中只是一句话,如要求10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金,对于是否包含100万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对潜在投标人来说非常重要,但是也会导致意向性中标人进行暗箱操作

第二,保密性工作做得不到位,对于预算价,很多地方性高校都将其列入政府的集中采购,采购内容和预算价招标之间必须经过审批,也就是要经过该财政部门、采购办和招投标中心,这些部门可能会透露预算价的信息;另外,对于参加报名的潜在投标人信息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从而使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使价格不断提高

第三,在公开招投标时,招投标中心一般只是生搬硬套开标的程序,但是在要求招标时,经常会要求熟悉的经销商,甚至有时会出现中标价比预算价低一点点的情况

第四,评标专家方面的问题,由于对专家的监督不够,加上处理比较困难,导致招投标的公平和公正性难以得到保障

  三、高校招投标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当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硬件环境,导致项目竞争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加上没有完善的评标办法,对于评标专家的监管不到位,使高校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阻碍;另一方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