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连会展业的发展差距分析
大连会展业虽然也起步较早,但是与广州等会展发达城市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
(一)展会专业性不强
大连近年来每年举办展会100余个,但专业性展会所占比例偏小,以2010年为例,大连共举办展会100个,其中专业性展会66个,专业性展会只占全部展会比例的66%
大连展会的专业性与广州等会展发达城市相比,不仅在数量上存在差距,更在质量上相差甚远
大连虽然积极打造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等专业性展会,但大多展会水平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有些名为专业展会,却被“副业”抢了风头,甚至成了综合交易市场
办展者只是一味地追求有多少企业前来参展,并不注重展会的专业性和影响力,展会组织不科学,布展不规范,相应服务不完备,使参展企业无法从中受益
这些极大地阻碍了大连会展业的专业化发展
(二)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相较于广州在1992年就开始着手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大连对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由于大连市企业在境外展会中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严重的影响了大连市知识产权保护的正面形象,参展企业自身的声誉和利益也受到了很大损害
在2007年,大连市虽然组织了11家会展从业单位加入中国贸促会发起的《中国会展业保护知识产权联合行动宣言》,但是至今仍未出台任何有关于保护会展知识产权方面的地方性政策法规
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极大地阻碍了大连会展业的规范化发展
(三)会展场馆设施不完备
截止2011年,大连市共有5个专业会展场馆,其中,展览面积96900平方米,仅为广州展览面积的13.8%;会议面积14500平方米,仅为广州会议面积的13.4%
不仅如此,大连会展场馆设施也相对落后,实用性不强,多层多柱,不利于布展和展示效果;场馆设计不利于展品物流,物流通道过窄,展品运输车辆周转不开造成堵塞,货运门只设在展厅一侧,展厅之间没有物流装卸区,货运门不够大等,给展品进撤馆的物流特别是大型机械类展品的物流造成很大困难;另外展馆的设计人文关怀不足,餐饮、如厕区面积不够,馆内交通设施、路边休息设施不足,馆内标识不清
会展场馆设施不完备,制约了大连会展业的快速发展
(四)会展配套服务能力低下
大连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会展配套服务功能不强
大连的展览会或会议是将与会者、参展商及观众推向旅行社、饭店、商场及航空公司等的服务企业,这些服务企业被动受益、接待滞后,而且在配套服务和整合促销等方面并没有发挥出会展服务企业应有的作用,对会展活动的支撑效果也就不明显
在配套服务方面,由于缺乏相关服务和有效引导,使与会者、外地观众和参展商的主要活动仅限于观看和参加展览会或会议,只有自发组织的一小部分的人参与购物、游览或文化娱乐等活动
因此,大连会展配套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五)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不足
大连现有的展览从业者大多数是“半路出家”,会展专业人才在储备数量、质量素质、培育方式上还极为欠缺
目前,在大连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只有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一所高校,而其他的像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综合类院校都没有开设会展专业
并且由于会展专业的资格认证培训机构少、培训费用过高等问题,使得会展专业资格认证培训在大连一直没能有效开展
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影响大连会展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连应加大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二、“十二五”时期大连会展业的发展战略
(一)专业化战略
1.提升展会专业化程度
展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是会展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大连要提升展会专业化程度,首先要明确展会定位,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明确展会主题的核心思想和内容结构,在专业领域树立展会专业形象
其次要引进会展先进理念,广泛应用和创新在展会策划、招展布展、客户关系管理、展后评估、信息管理等方面会展技术,形成自己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展会专业化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要组建专业团队,在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和个体文化方面实行专业化管理
最后要根据目标市场和目标观众的需求实施差异化运作,在组织策划、招商招展、布展撤展、配套服务等环节着力推进分工专业化,形成展会的竞争优势
2.促进会展专业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和引进机制,一要依靠大连地区大中专院校较为集中的优势,支持大中专院校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