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全程管理的英文是project management,缩写为PM
项目全程管理最早是由美国曼哈顿计划开始的,就是指在较有限的资源限制下,项目的管理者运用系统的观念、整合的思想、平衡的原则等对于项目涉及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
整个过程是包括从项目建设的投资决策开始,直到项目全过程的结束,涉及到项目的计划、设计、组织实施、协调、评价和控制等,最后达到预期的项目建设目标
近年来,PM的开展和实施已经逐渐成熟,在建设项目中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证,属于关键管理工具
一、项目全程管理(PM)的概念和内容 现在的建筑行业由于市场的日益开放,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更多的建设项目引入第三方项目全程管理
项目经理是项目全程管理的核心人物,而建筑师的执业经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探讨
PM是中国建筑师涉及的一个新领域,在建筑师的执业发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引发建筑行业人士的思考
PM最早是诞生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由于此工程涉及面广,关系到各个方面的内容,其复杂性和大型化要求有系统化的管理
为了满足此计划在资金、时间、目标等各方面的要求,防止由于成本资金或者是工期出现问题对于工程产生重大影响,PM就应运而生
目前美国的PMI协会已经拥有了2万多专业人士的注册和关注,在协会的指导下进行相关内容的策划和管理
此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PM管理技术传入日本,此时日本正处于石油危机中,运用PM系统的管理方法使日本很快的将经济危机问题得到了缓解,建筑业的萧条问题也逐渐复苏,大中型建设单位的运营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一批世界顶尖级的建筑承包公司就此产生
世界500强以及许多跨国公司都认为,企业的成功在于有效地推行项目管理
1990年的建筑市场开放中,日本的设计公司大规模引进PM管理技术,并且导入美国的资格认证体系
由此可见,项目管理在当今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
Project Management中文翻译为项目管理,但是根据其具体内容可以将其译为项目全程管理,简称是PM,专业的管理实施人则被称为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PMr)
PM是指一个项目从开始构想到完全实施的全过程,包括项目运营过程中的造价、进度、质量、信息和维护等,最终的目的是达到项目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
从经济学的目标来看,是指项目管理人员要以项目投资者的角度去考虑,将各种现有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协调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使项目取得最大的目标效益
PM的工作对象是项目,项目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特定性特点,项目具有明确的达成目标;临时性特点,为项目达成目标服务的组织在项目的所有工作结束后就会消失;团队型特点,项目目标的达成是由多个方面的团队共同合作完成的;预期性特点,项目的实施是按照计划的步骤开始实施和建设完成的,因此也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
针对于项目的特点,PM的工作范围就包括了以下的几点内容:组织整合、时间、成本、目标范围、品质、人才、危机管理、人才和协调赢取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还应该要进行一定的管理、控制和协调工作,我国的建设项目中,一般来说项目建设的投资者担当了项目管理者的角色
二、工程建设项目中的PM 下面通过分析工程建设项目的过程对于PM的意义和作用进行阐述
一般的工程建设全过程是由以下的几个阶段组成的:策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投标、建设项目施工组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项目运营和后期维护、项目后评估等
其建设的过程是比较繁杂的,业主需要在结合资金、人才和土地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建立起符合建设项目要求的、具有工程建设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管理人员和队伍,这样就大大的加重了业主的人力和资金的负担
在现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具备这样全能职业的业主已经是很少的了,所以在项目运行的全程中需要有专业的人士去负责,也就是PMr
作为项目管理的利益代表,PMr需要从业主的利益角度出发,以PM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掌控和管理全局,同时作为专业技术操作者和业主的中间代表需要能够保证投资目标和技术方案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转化
平衡各个利害关系者之间的利益和期望,合理利用资源,从协调的角度去找出最适合业主的计划和提案,保证业主的最大经济利益
在将PM与其他几种主要的建设项目实施的方式的比较中可以发现PM具有很多的优势之处:PM操作具有全程的控制性,这种管理服务的模式使投资和项目操作具有一贯性,缩短了建设项目的成本和不必要的消耗,有利于