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资公司权属保障与战略监管简析
国有资产是实现社会职能和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良好的国有资产管理有助于国有企业改革、地方经济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已经成为大众共识
综合而言,国资流失的具体方式大致有:收购主体不规范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收购价格不合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收购资金来源不明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业务或资产转移、转移利润、集体私分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对资产进行虚假评估,用账面价值代替资产实际价值,在评估基准日上做文章,在评估有效期上做文章,隐瞒事实真相欺骗管理部门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为有效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必须追根溯源,找到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
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均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产多头管理;国有资产预算和使用制度不够健全;国有资产经营行政化;完善的市场体系尚未形成,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价格机制仍不健全,各类市场发育不平衡,市场中介组织机构不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监督不力;国有资产评估失实等,这些原因使得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低下,聊胜于无
严防管理疏漏,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可以采取如下主要措施:理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加快国有企业现代公司制改革,使所有者职能与国家政权职能分离;加快形成竞争有序的产权交易市场;构建完善的各级国有资产代理人和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经营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健全稽查特派员制度,加强稽查特派员队伍建设,割断稽查特派员与国有企业的物质利益联系,使稽查特派员能真正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严格监督国有资产代理人和经营者的行为;加强内部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员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作用,为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成情况和考核评价进行前瞻性的基础性工作,监督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执行情况;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应加大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开发、购入、使用过程中的无形资产的核算,以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建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看家理财的本领;建立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国有资产收益的使用;加强对闲置资产的管理;积极培育、规范和发展资产市场,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资产是国有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
国有资产管理的成败事关国企改革大局和经济稳定发展,虽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但更应该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并严格实施适合于公司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措施,切实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大使命
二、优化经营战略,夯实公司发展基础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企业运营环境的急剧变化,经营模式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托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产品竞争,而是经营模式的竞争,诚哉斯言
因而建立合适的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企业摆脱经营困境、获取竞争优势、迈向成功坦途的战略首选
经营模式按其内涵可分为经济、运营和战略三个层次
经营模式的经济层次主要关注企业的利润产生逻辑,其相关因素包括收益来源、定价方法、成本结构和相关利润等;经营模式的运营层次重点关注企业内部流程及其构造,相关因素包括产品和服务交付方式、管理流程、资源流动、知识管理等;经营模式的战略层次主要涉及企业市场定位、组织边界、竞争优势及其持续性,相关因素包括价值创造、差异化、愿景和网络等
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对经营模式的关注重点正由经济、运营层次向战略层次延伸,即由初期从企业自身出发关注产品、营销、利润和流程,逐渐转向关注顾客关系、价值创造乃至市场细分、战略目标、价值主张等
毋庸置疑,对收益来源的追溯,使经营模式直指企业经营的实质,即满足消费者需求或解决市场亟需的问题,真正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创造市场价值,企业必须依靠自身拥有的资源、能力及其整合方式,因此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机会的结合是经营模式创新的源泉
有鉴于此,在新常态背景下,公司应明确定位、形成专长、谋求优势,实施进取型经营战略
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既需要以赢利为目的,同时还需要承担部分社会责任
依照国企投资公司以产业经营为基础,以资本运作为核心,集资本运作与产业经营于一体的的战略定位,国企投资公司经营战略应以资本运作为核心,资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