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 米路 文艺且矫情,爱生活,也爱扒网络


每天穿街过巷寻遍互联网,踏破布鞋只为寻觅湖南top资讯,业界良心


以鱼头的“味鲜”和剁辣椒的“辣”为一体,风味独具一格

菜品色泽红亮、味浓,蒸制的方法让鱼头的鲜香被尽量保留在肉质之内,剁椒的味道又恰到好处地渗入到鱼肉当中


历史典故 剁椒鱼头也被称作“鸿运当头”、“开门红”

据说清朝雍正年间,黄宗宪为避难逃到湖南一个小村子,借住农户家


农户的儿子捞了一条河鱼回家,女主人就在鱼肉里面放盐煮汤,再将辣椒剁碎后与鱼头同蒸


黄宗宪觉得非常鲜美,避难结束后,他让家里厨师加以改良,就成了今天的湖南名菜剁椒鱼头


腊味合蒸 主要有猪、牛、鸡、鱼、鸭等品种,将三种腊味一同蒸熟即为“腊味合蒸”


色泽红亮、腊香浓重、咸甜适口、稍带厚汁,且味道互补,是用来送饭的首选


历史典故 腊味合蒸的成名相传与一位乞丐有关

从前在湖南一小镇上,曾是饭馆老板的刘七因被人追债而流落他乡乞讨,有一天,一户人家把家里腌制的鱼肉鸡拿点给他,刘七见天色已晚便将所有腊味一同蒸熟


不巧被一大户人家循着香味找到,品尝过后大为赞赏,带他回去在自家酒楼掌勺,挂出“腊味合蒸”菜牌


从此“腊味合蒸”作为湘菜留传下来

东安子鸡 东安子鸡又叫东安鸡,因用新母鸡烹制而成,故名东安子鸡


此菜白、红、绿、黄四色相映,色彩朴素清新
鸡肉味道酸辣鲜香
菜冷却后下一餐食用亦别有风味

历史典故 相传唐朝开元年间,有客商赶路,入夜饥饿,在湖南东安县城一家小饭店用餐


店主老妪因无菜可供,捉来童子鸡现杀现烹

因菜鲜香美味,客人赞不绝口,到处称赞此菜绝妙,知县听说后,亲自到该店品尝,果然名不虚传,遂称其为“东安子鸡”


永州血鸭 永州血鸭是湖南永州的一款汉族传统名菜
永州血鸭分为多种,有道县,新田、宁远、蓝山等多个说法
在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此菜

历史典故 传太平天国起义初期,洪秀全率众将士攻打永州城,特命厨师长在天黑前把饭菜做好


厨师长由于时间紧迫为了顾大局,也为了保小命,急中生智,就把杀鸭时的鸭血全倒进了锅里


结果大家胃口大开,个个吃得肚如战鼓
于是“永州血鸭”便由此而得名

麻辣子鸡 麻辣子鸡这道名菜,充分体现了湖南的地方特点:一是湖南气候潮湿,易患风湿症,因而形成了爱吃辣椒、生姜的习惯;二是湖南鸡产量多,且营养丰富


历史典故 麻辣子鸡以长沙百年老店玉楼东酒家最负盛名

清末曾国藩之孙、湘乡翰林曾广钩登楼用膳,曾留下脍炙人口的“麻辣子鸡汤泡肚,令人常忆玉楼东”的诗句


后经长沙市滞湘酒家的厨师精工细作,味道更佳,民间又流传有这样一首打油诗:“外焦内嫩麻辣鸡,色泽金黄味道新,若问酒家何处好,滞湘胜过玉楼东


” 发丝百叶 发丝百叶脆嫩香滑,略有辣味,极其爽口
百页牛肚质地软韧,炒出菜来却脆嫩无比,堪为奇绝

历史典故 发丝百叶与红煨牛蹄筋,烩牛脑髓,被赞为“牛中三杰”,源自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回民餐馆李合盛


“牛中三杰”被誉为“湘菜异苑中别具一格的佳肴”

1938年著名社会活动家、诗人郭沫若来长沙,应邀品尝“李合盛”,吃完后赞不绝口,并将当时情景载入名著《洪波曲》中,一时传为美谈


酱汁肘子 酱汁肘子丰盈饱满,肥而不腻,肉质酥烂,鲜咸浓香,入口即化


一份酱汁肘子上席,将筷子往酱红色肘子皮上轻轻一插再拨开,涌出一股热气,酱香袭人,白色晶莹的肥肉堆积在一丝丝的瘦肉上,性感光鲜,垂涎三尺


历史典故 清光绪年间,马明德在长沙马王街开了一家熟肉店,并以自己的名字起店名为“马明德堂”,马以祖传秘制方法,专做以肘子、卤肉为主的熟食,其中“酱汁肘子”、“虎皮肘子”、“水晶肘子”最为有名


做法独特的“肘子”位居当时青石井十大名产“十子”之冠
只可惜“马明德堂”毁于长沙“文夕大火”
不过,早年的祖传酱汁肘子秘方传到了谭奚庭开的玉楼东
浏阳蒸菜 浏阳蒸菜是一道湖南的汉族传统名吃,属于湘菜
相传起源于明朝,历经500多年发展
以蒸腊菜为主

历史典故 明初战乱时期,老百姓为反抗官府躲避抓丁而准备一天的饭菜,在蒸饭的时候整好几个菜碗放到饭甑里一起蒸,只要饭蒸熟了菜也就熟了,端起饭甑就可以吃饭,这样节省了做饭时间,也尽量少见炊烟


在极端时期(强收锅、炉,发现炊烟抓丁时期),利用夜晚做饭菜,看不到饮烟,有利于隐蔽


那时的菜肴主要是干菜、腊货、坛子菜,便于保存且方便快捷,这一习俗被广泛流传,沿袭至今,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风味菜系


湘西外婆菜 外婆菜原是湘西本地一道常见家常菜,原料选自湘西地区的多种野菜


如:马齿苋、萝卜丁、大叶青菜、湘西土菜、肉沫等

历史典故 外婆菜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湘西每户人家的女儿出嫁之时,家里的长辈都会为自己的女儿做上一份离家的菜


因为出嫁后的女儿,一般都很难再回娘家省亲,于是在这份离家的菜肴中,包含了咸、酸、辣、脆、甜各种滋味尽在其中


菜中的滋味融入女儿口中,从此也就开始体会她们自己的酸甜辣味人生,做母亲的也就放心了


这道菜也正是因为母亲的一片爱女之心,于是代代相传下来了

转发出去 一起做个懂历史、 有知识的吃货吧!! ▍ 资料参考自大湘网 ▍ 注:本文由湖南头条原创发布,转载请获授权


湖南头条 ∣ 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关于湖南,有很多事想告诉你 ◑ 商务合作:周先生 139-7317-0103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湖南名菜背后的历史典故,99.5%的人不知道!!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