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口老龄化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 研究背景
    自20世纪中期起,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全球性趋势,进入21世纪,已成为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


我国是“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大国,当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期,四川省是老年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在未来10~20年,四川省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

人口老龄化对我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区发展的影响是系统性、结构性和长期性的,如何应对这一长期性、综合性的战略工程,采取有效措施,防患和解决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对于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老龄化社会包含以下几个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2003年,四川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上升到685. 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 86%

少儿人口比例在30%以下,1988年少儿系数为29.98825%

年龄中位数达到或超过30岁,2000年已经上升为30.14岁

老少比高于30%,2002年则达到30.99 %

根据上述四项指标的动态变化,可以看2003年,四川省的各项指标都已经达到老年型人口的指标数

三、 人口老龄化的预测及影响
   人口老龄化数据预测采用ARIMA模型进行预测

从预测的图1中可以看到2022年65岁以上的老龄化比重将要上升到12%,并有稳定上升的趋势

图1  老龄化预测图
    人口年龄结构将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

从下图可以看出,1990年劳动年龄人口中15岁到25岁左右青年人比重较大,随着时间的推进,这批人逐渐老去,到2000年,这批人都到达30岁左右,这个时候25-35岁的人口比重最大,而到了2010年35-45岁这批人的比重最大,预计2010-2020十年,劳动人口的结构图将变成到柔和的三角形

这批人主要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四川劳动力老化趋势加剧,而且新进入的劳动力也在减少

 

图2  劳动力人口结构预测图
    根据图2的预测分析,今后我省的老龄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老龄化的趋势将继续,原有的老龄化人口问题更加突出和明显

未来十年内四川省的老年人口比例依旧不断提高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老年人口问题将会日益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

老年人的经济赡养、医疗保健、生活的照料等需求将会在社会的各种角落里出现,呈现出一种大范围的比较普遍的要求

如果这些要求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在较大范围内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和动荡


    2、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逐步高龄化

20世纪70年代初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省人口发展的历史轨迹,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止,人口素质也得到极大提高;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从中长期来看,劳动力供给逐步下降,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即将改变

同时劳动力年龄日趋高龄化
    3、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随着四川人口转变的推进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人口抚养系数上升,宏观经济高储蓄、高投资的现象逐步消失,这导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逐步减弱


    4、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迎来新的改革
我省老龄化社会到来,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进一步加大

需要寻求更好的保险保障模式,使得老龄人更好的得到社会的尊重,同时减轻青年人的压力,促进四川经济稳步发展,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和谐的发展

四、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建议
    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及社会保障都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

根据四川的老龄化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参与和共享–人口老龄化政策的基本原则

1999年联合国把“建立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作为“国际老人年”的主题,其实质是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使老年人真正作为平等的一员融入社会;其核心是平等参与社会发展和平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社会对老年人价值的认同,消除视老年人为社会发展消极因素的认识误区,树立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2、适当快速的经济增长–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前提

国际经验证明,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结果认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所出现的“社会保障危机”,主要原因并不是领取养老金人数的增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