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为广大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建设乡镇型服务政府是目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广大农民的热切期待
乡镇政府掌握着绝大多数的农村资源,其开展公共服务具有较强的优势,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的职能履行及完善已经不再仅局限于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而更多的具体化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求政府的每一步工作切实为人们谋福利、切实为广大人民的权益提供保证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镇政府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政府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政府的服务型功能,做广大人民的服务者、建设者,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保证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和谐共进
一、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存在的问题
1.职能弱化
我国乡镇政府工作不仅面临农村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缓慢的压力,也面临着上级领导的压力和要求,乡镇政府的工作面临着压力型的绩效考核机制
因此,各级乡镇政府为了达到绩效考核的标准,满足上级领导要求,出现了人浮于事的状况,具体表现在乡镇政府职能弱化
乡镇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经济建设职能、政治建设职能、文化建设职能、社会保障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而在实际的政府工作中,各项职能的落实并不到位,例如,在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时,政府的义务是要带领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进行经济建设,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转型发展,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收入,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乡镇政府有关领导人员一味追求各项经济指标的达标,出现了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情况,不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政府职能弱化的具体表现
2.财政薄弱
乡镇政府职能的切实履行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强大的财政力量作为支持,而在实际的政府工作中则出现了由于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造成政府工作停滞的现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上级领导层所提供的财政支持不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政府各项支出的浪费和错位导致的
其中,后者是主要原因
在乡镇政府工作中,事关基层百姓利益的建设工作往往落实不到位,财政的薄弱使得政府的执行力度不够,政府所承担的各项公共服务职能也无法有效落实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工作支出的增加,在上级财政拨款无法有效满足政府工作需要时,政府便会向人民征收各项现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不利于农民利益的切实有效保证,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此外,乡镇政府财政的薄弱使得各项经济建设工程无法顺利进行,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利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服务意识较弱
我国农村地区乡镇政府的领导干部大多行政观念十分陈旧,且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十分薄弱,权利意识十分浓厚,对自身的定位并不清晰
乡镇政府理应作人民的服务者、建设者,而一些领导干部却将自身的权利夸大,没有切实履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乡镇政府仍旧固守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对权利的推崇十分强烈,将农村地区人民视为服务的提供者,而不是接受者;其次,乡镇政府对政府改革的推行并不是十分积极,出现了无心改革的状况,认为改革效果不大;同时,乡镇政府领导对市场经济的把握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态势缺少科学准确把握,因而无法为政府工作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缺少前瞻性的预测;最后,乡镇政府管理手段简单粗暴,缺少科学依据,对农民的权益并不重视,服务意识十分薄弱,没有将农民的实际权益切实落实到政府工作中去
此外,乡镇政府工作效率低下,缺少时效性和科学性,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措施
1.变革时针理念,提升公务员素质
公务员作为乡镇政府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和责任
目前,乡镇政府工作中存在着公务员时针理念落后、公务员素质不达标的现状,阻碍了乡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履行,是目前政府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乡镇政府要变革时针理念,提升公务员素质,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首先,要切实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切实履行政府的服务职能
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以人为本,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的科学发展,为此,公务员要摒弃经济增长模式的固定化与陈旧化理念,树立科学发展经济、循环发展经济的意识和理念
同时,政府政策的制定不应该一味关注上层政府的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